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日本专家称应凭借东北振兴展开区域合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08:40 新华网

  新华网专稿:中国政府在2003年12月正式启动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首批100个项目,此后,又相继出台了众多支持和扶植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短短不到3年的时间,不仅东北的经济业已走上振兴之路,并正在对东北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日本综合研究机构的一位专家在媒体撰文认为:凭借东北的振兴,东北亚各国应充分利用区域内的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互补性,在涉及共同利益的领域展开合作。日本《外交论坛》7月一期刊登了这位名叫筱冢保研究员的这篇文章,题为《迎来新生的中国东北——振兴政策与东北亚地区
合作》,要点如下:

  中国东北地区处在远东俄罗斯和与北朝鲜边境接壤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如果考虑到东北的经济潜力,那么,从整个东北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恐怕可以说东北是一个关键地区。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政府在2003年秋天决定的、现在已在实施的东北地区振兴政策,不仅对

中国经济,而且对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等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东北地区的动向今后值得密切关注。

  振兴东北地区政策到目前为止,进展顺利并取得了成果。今后重要的是,推进国企改革,促进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积极投资和开展贸易,充分利用外国资本和技术。另外,还要通过经济交流,将现在的资源多耗型的经济结构转变到循环性的经济结构。经济结构转变一旦实现,也就有可能使整个东北亚地区的环境得到改善。

  振兴东北地区工作取得进展

  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东北三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接受了日本为中心的外国资本的大量投资。另外,在50年代前半期,在前苏联的援助下,对国有重化学工业进行了投资。正因为这样,过去以重工业为中心带动中国经济,东北在中国经济中曾经是以老大哥的身份存在。

  但后来,由于国有企业设备老朽落后,竞争力丧失等等原因,经济停滞,作为重化学工业基地的作用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继80年代建立华南地区经济特区,90年代开发上海浦东开发区,2000年以后的西部大开发之后,中国政府2003年决定了振兴东北旧工业基地战略。按照这项决定,从2004年开始推进了交通网等基础设施的整备、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对外开发等振兴措施。另外,在2003年年底,逐步完善计划推进体制,如在国务院成立了东北地区振兴机构等等。

  据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东北振兴办公室有关人士说,从东北振兴战略实行以来,东北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都超过了全国平均数,国有企业改革和接受海外投资总的发展顺利。例如,2004年的东北三省的平均GDP实现了12%的增长,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数。但是,在2005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次会议上公布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经济发展目标,也就是今后10年人均GDP要达到2000年的2倍。要实现这个目标,东北振兴必须要注意下述几个方面,慎重地运作。

  第一是国有企业改革。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它“掌握东北振兴的关键”。首先要积极地对国有企业进行整顿。特别是对国企技术革新要给予支援,如政府要采取减免措施和资金援助政策。国企也必须将包括过去担负的社会保障政策等在内的社会机能彻底脱离。为此,要求中央和省政府实施适当的宏观政策,其中包括税制和社会保障政策。

  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对那些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政府要积极扶植。对没有竞争力的企业也要大胆地整治。应充分利用地区特点,向新的产业结构转换,如改变过去的依赖重化学工业的体制,重新发展农业,扶植第三产业等等。

  第二要继续努力引进国内外资本,以解决在东北振兴中的资金匮乏。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发展速度快的沿海地区,海外直接投资所起的作用巨大。但是,最近海外对华投资出现速度放慢的迹象。幸好东北地区由于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以大连为中心,国内外的企业对东北的投资日趋活跃。

  围绕投资,特别是引进海外的投资,中国地区之间处在激烈竞争时代,因此,如何去宣传东北地区是重要的。在税制方面的优惠措施和基础设施的整备等等方面,省和市政府所起的作用很大。

  中国沿海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其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是来自香港、台湾和东盟国家的华人企业家的直接投资。在东北地区,由于在地理上同这些国家和地区有距离,人员交往也很淡薄,所以,利用华人网络有困难的一面。但是,在地理上,东北地区传统上与日本和韩国的联系都比较强。今后应该继续努力加深同这些国家的经济合作。尤其是从环境方面考虑,要建立起循环型经济结构,面对这一巨大课题,引进日本技术和资本是不可缺少的。

  第三是区域内外产业群和网络化的推进。东亚地域经济圈的相互依存性越来越强,事实上的统一工作已经取得进展。在这种情况下,东北地区当前如果把通过大连向渤海和黄海方面的出口排除在外,那么,它是孤立的,同东亚区域内的其他经济圈的合作也是不够的。西北部虽然同俄罗斯和蒙古接壤,但是除了从俄罗斯进口资源外,主要是小规模的边境贸易,没有充分地发挥出作为经济腹地的作用。

