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影响近现代中国的50个外国人(下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16:30 大华网-汕头特区晚报

  29

  1884—1966

  冈村宁次

  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指挥进行了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冈村宁次介入中国事务较早,曾任北洋军阀孙传芳的军事顾问。侵华战争期间,曾推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中国抗战胜利时,他代表日本政府签署投降书。战后,冈村宁次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定为甲级战犯,但在中国上海军事法庭的审判中,国民党政府高层出于反共等需要,操纵审判,竟以“停战”、“遣俘有功”之由宣布将其无罪释放。其后的真正原因是冈村宁次积极配合国民党接收,并提供反共的军事咨询,著有《毛泽东的兵法及对付办法》、《围点打援是共军的作战特点》等文。作为职业军人,冈村宁次据说在军事上谨慎,“谋定后战”,在管理上有“抓大放小”等行事特点。

  30

  1884—1951

  鲍罗廷

  苏联人,1923年秋来中国,任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苏联驻广州革命政府代表,并被孙中山聘为国民党的组织教练员,其后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高等顾问等职。

  在20世纪初的中国,鲍罗廷是如雷贯耳的名字。与他的名字相联系的是共产国际、苏维埃、中国大革命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等重大概念。鲍罗廷来华后,极受孙中山看重。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中共领导人陈独秀对鲍罗廷却不甚满意,原因是在中共和国民党右派的斗争中,鲍罗廷没有给中共以有力的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的失败。实际上,鲍罗廷的问题反映了共产国际的政策倾向。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鲍罗廷失去了在中国的立足之地,被迫返回苏联。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记得鲍罗廷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协助国民党改组,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并为开办黄埔军校和创办国民革命军作出了努力。

  31

  1889—1964

  尼赫鲁

  1929年当选为印度国大党主席,随后提出印度完全独立的政治斗争目标。1947年8月15日印度作为自治领独立,尼赫鲁任第一任总理。50年代中期,提出“民主社会主义”口号,欲在印度建立“社会主义类型社会”。外交上尼赫鲁实行不结盟政策,拒绝参加各国际军事集团。

  尼赫鲁最伟大的成就是把印度建成了一个世俗国家,但他的最大失误可能就是那个“大印度联邦”的梦想,而且最要命的是这个联邦最早竟把中国等许多亚洲国家都包括了进去。尼赫鲁为开创不结盟运动做出了贡献,他还和中国领导人一起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些都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思想产生过一定影响。但是因为尼赫鲁无法摆脱狭隘的民族主义,不愿意放弃英国殖民统治的遗产,最终使对不结盟的追求失去了根基,导致了中印边境的那场战争。有一个背景颇能说明问题,冷战时期,能够从美、苏两边都拿到援助的,只有印度一家。直到今天,一些西方人士热衷于拿印度与中国相比,而印度方面对中印边界乃堆拉(位于中国西藏日喀则地区与印度锡金邦的交界处,海拔4500米左右,是世界上最高的公路贸易通道,也是中印之间重要的贸易通道)边贸的开放仍有不少疑虑,这些似乎都预示着,中印两国的关系仍将有一个如何处理尼赫鲁时代的遗产的问题。

  32

  1890—1939

  白求恩

  加拿大人,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1939年11月,因抢救八路军伤员光荣牺牲。

  中国人对白求恩这个名字耳熟能详,当然是因为毛泽东所写的《纪念白求恩》一文,由此白求恩成为中国人民心中的国际主义英雄。白求恩是20世纪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影响下的人物典型。在参加中国抗日战争之前,他还参加过西班牙的反法西斯战争。富于理想主义,具有强烈的普世正义感,是白求恩的突出特征。在一个变动、革命和战争的时代,他所展现的一代革命者的牺牲精神将永为中国和世界怀念。用车尔尼 夫斯基的话说:“他们是世上原动力的原动力,是人类的盐中之盐”。而白求恩的无私和大无畏的国际主义精神在意识形态比较浓烈的20世纪下半叶对中国外交战略曾经产生巨大影响,我们也曾经顶住严重困难,用我们的物质和火热的生命去援助过那些受到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

  33

  1890—1980

  哈兰·山德士

  美国人,肯德基炸鸡的创始人。199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肯德基位列中国消费者公认的十个国际著名品牌的榜首。

