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唐山大地震30周年专题 > 正文

地震棚共经风雨患难情30年不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14:56 法制晚报

  对北京人而言,发生在1976年的那场大地震,留在记忆中最深刻的印象恐怕要算是那个时期的特殊建筑——地震棚了。

  仿佛就在一夜之间,由各种材料搭起的临时栖身之所遍布于北京的大片老旧平房间,当时,如果有架飞机来航拍的话,所呈现出的画面在外人看来,一定不会以为这是一座大城市。

  岁月悠悠,当年的孩子早已长大成人,当年的青年也已满头华发,而当年的那些地震棚,也在日新月异的北京城中渐行渐远,但总有些记忆不会被忘记,那就是独特的人生经历,那就是携手共度难关的人间真情……

  记忆片段一

  送搭棚材料一路绿灯

  讲述人:张海江当年年龄:44岁

  “我这辈子都怕交警,但只有一段日子不害怕,那就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时……”退休前,张海江一直在北京货运二公司运输服务队工作,是个开了一辈子汽车的老司机。

  当时,张海江开的是一辆“解放”大卡车。身为司机,张海江平日里在亲朋们眼中干的就是“高级工种”了,轮到地震的那段日子,他就更成了众多远亲近邻“追逐”的目标。

  张海江说:“放在平时,我最害怕的人就要算交警了,那时候的交警不兴罚款,可一旦违章被逮住,立即就要被送进学习班里学习。可地震后的那段日子,我心里特塌实,每天车上装的都是塑料布、木料,就是真的违章了,被交警拦下来,我只要指着车上的这些东西,说是送搭抗震棚的物资,交警非但不会罚我,还会向我敬个礼,然后指挥棒一挥——放行!”

  记忆片段二

  点头之交变挚友

  讲述人:张先生当年年龄:16岁

  地震那年,张先生住在景山中街,在居委会组织下,大家就在景山公园的围墙外面搭起了一溜儿地震棚。平时高墙相隔的邻里,如今只隔了一层塑料布。

  “地震前,虽然同住一条胡同,但见了面也不一定会打招呼。可经过了这场地震,大家住到了一起,好像一夜之间就亲近了起来,甚至原来打过架的人也能坐到一起聊聊天。就在那个时候,我交了很多好朋友,有些早已‘各奔东西’了,可过了这么多年,我们也没有断了联系。”

  记忆片段三

  追女友连搭三回棚

  讲述人:刘建国当年年龄:27岁

  “多亏了搭地震棚,我才追到了我的爱人。”现在的刘建国是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总,说到地震时的经历,他特意笑着把妻子叫到了身边。

  那时,刘建国住在北太平庄附近,在地震中,他所居住的原农资大院宿舍楼出现了裂缝,全楼居民只好在楼前的空地上搭建临时地震棚居住。

  早在地震前,一个邻家女孩就让刘建国颇有好感,只是一直没机会接近人家。地震发生后,刘建国很快就把自家的地震棚搭好了,这时他发现,邻居家的棚子却迟迟没有“竣工”。

  原来,邻家女孩的父亲早在文革初期就被下放改造,家里只剩下母女俩相依为命。家里有个被定性为反革命的男人,周围的人对这对母女避之惟恐不及,更别说是帮忙了。

  邻家的困境给刘建国提供了一个机会,刘建国先是托朋友找来了当时的紧俏品——塑料布,又把自家的一个木板床拆了,仅用了一个下午,邻家母女的地震棚就搭好了。

  两天之后,刘建国又弄来更结实的帆布为邻家女孩翻建了地震棚。再接再厉,刘建国又弄来钢筋,为她重搭了一个非常坚固的地震棚。

  就这样,刘建国在一周之内,为邻家女孩翻建了三回地震棚,两人的关系也随着地震棚的日益坚固而开始慢慢地升温。

  文革结束后,刘建国和邻家女孩结了婚。

  改革开放后,在已经被平反的岳父的资助下,刘建国开了一个小型建材工厂。现在,他在北京建材行业里已是小有名气了。

  记忆片段四

  地震棚里坐月子

  讲述人:袁阿姨当年年龄:30岁

  30年前的那场地震发生时,北京市民袁阿姨和老伴正住在现在的南三环附近,那时他们的二女儿刚刚出生10天,一家人就这样住进了地震棚。

  “那时我家附近正好有个工地,地震第二天,邻居们就用工地上的材料搭起了简易地震棚,马上让我和另一个也刚刚生孩子的人住了进去。俩孩子是同一天出生的,两家人互相之间也好有个照应。”袁阿姨说。

