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车拼住拼吃喝 都市白领拼生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7日12:22 法制晚报 | |||||||||
吃饭结账AA制 联合团购省钱 集体出游划算 合伙租车实惠 网络为媒介 合伙消费渐成为时尚 拼车拼住拼吃喝 都市白领拼生活 社会学专家:是消费走向成熟的表现 反映了沟通的意愿 律师提醒:注意消费安全
找上几个人,一起吃、喝、玩、乐、行,费用均摊,既经济又时尚。时下,都市男女中流行拼车、拼饭、拼游……形式多种多样,但总离不开“拼”。这里的“拼”,通俗地讲就是“合伙消费”。 帮他们牵线搭桥的就是网络。不论是社区论坛,还是专门的“拼网”,发起号召、寻求“拼友”的互动颇为常见。 这群人也因此获得了一个共同的名称:“拼一族”。有人总结其特征是“以扎堆为己任,以网络为基地”,也有人总结其益处:“这是一种双方、多方共赢的消费方式,‘爱拼才会赢’嘛!” 社会学专家分析说,这种现象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以及增进沟通的需求。律师则提醒说,“拼消费”还是有一定风险的,最好能有个约定。 个案故事1 讲述者:王林白先生 行业:IT 年龄:31岁 “拼”龄:约10个月 “拼”类型:拼车 感言:提供拼车换来的是养车费用的下降,牺牲掉了个人的一些空间和时间。 “两点一线”相同 邻居要搭顺风车 说起来很有戏剧性,我原先在北航世宁大厦上班,同一个小区的邻居程先生刚好也在这栋写字楼里上班。他看到我停在大厦前面的车里有小区的车证,就找机会见到了我,看能不能搭我的顺风车,我觉得可以尝试一下,就这样开始了提供顺风车的生活。 程先生成了我的第一位顺风车乘客,每天上下班都一起走。他一直搭了5个多月,直到我跳槽到现在的公司,而他也找了其他小区的一辆顺风车。我拉了他之后,觉得很合适,况且车也很空,就上八通网发了帖子,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到现在为止已经搭载过5名乘客。 我的第一位乘客程先生提议以每周轮流加油的方式来结算,这种结算方式一直延续到现在。 乘客免挤车苦 车主省养车费 我的乘客每月上下班的交通费用可能高于“公交车+地铁”的出行方式,但总体来说比挤公交车、地铁方便、舒适多了。 我和我的乘客基本都是IT圈的,共同话题挺多,一路上聊聊工作和生活,相互交流一下。现在和这5位乘客都还有联系,特别是第一位乘客程先生,我们的关系很好,偶尔周末还小聚一下。 目前坐车的人有一个自己有车,但宁肯搭我的车。 毕竟每天在路上开近3个小时还是挺累的,我也希望能搭别人的车。而且现在的养车费用也不低,拼车还能省些。 相互约束 牺牲个人空间时间 提供拼车换来的是养车费用的下降,牺牲掉了个人的一些空间和时间。 以前可以偶尔早上犯个懒、休上半天假,现在不行了,因为别人要上班。有饭局或其他应酬的话,考虑到别人还要回家,一般都推了,除非提前几天约的,也就提前告知乘客。再比如,以前后座算我的半个小房子,现在车里也不再放私人物品了。 当然,我的乘客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毕竟相互之间有了约定,相互约束。 个案故事2 讲述者:郑毅小姐 行业:文化传播 年龄:24岁 “拼”龄:2年 “拼”类型:拼租、拼玩 感言:我们不富裕,但是拼起来的生活挺不错,很惬意。 拼租:虽挤但不烦 兼享舒适与热闹 我应该可以算是时下“拼一族”坚定的支持者吧。 我刚毕业一年,现在合租房子,就是拼租。我们现在有4个女孩,一起住在朝阳区定福庄的一套两居室里,70平方米,家电齐全,月租1500元。 挤是挤了点,但是很舒适、很热闹,很有家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小区有电力宽带,半年才400元,4个人平摊下来极为划算。我们不富裕,但是拼起来的生活挺不错,很惬意。 拼玩:跟陌生人玩 时尚又刺激 以前我去玩都是跟熟人,现在也开始与“拼友”玩了,包括玩杀人游戏、唱卡拉OK或者组织郊外游,甚至自由行旅游。 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我第一次和QQ群上的另外3位朋友进行了为期4天的山西之行,其中有两位是之前拼饭、拼唱(指合伙消费唱卡拉OK)认识的,另外一位是新朋友。去之前就做了周密的准备,一路上遇到的问题也都协调解决了,总体来说玩得很愉快,大家还相约十一再一起旅游。 群体观察 源于节俭 发展为时尚 像王先生与郑小姐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同属“拼一族”。 “拼一族”大致是这样一个群体: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居多;收入相对稳定,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热爱生活,注重交往,关心生存环境;习惯以虚拟方式解决现实问题。 如果说拼房、拼车源于大城市资源的紧张,属于无可奈何的选择,但演绎到现在,更多的都市男女似乎更愿意以居住区或者工作区为单位共享资源、共享闲暇。例如,现在在许多社区网上,关于杀人游戏和AA制聚餐的帖子俯拾即是。 “拼友”张女士说,这种“拼生活”不仅让他们懂得了节约,而且也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彼此信任 往往口头约定 “拼一族”拼起来具有随机性,往往是一人号召、多人回应。 种种“拼消费”中,参与者最多的当属拼车。拼车分为拼出租车、拼私家车两类,又以后者最具争议性。这与其所隐藏的风险较高不无关系。 尽管诸多拼车类网站均提醒拼车者最好能有一纸协议,但事实是,仅有极少数的私家车主与搭乘者签订相应的合同,更多的仅是口头约定。 费用结算方面的纠纷极为罕见,至今未有所闻,关键问题在于拼私家车时出了事故怎么办? 除了拼车,在拼购、拼玩等种种“拼消费”中,“拼一族”们也鲜有签订协议的,即使有也仅是口头约定。 采访中,“拼一族”纷纷反映:彼此都是陌生人,如果连信任都没有,又怎么会拼在一起呢? 专家分析 消费行为走向成熟 “拼消费”首先反映了都市人的消费行为走向成熟,是一种好现象。 以往人们在消费的时候很少考虑消费的成本。例如,许多人从城东到城西,一个人打车,费用不低,却也一个人扛下来。现在,无论是拼出租车还是拼私家车,参与者是在公共资源不够充分的情况下所采取的行为,这是一种资源共享的做法,既节约了资源,也节省了费用,客观上也提高了车辆的使用效率,促进了环保。 反映了沟通的意愿 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体来说比较疏远。都市人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较少。 与此同时,在都市人的生活中,网络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网络日益成为人们增进交流的很好的平台,对于社区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增进交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拼消费”就是通过网络这个平台网罗“志同道合者”,形成“拼一族”,进行各种各样的“拼生活”。 此外,人们愿意接纳陌生人成为自己消费的伙伴,表明人们更愿意相信陌生人,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一种合作的趋势。 现在,“拼消费”也被称为“新集体主义”,它与传统的集体主义内涵也有很大差别。 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更趋向于选择个人主义。人们普遍感到缺乏伙伴,心理处于孤独状态。 而现在,人们则更愿意寻找集体、寻找自己的归宿,于是产生了这种“新集体主义”的消费方式。 律师提醒 邱宝昌 北京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 最好先签订协议 “拼消费”首先必须是多方真实意愿的表示。大多数“拼消费”没有明确的约定,一旦引起纠纷,将会很难处理。相互之间最好先约定一下权利和义务、签订协议,不要停留在口头约定上。 当然,这种约定不能违反相应的法律法规。 如果出现问题,要是有约定,按约定来解决;要是没有约定,则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公平的原则处理。 要注意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值得注意。以拼饭为例,一旦其中某个人有传染病,则众人存在不安全的风险。又如,眼下争议较多的拼私家车中,车主的赔偿风险是高于乘客的。 不要轻易与陌生人合租,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尽量了解对方的工作地址及工作性质等基本情况,预防由此可能产生的诈骗、盗窃、人身伤害等事情的发生。女性如果与异性合租更要谨慎,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如果是通过网络寻找到的陌生人,要多鉴别、多接触。 合伙购买东西特别是团购某种商品时,要准确掌握商品的相关信息,了解其价值,防止个别怀有不良企图的人打着“共同消费”的旗号进行欺诈。 本版撰文/记者 郭紫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