  肯德基炸鸡在北京开第一家店的时候,《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肯德基炸鸡吃什么?”如今我们很可能会把肯德基、麦当劳之类的快餐归于垃圾食品,但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肯德基炸鸡进入中国时,它带来的几乎是一场饮食文化的革命。宽敞明亮的店堂,干干净净的桌椅,还有色香味统一的炸鸡、面包、土豆泥,以及孩子们喜爱的小玩具,都让我们这个以吃著称的饮食王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快餐食品及其饮料的进入,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也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叫品牌,什么叫品牌的价值。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是,美式快餐首先是从改革开放后的“新生代”的一代取得突破的,而这代人又被称为“小皇帝”。当伴随着肯德基炸鸡、可口可乐和麦当劳而成长起来的“小皇帝们”开始成为这个社会最活跃的力量时,那会意味着怎样一种变化呢?

  34

  1894—1971

  赫鲁晓夫

  苏联领导人。1953年9月,赫鲁晓夫被任命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在1956年苏共第20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发表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揭露了斯大林搞个人崇拜的现象。

  赫鲁晓夫让我们把共产主义与“土豆烧牛肉”联系在了一起。中苏关系的破裂与大论战使赫鲁晓夫成了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报刊上,“赫鲁晓夫”是出现最多的外国人名之一,但很多时候,这个名字不是指赫鲁晓夫本人,而是指某一类革命对象。比如,“隐藏在党内的赫鲁晓夫分子”、“中国的赫鲁晓夫”等等。赫鲁晓夫是个极富争议的人物,他的墓碑就是用黑白两色大理石拼成的。他在苏联历史上留下的最重要的一页是在苏共二十大上,他以秘密报告的方式,揭露了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错误,并毫不留情地批判和否定了斯大林搞个人崇拜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从而宣告了斯大林时代的结束。可对于世界来说,这个名字更多的还是会让人们想起他在联合国脱下皮鞋,敲打桌子的那一幕,还有20世纪60年代他参与策划的古巴导弹危机。那一次,着实让美国人为核末日的来临而惊心动魄了一回。

  35

  1894—1989

  松下幸之助

  世界著名电器公司松下集团创始人,日本商业精神的奠基者,闻名世界的“经营之神”。

  松下幸之助可能是最早在中国社会引起关注的日本企业家。而关注的缘起,就是源源不断进入中国的松下电器———无处不在的“National”和“Panasonic”。1978年邓小平出访日本,参观了两家日企,一家是日产汽车,另一家就是松下电器。据说,74岁的邓小平与83岁的松下幸之助谈得十分投机。其后的两年间,老松下先后两次访华,松下公司对华直接投资陆续展开。他本人的商业理念、用人之道在80年代的中国成为学习企业经营的范本。总结松下幸之助的一生,可用16个字来概括:脚踏实地,坚韧不拔,锐意改革,积极向上。笔者希望并且坚信,中国也能够诞生松下这样的杰出企业家。

  361898—1990

  哈默

  美国人,素有“红色资本家”之称,1979年,邓小平访美时会见了哈默,邀请他访华并参与中国的经济开发。

  这个人身上具有的历史感和传奇色彩,是一般西方企业家所无法比拟的。在其人生的两极———青年和老年,他分别直接参与了苏联、中国这两个“红色国家”的经济建设,遂有“红色资本家”之称。年轻的他,第一个到苏联创办工厂,受到列宁接见,把对苏联的经济封锁撕开了一个缺口;老年的他,应邓小平直接邀请访问中国,随后积极参与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建设。他代表西方石油公司,签订协议与中国联合开发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山西平朔安太堡煤矿,曾引起了世界性的震动。当他乘专机飞往平朔,与邓小平一起出席煤矿的开工剪彩仪式时,他的创业精神被历史烘托得无比耀眼。在这种场景里,他简直就像一个英雄,在中国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尽管这一壮观的破冰之举因哈默去世而没有延续下去,但对于他,瞬间的灿烂,足矣!

