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思小路“两难”变双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10:05 云南日报

  

思小路“两难”变双赢

  选线长达5年,投资因保护生态而增加9.5亿元

  野象谷段桥隧里程占70%,为世界公路建设所罕见

  

思小路“两难”变双赢

  莽莽雨林随行,同万顷碧浪相伴。今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云南考察,乘车经过“思(茅)——小(勐养)”高速公路时,对这条集热带雨林风光、乡土风情、人文风情和现代科技于一体的生态路表示赞许。在听取了公路建设汇报后,他说,只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可以共赢,人与自然也完全可以和谐相处。

  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历来是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两难”问题。思小高速路何以能很好地协调两者的关系,并得到总书记的高度评价?关键在于它在建设中真正落实了科学发展观,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体现了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战略思想。

  思小高速路是一条黄金路。它全长97.75公里,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云南参与国际区域合作、连接东南亚的大通道——昆明至曼谷公路的重要部分。该公路沿线人口稠密、物产丰富,是云南卷烟、蔗糖、食盐、茶叶、橡胶、粮食等生产的重要基地,已开发和待开发的旅游资源众多,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思小高速路是一条扶贫路。它是云南省规划建设的“三纵三横、九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云南滇中、滇南地区的交通运输主动脉,担负着昆明、玉溪、思茅、西双版纳共11个县市的客货运输任务。沿线广泛分布着傣、拉祜、布朗等众多边疆少数民族。

  云南省第七次党代会确定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战略目标,思小高速路建设对实现这一目标,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

  立项建设前,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州市领导和专家组成了阵容强大的思小公路调研组,调研后向云南省人民政府提交报告指出:“现有思茅—小勐养公路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为四级公路标准。交通量的迅猛增长,使现有低等级公路出现交通阻塞、拥挤,行车速度缓慢,交通事故多,运输效益低下等不适应状况,已严重制约着滇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该段公路的改造已刻不容缓。”

  但一个现代化进程中的世界性难题,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摆在决策者面前:思小高速公路必须经过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脆弱的原生态系统能否承受大规模公路建设?

  由于地球上同一纬度地区大多为沙漠地带,西双版纳保存的这片热带雨林就显得弥足珍贵。作为地球上三大热带雨林之一,它素有“动植物王国”及“物种基因库”的美誉,共有植物5000多种,其中珍稀植物341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58种。它保存完整的热带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历来为国际各界所瞩目,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入“国际生物圈保护网”的十个自然保护区之一。

  云南需要通过思小公路的建设带动滇西南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这片绝无仅有的热带雨林也必须得到有效保护。谁破坏了这里的生态系统,谁就将愧对子孙后人。

  路要修,但环保和发展的关系该如何处理?

  选线工作历时5年。

  在漫长的线路可行性研究中,有关部门和专家们提出了三种线路方案:正线、D线、C线。

  正线在距离、地形、工程量、所需资金等各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被初步确定为建设方案。可是,省环境科学研究机构在对正线方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发现,正线方案将穿过西双版纳保护区勐养片东片中部,对自然保护区结构完整性及保护功能、热带山地雨林及珍稀濒危植物、亚洲象通道等,都将产生重大不良影响,因此提出了改线建议。

  抉择 5年漫长论证选择“最花钱”线路

  云南省环境科学院生态室主任夏峰是当时参加思小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的专家,他告诉记者,我国只有少量的亚洲象,西双版纳保护区勐养片正是亚洲象的主要生活区域。上世纪50年代,我国修建的老国道213线穿过勐养片后,自然保护区被分成两片,保护区的生态完整性就已受到影响。如果选择正线或D线,保护区又将遭受一次分割,两片分成三片,亚洲象等野生动物的活动区域将进一步受到影响。

  云南省环保局组织环保专家对通过自然保护区路段局部替代方案进行环境比选后发现,选择靠近原国道213线的C方案建设,可避免对自然保护区造成新的分割、对原始热带雨林造成直接破坏,同时也可减少亚洲象等野生动物的阻隔。但工程量和投资将大幅增加。

  于是,选线引发了激烈争论。

  ——修好公路改善交通是第一位的任务,其它问题都应该让步;

  ——选择C方案,势必延长工期,增加工程量,增加投资,增加施工难度;

  ——修路架桥哪有不开山炸石的,任何工程都难免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不必大惊小怪;

  ——既要算经济账,也要算生态账,必须最大限度地保护热带雨林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

  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思小公路的选线问题。为了尽可能减少公路修建对保护区的破坏,由众多部门领导和专家组成的思小公路调研组对公路穿越自然保护区段线路走向与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比较,又通过实地踏勘,对公路设计部门提出的三个方案进行了详细研究。调研组最终就思小公路的选线问题达成共识,并向云南省政府提交了《新建思茅-小勐养高速公路穿越小勐养片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段线路走向与环境保护现场调研报告》。

  该报告指出:C方案虽经过自然保护区(实验区),但多为次生林和经济林,对原生植被影响小,避开了敏感的保护对象——热带山地雨林,避免了对自然保护区造成新的分割,且施工可充分利用老路作为施工所需的临时物料堆放、加工和工程机械停放场地和进场便道。因此建议省政府批准同意采用C方案的线路走向。省政府同意调研组意见,做出了不惜大幅追加投资,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C线方案为思小公路建设方案的重大决策。

