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孤儿:是一种永恒的身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7日15:22 新民晚报

  唐山地震,242419人丧生(包括天津等受灾区),留下了4204个孤儿。这是一个孤儿找”家”的故事,也是一群孤儿的故事——这场地震如何改变了他们的内心,而他们又是如何重建内心,以摆脱地震所带来的永久孤独。

  现在,李宝霞已经很少在梦里梦见父母了。“还是在孤儿院的时候,常梦见。醒来,就会不知道自己在哪里。”

  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李宝霞成为孤儿,被送往邢台育红院。那年她11岁,照片上的她在孤儿院里做操,伸着手,努力做出一个标准的姿势。拍摄者是唐山市展览馆的摄影师常青。他一直在用镜头追踪这些孤儿的成长历程。

  “孤儿是一个永恒的身份。”和孤儿接触了6年的常青发现,他们孤独、任性、要强,有时甚至表现出极端的粗暴和自闭,这都是和心中对“家”的永久缺失有关。

  在人生的每一阶段,李宝霞尝试着一切努力,希望建立起记忆中的那个“家”。但对她来说,曾经的那个“家”始终是个影子,它变得愈来愈淡。最后只留下缺失后的怅然。“那是因为她身后没有家的支撑。”常青很能理解李宝霞的孤独感。“那就是前后左右空无一片的感觉。”

  常青说,很多孤儿结婚得早,离婚得也早。结婚是出于对情感的需要;离婚则是对自身情感的过分任性。

  常青在和孤儿的接触过程中,发现孤儿中有早婚的现象。他们一般在20岁就结婚。“那些孩子特别怕孤独。总希望早点有份爱、有个家。”

  李宝霞谈恋爱是在19岁。经厂里的人介绍,她认识了比她大3岁的田福利。他是粮食局车队的司机。

  对男人,李宝霞,没有过多的要求,“只要人好,能对我家人好。我就会嫁给他。”田福利是个老实人。他对李宝霞姐弟也很好。

  与之相伴的一个现象是,唐山孤儿中早恋的也很多。学者王子平等人所做的一项研究中,1000多名孤儿中,早恋孤儿占42.1%,而早婚者占已婚孤儿中的24.4%.结婚之后李宝霞和丈夫一起住在他父母家。当孩子田甜出生后,李宝霞就从公婆家搬出来住进了老田在粮食局分的房子,一个3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正式开始了一家三口的生活。

  李宝霞周围也有些孤儿结婚没多长时间就离婚了。她们对她说,其实自由的生活也挺好。李宝霞想想也对。田福利要求她,每天出行都要事先打声招呼。李宝霞暗暗觉得有些烦。田福利的脾气有时不好。有时为了些小事,他会朝她吼。时间长了,李宝霞一点点明白,夫妻间的感情永远无法替代曾经的那个家的“爱”。

  1994年,开滦精神卫生中心神经症病区主任于振剑,在临床工作中不时发现一些因唐山地震而遗留的心理疾病患者,于是,1995-1996年,他和十几个伙伴开始了“唐山地震对人类身心健康远期影响”为主题的系列研究。此前,国内的相关研究还是空白。

  抽样调查涉及近2000人,包括了唐山大地震后丧偶再婚重组家庭的成员、地震后留下的孤儿,以及一些普通人群。调查中发现,这些人群在心理创伤后的应激障碍、一些神经症或者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20年以后,有的仍然存在这种恐惧、担心,也有出现神经衰弱的症状或者神经症的症状。”于振剑说。

  针对地震孤儿群体的心理状况,研究者还请来了57例唐山矿的地震孤儿,请他们填写调查问卷。于振剑回忆,回顾性研究让有些调查对象当场情绪失控,泪流满面。

  研究人员艰难地劝慰之后,他们才答完了问卷。经过对焦虑、强迫、恐惧、抑郁、敌对、躯体症等90项症状自评量表的统计,发现这一群体的焦虑、抑郁指数高于正常人群。其中,女性的心理状况不如男性。这些负面的情绪反应包括,情绪稳定性差,创伤后应激障碍,重大创伤后的紧张、恐惧,对灾难情景的回避和控制不住的闯入式回忆,悲伤、忧愁等。“此外,失去父母后的自卑、封闭自我、缺乏社交,也降低了他们的社会自信心。”

  于振剑接诊过一些地震孤儿咨询者。“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他们在恋爱和婚姻中有自卑情绪,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胆小怕事,女性则显得很柔弱。”

  新京报(吴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