  37

  1901—1989

  裕仁天皇

  日本人,1926年至1989年在位,对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有直接和间接的责任。

  日本天皇虽然处在等级社会的顶端,但天皇从一开始就是礼仪性、象征性的职位。但裕仁就位以后,在近臣的帮助下却逐渐掌握了政治主导权。近年来,一些新发现的史料表明,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裕仁部分地参与了决策,对这场战争无疑负有重要责任。裕仁还鼓励军国主义言论,压制民主主义思潮。但从新近披露的原宫内厅长官富田笔记来看,裕仁反对将甲级战犯合祭到靖国神社,并因这一想法未能实现而不再参拜靖国神社,这总算是正确的态度。相比之下,顽固坚持参拜靖国神社的右翼分子,实在连裕仁也不如。无论对裕仁本人如何评价,作为战争时期在位的天皇,他的名字是无法同这场侵略战争割裂开来的。

  38

  1901—1974

  李德

  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军事顾问,德国人。1933年9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军事顾问。

  李德是如何来到中国的,是谁派来的,至今是一笔糊涂账,然而当时推行“左”倾教条主义的中共领导人博古却把军事指挥权稀里糊涂地交给了他。李德不问中国国情,不顾战争实际情况,不珍惜中国工农红军在多年血战中取得的成功经验,而只凭他在伏龙芝军事学院从课本上学到的条条框框,坐在房子里按地图指挥战斗,导致红军反“围剿”作战连连失利,红军指战员惨烈牺牲,使中国革命遭遇重大危机,直接令中国革命走向了另一条漫漫长路。李德是少有的全程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外国人之一。长征中,因毛泽东与张国焘就北上还是南下发生分歧,四方面军参谋长李特持枪威胁毛泽东,被李德制止。彭德怀说,“李德这次表现很好,站在正确的方面”。但是,李德对中国革命造成巨大危害的沉痛教训,需要人们牢牢记住。

  39

  1907—1998

  阿尔希波夫

  苏联人,曾任苏联冶金部副部长、部长会议副主席等职。1950年至1958年率苏联专家组到中国工作,并任我政务院(后改国务院)经济总顾问。

  在上世纪50年代生活过的中国人,或许还能记得这样的民谣:“苏联老大哥,挣钱挣得多,买张火车票,坐到莫斯科。”这里的老大哥就是指苏联专家。当时他们级别最低的,工资也有180多元,比高干的最低一级13级还要多30元。当然,苏联专家的贡献也是巨大的。谈到苏联专家,当然要提到阿尔希波夫,他是专家组的“总领队”。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共有156项,全都得到了苏联的援助和苏联专家的指导与帮助。到1960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对华援助合同撤走专家时,这些项目差不多已经完成了130多项,这还不算由苏联援助和专家指导的其他一些基本建设的项目。可以说,新中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建立的。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相当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此。

  40

  1912—1994

  金日成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朝鲜人民久经考验的伟大领袖。

  金日成一生的经历有两大部分内容可以书写,一部分是他领导朝鲜人民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朝鲜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维护独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壮丽事业。另一部分则是他与中国人民水乳交融的关系。他是与中共关系最为亲密的一个国家最高领导人。这种亲密关系的形成主要得益于他领导的朝鲜抗日志士与中国抗日联军一起,进行了十多年的艰苦抗战,大家同生死,共患难,互相理解、包容,互相支持和关怀,用鲜血结成了友谊。而金日成更是把自己20多年的青春热血挥洒在中国东北的抗日战场上,支援中国革命,同时肩负着积极参加并促进朝鲜革命斗争和民族解放事业的重大使命。正因为这段不同寻常的经历,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为中朝友谊的确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也因为对朝鲜战争的决策使中国进入到漫长的反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中,对中国现代史影响甚巨。

  41

  1913—1994

  尼克松

  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总统之一。1974年8月因“水门事件”被迫辞去总统职务。尼克松于1972年2月首次访华,打破了冷战时期的对峙局面,成为影响世界格局的最深远的事件之一。

  尼克松留给世界最具标志性的事件是打破坚冰,一手促成中美建交———这个足以令东西方震撼的政治举措,也被舆论称为是“改变世界的一周”。从此以后,中美两大国从互相不闻不问走向了接触,国际政治舞台因两大国面对面的交流而迅速改变了格局。尽管他的作为很难与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几位总统相比,但对中国人来说,他就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可以说,仅他一个人就构成了中国外交史上最厚重的章节之一。当今中美关系中有许多问题,尤其是在台湾等敏感问题出现摩擦和冲突陷入僵局时,两国政治家便不约而同地从尼克松踏上中国那一刻来寻找法理源头,他们都拿出当年的中美建交文件来寻求解决办法。42

  1918—1993

  田中角荣

  1972年7月任日本首相和自由民主党总裁,同年9月访问中国,诚心诚意地向中方谢罪,并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日中邦交正常化。

  田中和中国的关系可以追溯到日本侵华战争期间。那时,从事建筑业的田中被征入伍,派驻我国黑龙江等地。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后,田中当机立断于同年9月率团访华。在当时形势下做出访华决定有很大风险。日本社会党委员长浅沼稻次郎就是因主张中日邦交正常化而被右翼分子刺杀的。田中启程前,也遭到了日本右翼分子的威胁,但他不改初衷,坚定地对女儿说:“万一我被刺杀,你千万不要惊慌。我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在不远的将来,中国、日本的普通国民能够自由来往。我为实现这样的时代而去!”

