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年扶贫 拷问九大怪现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8日03:52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从1986年我国正式启动政府主导型的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以来,到今年已经整整20年了。20年来,我国成功解决了2亿贫困人口的吃饭问题,扶贫开发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然而,记者最近在全国一些扶贫开发重点地区调研时发现,农村贫困群众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还不是很高,同时还出现了令人忧虑的九大怪现象。

  现象一 扶贫过时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少数地方领导干部就此判断我国农村已经超越了“扶贫阶段”,出现了扶贫工作淡化和弱化、扶贫投入日渐减少的苗头。

  现象二 样板工程

  在一些很贫困的地方,基层干部也不切实际地大树“新农村”样板,不惜投入三五千万元巨资堆出一两个“小康村”,供各级领导视察参观,而大量急需扶贫的贫困村庄却得不到任何改善。

  现象三 富县穷村

  我国的扶贫开发,向来针对的是贫困地区而非贫困人口。国家的大部分扶贫资金,并没有真正用到农村,而是流向了县城,变成了城镇里林立的高楼、漂亮的广场、宽阔的街道,而农村贫困面貌依旧。

  现象四 扶贫造富

  正如同发达地区也有穷人一样,贫困地区也有相当数量的富人。在一些地方,本已捉襟见肘的扶贫资源竟也染上了“嫌贫爱富”的毛病:扶贫贷款真正能落到头上的是富人而不是穷人。扶贫体制在一些地方变成了一部“造富机器”,不但未解决贫困问题,还加剧着贫困地区内部的贫富分化。

  现象五 隐性贫困

  我国至今沿用的贫困线是1985年农村年人均纯收入206元的标准,到1990年这一标准相当于300元,2000年为625元。它只是一个“饿不死人”的标准,并不能真正保障穷人的温饱。不尽客观的统计数据导致一些基层政府在决策上开始轻视扶贫。

  现象六 弱者歧视

  “扶穷不扶懒”、“造血不输血”似乎已成了扶贫工作的不二法则,而事实上把农民贫困的原因归结为“懒惰”既不客观也不公正,记者亲眼所见的许多贫困乡村,农民们也非常勤劳,但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确实不具备发展产业的基本条件,甚至连基本的生存条件也已丧失殆尽,诸如西北的干旱荒漠区、西南的石漠化地区。

  现象七 重心错位

  记者在一些贫困县看到,一些领导干部对“开发”倾注了太多的热情,国家下拨的扶贫款一股脑都进了“开发”的盘子,经济项目越上越多,却越来越远离“扶贫”的目标。

  现象八 发展伤农

  与“开发式扶贫”的重心错位一样,记者也惊异地看到一些地方为了加快发展反而伤害了贫困农民群众的利益,使他们愈加陷入贫穷的深渊而不能自拔。这突出地表现在西部矿产资源富集区,很多的开矿项目不仅没有使当地贫苦农民富起来,反而使得他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现象九 吃肉骂娘

  统计数据显示,中央财政迄今为止投入的扶贫资金已逾3000亿元,这还不算从教育、卫生、科技以及各农口渠道下去的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国家花了血本,不少老百姓却不领情,为什么?而面对退耕还林、“两免一补”、粮食直补、免农业税以及民政救助等政策,贫困群众却是一片叫好,并无不满之言,这又是为什么?显然,群众更看重直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当前的扶贫体制多多少少忽视了群众的这一需求,而各种“走样”的扶贫政策执行情况更加剧了群众的不满。

  据《半月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