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决胜新跨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08:40 海峡网-厦门日报

  《跨越,跨越》系列通讯5

  ——“四大平衡”实践带来的启示

  编者按

  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更决胜于一种谋略、一种机制和一种理念。“四大平衡”这个概念的灵活运用,使厦门在过去的一年时间内,共争取到数倍于历史上同期的资金用于建设。钱是怎么来的,钱是怎么用的?本报记者通过走访市财政局、市土地开发总公司等相关单位,观察了“四大平衡”的实践,探析了它所折射出的深刻内涵。

  中国城市的实力“排行榜”,瞬息万变。

  过去5年间,人们注视着深圳、苏州的GDP,从2000亿元跨越到了4000亿元,上海的GDP,从4000亿元跨越到了9000亿元。与此同时,一些城市排名直线下落,失去往日的辉煌。

  在一场竞赛中,当多数人都在“跑”时,用“走”的人,意味着差距被拉大,这正是厦门必须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硬道理”。

  正是在放眼全国,放眼全省的格局下,厦门开始了跨越的步伐。在过去大约一年时间中,一个个“重磅”建设项目在厦门“震撼登场”,一批批的厂商接踵而至,构成厦门强劲的跨越姿态,已经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先谋后动,动则必成”。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何立峰一句富于思辨色彩的“口头禅”,已经提供了答案。谋,关键就是要学会算账,学会算发展的长远账、综合账、动态账。

  在市委市政府的倡导下,“就地平衡、紧张平衡、积极平衡、综合平衡”这“四大平衡”,以全新的理念,“导演”了过去一年厦门的重大项目建设。

  善于算账的市财政部门的同志说,过去我们注重的是算好财政收支平衡账,现在视野更开阔了,同时还要算好整个城市发展的平衡账,“四大平衡”的理念也已深入财政干部的心中。工业集中区、园博园、五缘湾、观音山等开发与建设,都是运用这样的“平衡”原则“算”出来的。

  全新的“算账”艺术,在厦门城市的“投入”与“产出”之间,在城市的全局与局部的开发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撑起了厦门“跨越”的一片天。

  ——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为什么重大建设项目能够动一个成一个?为什么巨额投入没有给财政增加额外的重压?

  ——每一个重大项目都有一套资金平衡方案。钱还没有投进去,就已经谋好“赚”到同样或者更多的钱。从长远看,这也可以说是一种“零负债”建设。

  发展的问题,往往要着落在经济规律上求解。发展,本身就是一本关于城市投入和产出的“大账”。

  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直指的是“大产出”。2005年,厦门的GDP虽然越过了1000亿元大关,可是仍然在全国计划单列城市中排在倒数第一位,在福建省内也是排在第三名。只有跨越,只有尽快形成更强的实力,才能在全省、全国找到“更好”的位置,厦门的“辐射带动作用”和“中心城市功能”,才有足够的说服力。

  “大产出”必然“大投入”。钱从哪里来,就成为核心的问题。

  根据厦门市财政局的数字,在过去的一年中,厦门共争取到数百亿元贷款信用额度,可以用于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厦门几乎所有的银行,都踊跃为厦门的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贷款,国家开发银行、厦门建行更有“大动作”。国家开发银行尤其引人注目,去年“投洽会”期间,这家银行一口气向厦门市政府提供了200亿元的贷款信用额度,用于厦门今后的重点建设。这就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证。

  从另一个角度看,短短一年内,火炬(翔安)产业区、同安工业集中区、软件园二期、五缘湾和观音山等开发建设,成为厦门“跨越”的标志。实际投入的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到50亿元,这个数字,与厦门历史上同期的数字相比,高出3倍不止。

  这些重大项目的建设,不仅没有占用财政资金,而且不会增加政府债务压力。

  答案就在一种新的“算账”艺术——四大平衡。

  作为“四大平衡”的一位实践者,市财政局局长黄强这样解释,“每一个重大项目都有一套经过缜密测算的资金平衡方案。也就是说,钱还没有投进去,就已经谋好“赚”到同样或者更多的钱。从长远看,这也可以说是一种“零负债”建设。

  以厦门软件园二期工程的操作来说,建设软件园二期工程,总投资需要30多亿元。钱从哪里来?“四大平衡”的第一个原则就是要求“就地平衡”。也就是说,这个项目自身也必须有30多亿元甚至更多的产出,做到“自求平衡”。

  启动之初,市领导多次召集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合理界定投资规模,努力寻求项目收支平衡的有效支点,科学确定工业、商业地块以及生活服务配套设施的配比关系。经过市财政局、项目业主单位测算,提出了最优投资方案,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完善。

  实践的结果是,园区内各类建筑预计出售总收入与园区开发总成本相抵后,能够自求平衡。而它和同安工业集中区等开发中回收的资金,又流入到五缘湾、福厦铁路等的开发建设,资金在各个项目间流动起来,实现了“综合平衡”。

  厦门大学校长助理庄宗明教授从专家的角度,作出这样的注释:“四大平衡,是一个地区在一定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保持资金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四大原则。”

  每个项目的投入和产出做到了大致平衡,整个城市的投入和产出,必然也实现了基本平衡。这就为跨越式发展算清了一本“大账”。

  这种“算账”的艺术,也就回答了为什么习惯于从市场角度思考问题的银行业,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积极与地方政府“共舞”。

  把好风险关,始终是银行业的生命线。以国家开发银行来说,他们的风险评估采用的是严格的国际惯例,在业内素有“口碑”。然而正是国家开发银行在厦门的开发上信心十足。

  对此,国家开发银行厦门首席代表方超的解释是:“银行和地方政府的配合,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我们注意到‘四大平衡’的做法,每一个项目账算得更透明,未贷款就已经想好了还款,这是厦门城市信用的进一步提升,让银行更有底,更有信心。”

  ——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为什么厦门的建设者能创造出很多“厦门速度”、“厦门纪录”?