  43

  1920—

  萨马兰奇

  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西班牙社会活动家。在其任期内,中国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国。2008年,当奥运之火在北京点燃,我们肯定会想起这个西班牙老头。1993年的那一刻,因为他的宣布,多少中国人失声痛哭;2001年,也是因为他的宣布,又有多少中国人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们这个民族近百年来遭受过的屈辱太多了,与世界隔绝的时间太久了,我们太需要外界的关注,太需要有这样一个机会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风采。正因为如此,萨马兰奇才会成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1984年,萨马兰奇就提出,北京应当考虑申办奥运会。后来,他还私下对何振梁说:“北京的申办就是我的申办。”萨马兰奇还说过,“我相信北京奥运会对北京的将来,对中国的将来,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虽然我们不能说是因为这个西班牙老头的支持,中国最终才取得了主办权,但这个老头的名字无疑成了实现中国百年奥运梦的一个象征。

  44

  1923—

  基辛格

  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国务卿。1971年秘密访问新中国,成为中美破冰会晤的牵线人和实际执行者,协助尼克松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其战略思想在我国政界、军界和学界有广泛影响力。

  当你走进中国学者的书房或普通学生的宿舍,常会赫然看到一本厚厚的《大外交》立在案头。如果说中国的《孙子兵法》在美国引起很大的轰动,那么基辛格的《大外交》在中国的普及率和影响力丝毫不亚于《孙子兵法》,这是基辛格在中国创造的奇迹。基辛格是学者型的政治家,他不同于美国绝大多数的经验主义政治家,他有着厚重而广博的知识背景,因此他的政策带有很强的战略性和现实性,引起大多数研究者的兴趣。基辛格在政治上最为出彩的地方是充当了尼克松打破坚冰、促成中美建交的使者,到现在他仍是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座上宾,在中国他可以在进行学术访问的时候顺便到中南海与中国国家领导人喝茶聊天,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将政治和学术结合得完美无瑕的美国人。45

  1928—

  阿尔温·托夫勒

  美国人,未来学家,《第三次浪潮》的作者。

  如今,当电子网络以其核裂变一样的威力冲击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始改变人们的生存观念和生活方式时,我们不能不叹服于托夫勒理论的前瞻性。20多年前,他在论著《第三次浪潮》中把人类历史归纳为3次浪潮: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计算机文明。他认为,由于新技术浪潮的出现,发展中国家可以重新和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曾记否,20年前《第三次浪潮》在中国引起的巨大反响?托夫勒的论述多么振奋人心,多么诱人!新技术浪潮为民族的崛起带来了新的契机,更为无数年轻人提供了更有激情、更具想象的空间。“就像革命的先辈一样,我们的使命注定是创造未来。”———托夫勒书中的煽情一时间令多少中国学子豪情满怀。事实也如此,正是他们中的不少人后来成了中国网络世界的佼佼者。20年来,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电子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已经印证了托夫勒的预见。有人这么说过:“托夫勒并没有给中国带来直接的财富,但他给了人们一个梦想和实现梦想的方法。”此言甚是。

  46

  1931—

  高仓健

  日本著名电影演员,曾主演过《幸福的黄手帕》、《追捕》、《远山的呼唤》、《夜叉》等知名电影。

  改革开放之初,日本电影《追捕》和《远山的呼唤》在中国上映,高仓健为片中主角。他向中国观众展现了一个刚毅、沉默、忧郁、身世沧桑的“男子汉”形象,风靡一时,为中国男影迷所推崇,成为中国女影迷心目中的理想男人。高仓健是所谓“性格演员”,以性格表现魅力,以性格展示人生,以性格体现价值。他所饰演的角色,多为下层小人物,或处社会边缘,或不为社会所接受,但却极富性格特点,极有道德感和人文精神。高仓健之所以在中国广受欢迎,或许是因为他展现了东方文化中人际亲情关系里最富有特色的东西。他属于着力表现人文精神的电影演技派。

