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让“认监委”离百姓更近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7日12:57 法制晚报

  让“认监委”离百姓更近些

  新闻提示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将对现在市场上各种各样的“乱认证”进行分类整治。对部分市场认可度高、操作比较规范的认证机构进行改造收编;而部分借用“认证”名义
“生财有道”、在社会上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的机构,将被叫停。

  “认证”这个词,很多人都是从商品广告和外包装上认识的,但仔细研究起来,它是个什么东西,有着怎样的概念,却是一概模糊。

  “乱认证”有几个特点,第一就是必须把自己搞得很权威,认证单位一定要有“国际”、“世界”、“中国”、“中华”打头,再不济也要有个专业机构如大学、医院来充门面;第二,这样的机构是怎样产生的?谁在负责管理?基本语焉不详;第三,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认证的过程不透明,是否收费、收多少钱、要经过怎样的程序,恐怕只有“圈里人”心知肚明。也正是这三个特点,决定了很多“认证”的本质就是充当商家的代言人,拉大旗做虎皮的意图十分明显。

  收了人家钱,帮人家卖货本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这些认证单位是用自己的学术信誉来帮人卖货,也是在用自己的学术信誉在消费者中间吆喝。换句话说,他们失去了学术的独立性与客观性,“义无返顾”地站在了商家一边,利用消费者对“权威机构”的认可与信任做起了“企宣”,这本身就是一种学术出卖。

  学术出卖的形式有很多种,除了“认证代言”以外,还有“专家代言”,某些专家公然出面维护某个企业的利益,他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甚至得出了“手机双向收费合理”、“白酒可以治疗肝病”这样荒谬的结论,引起了消费者的极大不满。和“专家代言”相比,“认证代言”更加轻松与狡猾,它们往往不必要说明什么观点与过程,只简单地一句“通过认证”,再颁发一个标识就算过关。比起大家要苦苦打拼才能获得利润,这样的“没本生意”,自然会引起很多人的兴趣。这也就是“乱认证”风行的根源——科学让位于利益,金钱高于信誉。

  如果不是有这次整治,很少有人知道还有“认监委”这个部门。既然这个部门存在,就应该负起责任来,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应该对那些“认证机构”进行甄别,把这些认证机构的准入门槛、认证过程,予以一一说明。这样,以后再有谁出来“认证”,消费者自己就会先给他们一个“认证”了。

  本报评论员 程赤兵

  相关报道见A11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