  对东北地区来说,在扩大边境贸易,加强同以资源为中心的俄罗斯的合作等方面要继续做出努力,但当前恐怕现实的做法是,以大连为连接点,强化同京津圈、或者是以青岛为中心的山东省、进而包括朝鲜半岛在内的环黄海经济圈的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东北三省,或者说作为主要产业群的沈阳地区、长春—吉林地区和哈尔滨地区同大连的相互提携与合作要进一步加强。

  第四是强化日中韩三国的合作。近年来,以日中韩三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人口占世界的大约1/3,国民生产总值(GNP)大约占1/5,并且,外汇储备大约占2/3,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在国际社会上地位大大提升。另外,区域内贸易比率,按2003年的统计超过53%,虽然赶不上60%的欧盟,但是却超过45%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内投资比率也很高,日中韩之间在市场诱导形式下的事实上的经济统一正不断进展。

  不是中国一个地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东北亚地区贸易投资关系更加密切,需要尽快建立同欧盟等相比相对落后的自由贸易协定和投资协定等制度。

  在东亚,需要强化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具有绝对影响力的日中韩三国的经济合作。本着这样的认识,综合研究开发机构从2003年开始,同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一起就三国间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会给三国经济带来什么样影响等展开了联合研究。迄今为止,采用了模拟分析或者是对有关企业进行舆论调查等方法集中进行了研究。

  按照模拟分析,日中韩三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会使三国的经济增长从0.3%上升到3.5%,会给三国分别带来利益。另外,对三国有关企业调查结果是,所有企业都强烈希望尽快签署三国自由贸易协定。并且,就三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给钢铁、农业、渔业、纺织和服务业等领域带来的影响等进行的分析结果是,就农业而言,签署三国自由贸易协定后,中国相对受益更大。

  日中韩三国国内市场总值加在一起占整个东亚的90%。以三国相互间的贸易、投资为中心的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正变得越来越密切。日中韩三国自由贸易协定是争取实现亚洲自由贸易协定的重要一步,它对东北地区振兴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经济的边境自由化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东北地区振兴不能仅仅看作是中国的一个地区的发展的问题,而是要把它看作是关系到整个亚洲经济持续发展和开发的问题。特别是东北地区拥有同日本基本相同规模人口等巨大的经济潜力。另外,它处在东北亚的中心位置,所以,东北地区的发展程度对东北亚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很大。同时,东北亚的经济互补很强,如日本和韩国的资本、技术,俄罗斯的

能源资源,中国和朝鲜的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等等,所以,东北地区振兴政策能否成功也关系到能否构筑起地区内的活跃的贸易和投资关系。据认为,中国政府也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制定了东北地区振兴战略。

  优先功能主义合作

  从中国政府作为新的国家战略于2003年秋天决定了东北地区振兴政策以后,中国东北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并迎来了新生。

  中国政府制定东北地区振兴战略,其目的是要纠正中国国内的地区经济差距,并通过对东北地区资源依存型经济结构进行改造等,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稳定。与此同时,也希望通过贸易、投资、能源和环境等问题,对包括日本、韩国、朝鲜和远东在内的整个东北亚的关系施加影响。

  东北亚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冷战的残渣。这个地区要发展,就要努力建立自由贸易协定等制度,同时,要充分利用区域内的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互补性,在涉及各国共同利益的领域展开合作,换句话说就是不断地积累功能主义的合作。其中,推进能源—环境领域的合作具有极大的紧迫性,而为实现能源供给源的多样化和确保能源的稳定供给,当前的课题是如何构筑引进俄罗斯原油和

天然气的多国间的输油管道。

  不言而喻,要推进这样的地区合作,需要加强多国间,或者是产业、政府和学术界之间的对话与合作。今后,要扎扎实实推进知识的交流,同时,也要研究建立东北亚版经济合作开发组织,把该组织作为就地区经济合作与开发进行对话与磋商的场所。另外,在推进这种功能主义的合作过程中,努力酿成地区的相互信赖和团结,对地区政治上的紧张起到缓和作用。

  总之,拥有超过1亿人口、地处东北亚中心的中国东北三省,无论是作为市场,还是作为市场据点、物流据点都具有巨大的发展可能性。因此,东北地区振兴政策的中心课题的国企改革、引进外资政策、向循环型经济结构转换等今后将怎样进展?给整个东北亚今后的发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是今后要密切关注的。(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