  47

  1931—

  戈尔巴乔夫

  苏联领导人,1985年至1991年任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他在职时期的政策导致了冷战的结束,但也使得苏联解体。另外,他在任期间促成了中苏关系正常化。

  戈尔巴乔夫一手导演的苏联政治)崩的大戏对实行社会主义的中国产生了巨大的震动。戈尔巴乔夫在任内试图改革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和体制崩溃,因而成为当代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戈尔巴乔夫看到了苏联存在的体制性缺陷,但他的改革操作却相当失败:有如一个人看到了旧房子的缺陷,大加抨击,导致匆忙拆房,而新房的设计尚莫衷一是,也没有材料准备。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政治动荡和经济衰退中度过了十几年风吹雨打。

  戈尔巴乔夫或许是个理想主义者,但他不是个成功的政治家,因为政治是操作的艺术,他缺少实现政治目标的智慧和力量,缺少对国情的实际把握,对政治行为的可能后果也缺少悟察。近年,他曾有过这方面的自省。

  戈尔巴乔夫是中苏两国恢复正常关系的推动者,在他任内,苏联恢复了与中国的正常关系,苏联的继承国俄罗斯继承了这一政策。在这一方面,他有历史性的贡献。

  48

  (1947—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美国人,好莱坞著名导演,执导的著名作品有《大白鲨》、《侏罗纪公园》、《辛德勒名单》、《人工智能》等。斯皮尔伯格开创了娱乐片的新风格,成为西方大片的代表。

  在人们印象中,好莱坞似乎永远是娱乐化的代名词。人们津津乐道的是明星身上说不完的花边新闻,这就难怪有人将其归之为浅薄,而对其嗤之以鼻。斯皮尔伯格却如同天马行空一般,潇洒地挥出了惊世骇俗的一剑,令中国观众和电影人刮目相看。从《大白鲨》、《外星人》、《侏罗纪公园》,再到《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他不断变化着招式,如一个出色的魔术师,把娱乐性、题材的严肃性、虚幻的美妙诡异、细节的逼真渲染等要素拿捏得恰到好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他的电影改变了众多中国观众对好莱坞的看法,他的成功也为中国导演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问题随之而来,他的大片吊高了中国观众的胃口,他们有充分理由对中国电影寄予厚望,对蹩脚的中国导演评头论足。斯皮尔伯格成了压力,那些导演要想站起来不趴下,也就不得不殚精竭虑,如履薄冰了。

  49

  1955—

  比尔·盖茨

  美国人,微软的创始人,著名慈善家。

  盖茨在中国广受推崇,或有如下原因:他创造了一个技术神话,成为软件产业的象征;他创造了一个企业神话,他所创办的微软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公司;他创造了一个财富神话,他本人现是世界的第一富豪;他还创造了一个道德神话,他近年捐出的善款在世界上数一数二。盖茨属于不为社会习俗所束缚的人物,他中途退学创业,白手起家,成就了一番大事业,为许多青年所向往和效仿。盖茨本人的经历,成为20世纪后期后工业时代技术文化走向的一种象征。盖茨本人也代表着当代一个重大争议,即在知识产权的问题上,是走“知识霸权”的技术路线还是走“知识社会化”的技术路线,盖茨的微软公司是前者的代表。50

  (1963—

  乔丹

  美国人,素有“飞人”、“篮球之神”的称号,曾6次夺得NBA总冠军,2次夺得奥运会冠军,成为体育界里最受人瞩目的传奇人物。

  在全美几乎所有的NBA专营店里,都能看见乔丹那个硕大无比的手印。乔丹更像一个“标尺”。除了他那高大威猛的身姿和优美的灌篮动作之外,让我们着迷的还有乔丹的“领袖气质”,它在许多国人心中唤起的是一种有中国传统的人格魅力,难怪不少中国人会从姚明的身上看到乔丹的影子。篮球因为有了乔丹而成为中国人最为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而乔丹又因为篮球而成了中国年轻一代的偶像。篮球文化可以说是包含了美国文化的许多深层次的东西,比如竞争性、商业化、大众化和个性化等等。因此,乔丹的到来也扩展了我们对体育的认识,从追星族的出现到运动服装的走俏,体育已经深深地融入21世纪中国人的生活之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