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观察与思考专题 > 正文

且说文化产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7日10:46 观察与思考

  不久前,我应邀参加了在天津滨海新区举办的亚洲文化产业和区域合作论坛。会议安排与会者到滨海新区考察。在听 取滨海新区介绍情况前,本次论坛的主办方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席、原中国文联党组书记高占祥说:文化产业,不仅仅是整 个经济的一部分;从某种角度看,文化产业又往往是诸多产业中的领头产业,它起到的是引领经济发展的作用。

  高占祥先生的这一观点,无疑是深邃的,并且是具有战略眼光的;同时,也是颇有针
对性的。

  因为,在后来的考察中,我们发现,滨海新区在最初的整个产业布局上,几乎没有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未来经济增长 的一个重要“板块”来考虑。于是,当

北京大学的专家受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委托,提出在滨海新区某个区域中打造“文化产 业园”的构想时,有关人士却因“在什么地方辟出土地才合适”而“面有难色”。

  滨海新区有关方面对文化产业的“忽略”,至少让我有些“愕然”。

  事实上,俯瞰当今世界,文化产业的崛起,已被公认为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因此,许多国家都把发展文化产业 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并在各个方面给予扶持。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文化产业强国。文化产业在其产业结构中的排位仅 次于军事产业;而在出口方面,则位居第一。总体上看,美国的文化产业已占GDP的25%。再来看英国,1996年,其 摇滚乐的产值竟然超过了钢铁的产值,而1998年其最大的出口项目居然是“辣妹组合”演唱的音像制品。日本也是文化产 业大国。其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分量和规模,已经超过电子产业和汽车产业。比如,日本的动漫产品已占到世界市场份额 的62%;而游戏产品也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韩国属于后来居上。在1998年前,韩国的经济发展定位是“制造业” (这点和现在的中国提出的口号“建设制造大国”颇为相似)。但富有洞察力的韩国人很快发现,21世纪最有希望的产业是 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将成为信息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动力”。于是,在1998年,韩国成立了文化产业部,随后出台了 《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这几年我们中国频频遭遇的“韩潮”,正是韩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生成的。

  我们国家现在经济发展较快,人均GDP已经达到1700美元。而按照规律,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超过1000 美元的时候,人们的需求开始发生转变,即由在物质消费有了基本的满足—温饱问题得以解决后,转向对精神消费的追求。中 国当下“需求层次”的攀升,势必造就巨大的文化产业市场。所以,现在的关键是,我们的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士,一定要真正 看到这一“大趋势”。我们的国家也应当在政策、法律、金融、教育等方面,为融入“文化的新世纪”作必要的战略准备。

  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浙江省,在大力推进文化产业上,最近倒是“捷报频传”。6月13 日,浙江省文化体制改革又诞生一项重要成果—浙江省文化产业促进会正式宣布成立。成立的目的是要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 导和政府对文化工作的管理,加强行业自律和中介服务,团结广大文化机构、单位和个人,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也是浙江 建设文化大省的务实举措。自此,浙江省的文化产业具备了良性发展的环境。

  其实,浙江省已经尝到了文化产业带来的甜头。例如作为国家级的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去年共完成影片10部,电 视剧88部,影视制作投资达8.9亿元,实验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亿元。去年该实验区还接待影视摄制组76个,游客3 00万人次,旅游收入3亿多元。另外,新崛起的杭州滨江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西湖区数字娱乐产业园等也在较短时间内吸 引了诸多“天下豪杰”。而那个曾经是校园诗人的“杭州小男生”郭羽,这两年突然冒了出来,成了将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 ”和现实生活中的“商品贸易”奇妙结合的世界第一人。“美国人创造了互联网,而中国人发明了将‘现实+虚拟’相结合的 商业模式。”“国际舆论”这样评论。

  由此,我们在讲重视文化产业的时候,也看到了“文化创新”的魅力。创新,才有活力。创新,才有属于自己的“秘 密武器”。创新,才能一夜之间实现“出类拔萃”和“鹤立鸡群”。

  吃人家吃剩的馒头没味。尽管模仿有时是一条成功的捷径—例如湖南省省长周伯华津津乐道的文化产业“

超级女声” ,便是对他国类似活动的“克隆”—但这种模仿也必须是创新意识支配下的高级模仿。

  创新,靠的是“文人气质”—浪漫主义气质。我们倡导的是“浪漫主义的想法+现实主义的做法”—于是,我们便能 走向成功。

  文化创新,需要有一个保护、鼓励、培育、支持创新的环境。而整个环境的营造,恐怕责任又得落在“有关部门和有 关人士”身上了。若此,高占祥先生的 “它起到的是引领经济发展的作用”的说法,才不会是句“空话”。

  相关专题:观察与思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