  ——从深层的原因上讲,这是‘四大平衡’驱动机制所产生的一种效应。在这种机制下,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合力得到最有力的凝聚。

  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厦门的建设者,在工地上创造了很多“厦门速度”、“厦门纪录”。这些“厦门速度”、“厦门纪录”的深层动力何在?

  用黄强的话说,“从深层的原因上讲,这又未尝不是‘四大平衡’驱动机制所产生的一种效应。在这种机制下,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合力得到最有力的凝聚。”

  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开发者,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四大平衡”带来的宏观和整体思维。

  厦门市土地开发总公司总经理黄志斌这样说:“我理解四大平衡,就是一条‘高压线’,一道‘紧箍咒’。投资几十亿元的大项目,启动的时候却连区间小路要修多宽这种细账都算清楚了,大家就要按照游戏规则来办事。”

  这样,每一个建设项目都必须按照既定的方案和步骤进行。每一个进度都在影响下一个进度。比如说,资金利息算好18个月,建设过程中哪一个公章慢了,一个环节就会影响另一个环节,平衡就打破了,利息增加,成本就超出了,所以大家不仅自觉赶工期,还互相协助,互相督促。

  每一个重大项目的建设,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农民的出路没有解决好,就会影响到征地,为产业工人提供的第三产业配套没有规划好,也会影响到农民今后的利益,凡此种种,包括施工季节,原材料涨价,或者国家宏观经济形势、政策变化,都得在系统的考虑之中。

  在几个工业集中区的建设中,一个常见的思考模式是:工业用地通常是亏损的,然而工业区的集中建设,必然带来这个区域基础设施配套的提升,以及未来产业工人人流量的增加,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周边土地的增值。但实现园区开发的收支平衡,不能坐等这些土地升值,而要以一种通盘考虑的思维,把周边部分用地作整体性开发,有意识地把“生地”做出“熟地”,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力求园区建设取得最佳的经济社会效益。

  “紧张平衡”和“积极平衡”,无疑强化了这种机制。

  以软件园二期为例。项目启动后,在开发银行资金尚未到位的情况下,鉴于项目推进的速度较快,市财政局先行筹集短期商业银行贷款14.6亿元,并合理利用财政间歇资金的“时间差”,先行调度1亿元用于垫付工程进度款,有力保障了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做到了“积极平衡”。同时,充分考虑人力、物力、城市资源有限的客观情况,对项目资金拼盘以及银行贷款、建设工期、资金审核等重要环节,坚持一环紧扣一环,通过紧张调度实现“紧张平衡”。

  ——为什么说“四大平衡”是一种渗透着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它将更深远地改变着厦门?

  ——“四大平衡”带给厦门的,远不止是一本经济账,不止是对于GDP的计算,它算的是社会、经济各方面的长远账、综合账、动态账。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发生了一个深远的变化,就是科学发展观的出现。

  科学的发展,本质上就是要“以人为本”,促进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厦门启动的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一个重大实践。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何立峰同志在市委九届十次全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必须始终突出发展这个主题,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落实好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努力促进我市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

  “四大平衡”强调的“综合平衡”的统筹观念,折射出新时期厦门市委市政府对于发展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按照科学发展观指导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思路。

  对于“四大平衡”的深刻内涵,黄强是这样理解的,“直观上说,四大平衡是一种资金的平衡方式。然而它对厦门更深远的影响在于,通过对一个大项目和整个城市的整体测算与谋划,统筹了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发展。这种整体性的思考方式,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

  一个重点项目建设启动之初,就必须把“盘子”内的问题谋划好。以这样的思路,在一片工业开发区内,要考虑的当然不止是工业厂房的建设,与之相配套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关的农民生活出路问题,工业化和农村的城镇化的结合,都成了一个系统工程。

  厦门“金包银”工程,是厦门市委、市政府解决被征地农民出路问题的一大创举,它不仅正在给开发区内的农民带来实惠,名声也已经快速地传出厦门之外,成为中央多家媒体关注的对象,并且得到中央领导充分肯定。

  深入解读“金包银”工程就不难发现,这个工程和“四大平衡”原则,有着直接的逻辑关系。“金包银”工程,在紧邻工业集中区、开发区的村庄外围,建设商业用房,提供给村民经营使用;同时,按照建设新农村的标准对包在“金”里面的村庄进行就地改造,实现城市化。

  工业建设关系着“三农”,“三农”影响着工业建设,由此可以看出,解决“三农”问题,和重大开发项目的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整体开发”的思维,正是“四大平衡”的重要涵义。

  “四大平衡”带给厦门的,远不止是一本经济账,不止是对于GDP的计算。它是一种决定城市发展速度和水平的“算账”艺术,其中渗透的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将深远地改变着厦门。

  本报记者 许若鲲(来源:厦门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