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官员直面公众问责应制度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8日05:13 舜网-济南时报

  魏文彪

  7月24日,广州市卫生局局长黄炯烈历史性地首次做客广州电视台《沟通无极限 行风大家谈》节目,与人大代表、市民和患者零距离接触,直面全民问责。现场的黄局长面对质疑无所逃遁,有过尴尬,有过激动,有过不安,实实在在让公众解气过瘾了一把(8月7日《新快报》)。

  公众在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或在其管辖领域内办事时,难免会遭遇一些他们难以理解乃至感到气愤的事情,目睹一些非正常现象与不应有行为,公众当然希望有关负责人能够对此作出解释,并表达整改的意愿,拿出整改的办法。但是每一个有话要说的人都与部门负责人直接交流不具现实可能性,因为那样部门其他工作将无法正常开展。如果政府部门负责人举办定期的接待日活动,也必然会有一些人因为无法到场而错过交流的机会。但是官员通过公共媒体与公众“面对面”,定期就公众关心的部门工作与公众交流,就能避免这些缺憾,因而是更值得推行的合适方式。

  在以公共媒体为媒介的交流活动中,部分参与者难免会表达自己对于相关部门工作的不满,对政府官员提出质疑甚至是“轰炸”。但是公众有权向职责是为其提供服务的政府官员宣泄自己的不满,就其令人难以满意的方面予以质问,所以政府官员不能以此作为逃避交流的理由与借口。

  政府官员应该意识到,了解公众的需求与想法包括不满,是政府部门能够进一步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所以定期与公众“面对面”交流,有利于政府部门服务质量的提高。正因为如此,政府官员不应把接受公众质疑看作是一种无奈,而应将其视作为难得的自我提高的机会,从而加以重视、予以珍惜。

  定期与公众通过媒体“面对面”,对政府官员确能构成一种压力,但是这种压力对政府部门改进工作能起促进作用。因为很显然,如果政府部门工作没有做好,官员在交流过程中就难免要受到更多的质疑,甚至可能在参与者的“炮轰”之下下不了台。但是如果政府部门工作做得好,能让公众感到满意,则政府官员在交流过程中就会受到更多的礼遇。正因为如此,没有做好工作的官员才会害怕与服务对象“见面”,平素工作扎实的官员不会畏惧甚至会欢迎这种有益的交流。

  更为重要的或许还在于,政府由民众选举产生,政府官员必须对民众利益负责,所以官员应当承担起接受民众询问与质疑的义务,有责任对民众关心的问题作出解释,对应予改正的方面作出承诺,并在以后的交流中接受民众的“验收”。从这个意义上说,官员定期通过大众媒体与百姓“面对面”,应当作为一种制度在更大范围内推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