  地震发生在7月末,正是伏天,又一连下了几天雨,用塑料布遮着的棚子根本挡不住潮气。等太阳出来了,薄薄的顶棚又挡不住大太阳,棚子里就像个蒸笼一样。在这样的条件下坐月子,难受程度可想而知。

  对于这段终生难忘的经历,袁阿姨至今记忆犹新:“按老习惯,夏天坐月子也得穿长袖衣服,可在棚子里热得实在受不了,我就穿了没袖子的衣服。老话还说不让吃西瓜,但我也吃了,心想总比吃冰棍好点儿吧。”

  由于地震棚里实在太热,刚出生的女儿被闷得不停地哭,跟孩子爸爸商量后,袁阿姨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孩子回了山东老家。“那时就只担心孩子太小,经不起折腾落下什么毛病。不过,现在看来她还挺结实,今年刚刚结了婚。”袁阿姨说。

  记忆片段五

  平生最美味的馅饼

  讲述人:刘女士当年年龄:6岁

  “地震那天早晨,我是被姨妈从楼上抱下来的,到了天亮才发现自己睡在大街上,是姨妈指着墙上的裂缝告诉我,这就是地震。”面对地震,那一年才6岁的刘女士还不知道什么是恐惧。

  “地震后,我家就和几户邻居一起,在天坛公园西门外就着围墙搭了一个帆布的地震棚。棚子搭好后,爸爸又从附近拉来了一根电线,这样,到了晚上,就有灯可以照明了。和那些用塑料布搭的棚子相比,我们的棚子算是非常‘高档’了。棚子搭起来后,姥姥一家和几家邻居都住进了这个大棚子。”刘女士说。

  由于年龄小,在刘女士的记忆中,地震竟成了一件很美好的事儿:“地震后,幼儿园就不用去了,再加上本来就已经放假的那些小伙伴,大家就一起跑到天坛里去玩,那些忙着搭棚子、运东西的大人根本顾不上我们,我们就痛痛快快地玩,饿了就跑进棚子要点吃的,困了就几个人挤在床板上睡一觉。”

  “地震当天,由于大人不敢回家做饭,我一直饿到了下午,后来还是在天坛公园里,姨妈在摆到露天的食堂买到了几个馅饼。到现在,我都觉那是我平生吃到的最好吃的馅饼,我还记得那是羊肉馅的,而在这之前,我是不吃羊肉的。”刘女士说。

  在刘女士的记忆里,除了可以痛痛快快地玩,可以吃“百家饭”算是地震留给她最深的记忆了,由于几户人家都在一起做饭,平时看着眼馋,却不好意思吃的邻居奶奶做的“好吃的”,在那段日子里,可以理直气壮地吃到嘴了。

  地震趣事

  大风刮走平顶棚

  今年已经50多岁的市民刘先生说,地震发生后的当天上午,北京就下起了大雨,人们纷纷用塑料布、绳子搭成临时“帐篷”,让老人、孩子进去躲雨。

  “我到那个时候才知道屋顶为什么要修成‘人’字形,一开始,我跟弟弟一起搭棚子,把屋顶弄成了平的,结果风一刮,屋顶就被吹走了。后来,我们琢磨了半天,忽然想起咱们住的房子屋顶都是‘人’字形的,就把棚子改建成坡顶,后来照这样搭起的棚子就经住了‘考验’。”刘先生说。

  除了自建的地震棚外,刘先生还曾经住过几十人的大地震棚,负责管理棚内的电闸。那时,刘先生每天晚上都不敢睡觉,手里拿着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边连着电闸,一旦再发生地震,马上拉闸。

  地震棚的“历史功绩”

  解决住房燃眉之急

  采访中,有不少北京市民告诉记者,在地震恐慌解除后,地震棚还发挥了当初搭建时意想不到的新用途,由其改建的房屋就成了很多北京人的新居,解决了住房紧张的燃眉之急。

  一位市民告诉记者,当时的地震棚有两种,一种是搭在室外空地上的,还有一种是搭在自家屋子里的。到后来,搭在室外的地震棚中,有很多被改成简易住房,搭在家里的则有很多变成了上下铺。

  此后,由于大批知青返回北京,也有些市民家中有子女结婚需要住房,此时,这些由地震棚改造的房屋就成了他们的新居,解决了住房的燃眉之急。(本版撰文/记者王洪禹姚奕)

  相关专题:唐山大地震30周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