  采用C线方案,工程投资从1998年交通部批复的30亿元增加到2002年批复的39.5亿元,桥梁从54座增加到352座,隧道由2座增加到30座,桥隧总长占全线总长的26.4%。在野象谷路段,桥隧里程占到公路里程的70%以上,而这种桥隧比例在世界公路建设史上也不多见,但这片热带雨林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行动 3万建设大军演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传奇

  作为一条生态大道、景观大道、绿色通道,思小路从立项、选线、建设,每一步、每一个细节都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云南省交通厅专门为思小路成立了“生态路建设领导小组”,2004年初,又成立了“环保委”,由厅长任主任委员,两个副厅长为副主任委员,下设环保办公室处理日常环保事务。公路建设的各职能部门更是严格要求:交通部门加强了项目前期设计的环评和施工中的环保监测、监理工作,坚持严格执行生态保护措施、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环保“三同时”,把环境管理纳入了项目建设管理体系;项目单位进场前,必须进行环保培训;监理单位必须根据交通部、国家环保总局要求对每个项目编制环保监理方案;环保工程要单独签单等。

  云南省环保局及公路沿线的地方环保局严格按照环保“三同时”原则对公路的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管。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对思小公路的环境影响评价批复,云南省环保局除委托西双版纳州环境监察支队进行现场监察外,还结合环保专项行动连续三年联合水利、林业部门进行生态保护情况检查,并配合省人大、政协进行联合执法检查。

  当地政府也加强了环保力度。西双版纳州思小公路征地拆迁综合协调办公室环保督办科对辖区内施工的13个合同段的进场临时便道进行现场勘察划定,在划定近70条临时便道的工作中,做到了避开林木区域,选择荒地或拓宽原有人行窄道作为临时施工通道,没有乱砍树木或填埋沟河渠道的现象,既保住了自然水源,又保证了施工队伍和材料、机械的顺利进场。

  对于公路沿线植被,公路指挥部按照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环评报告》要求,采用简单的、断面小的施工方案,尽量保留天然林木,严格控制桥梁下部及路基边线附近树木的采伐,对桥下高大的林木采取截枝断顶的方法尽量予以保留。对公路沿线珍稀植物,则实行挂牌保护,不能动一枝一叶,线路中桥墩位置的珍稀植物还实行迁移保护。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野象谷北互通区有一棵270多年的古树,位于新建高速路的中央,如迁移很难成活,最后建设方多花30多万元延长引道绕开古树;在红沙河路段有一棵大榕树,树枝伸到公路上方,建设者也只是将伸进路上空的树枝用铁绳牵引出施工区。

  公路要穿过著名的野象谷,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干扰,思小公路彻底摈弃了以往炮声隆隆、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参与建设的3万多人默默进驻、悄悄动工。而每当野象出现时,项目部就及时通知附近的作业点暂停施工,组织专人防护。由于人们的友善态度,野象与施工人员渐渐变得亲近起来,经常三五成群出没在施工现场附近的河边、密林,甚至到公路上觅食、散步、嬉戏。每次,它们总是悠闲地来,悠闲地去,从未与施工人员发生过不愉快,就连忙工地上的工具也从未损坏过。

  2003年11月的一天,一野象群在野象谷隧道前面大桥附近的项目部仓库旁待了一夜,第二天依然没有离去。仓库保管员唐加军发现,原来是一头母象将这里当作了产房,象群就地把这头母象围了起来,直到两夜一天小象出世,母子恢复体力后象群才离开“产房”,悠然自在地走入了密林深处的家园。此时,施工人员正在大桥附近正常施工。

  双赢 发展保护并重在这里得到生动实践

  如今,思小公路这条绿色环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速路已展现在人们面前。它的自然、美丽、舒适和人性化设计让每位走过它的人都感到惊叹。当人们驾车驶入这条随山形舞动的彩带,如入仙境一般,时而飘于树梢,飞越田野;时而潜入谷底,隐入青山绿水之中。已在昆明至西双版纳公路线上开了二十多年车的王师傅告诉记者,在思小路上开车,最大的感受就是“养眼、舒服。一个字,爽。”通车以来,思小公路获得了外界的诸多好评。据介绍,已有十几个外省的交通部门来此参观取经。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六国领事也曾到场参观。

  云南省交通厅厅长杨光成认为,思小公路的成功经验说明,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是可以实现“双赢”的。现在的公路建设不能再局限于单纯的基础建设,环保、安全、舒适、经济已成为未来高速公路发展的标准,其中“环保”摆在第一位。

  云南省环保局局长王建华感慨:“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进程中,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新时期、新阶段,发展与保护并重,发展与保护同步,并非一句空话,并非难于融合。思小公路的延伸不仅仅在崇山峻岭之间,更重要的是要延伸到我们落实科学发展、文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中。”

  思小公路建设,工程量增加了,工期延后了,投资增加了,但无论是当年C线方案的坚持者,还是持不同意见的同志;无论是为沿路的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等工程项目付出了心血和汗水的建设者们,还是盼路心切的边疆少数民族同胞们,看着建成通车的生态景观大通道,都由衷赞叹:多花点钱,值!晚建成使用几年,值!

  (云南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