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重大历史任务与长远战略布局 ——多元视角中的江苏新农村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8日09:12 扬子晚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用创新思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江苏“两个率先”总体部署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我省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的生产、劳动、收入、消费等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令人振奋的发展态势:江苏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江苏的新农村建设有着自己的现实坐标。当前,怎样科学认识新农村建设的“新”内涵、准确把握好现实的着力点?如何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因势利导,创造性地将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部署和省委关于用“三化”思路解决“三农”问题的要求,有机地融合到实践之中?

  在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习会上,大家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踊跃发言,畅所欲言,以多元的视角进行了启迪性的思考,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新农村建设:是长期的发展过程和紧迫的现实课题

  李源潮书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这是我们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识新农村建设的立足点。”梁保华省长强调,“新农村建设涵盖面宽,涉及面广,在推进过程中,要统筹兼顾,科学谋划,全面把握。”这些重要观点已转化为大家学习交流中的共识。大家认为,只有从这样的视角去认识新农村建设深远的战略意义,在实践中才不会急于求成,才不会去做表面文章,才不会将其当作一时兴起的“运动”和短期突击的“工程”。

  新农村建设五句话的要求,内涵十分丰富。副省长黄莉新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应把握“三个关键”,一是把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二是把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动力;三是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乡村民主管理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徐州市委书记徐鸣、淮安市市长樊金龙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是一个改善农业、改造农民、改变农村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要引导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树立长期努力、艰苦奋斗的思想。新农村建设既有长期性,同时又有紧迫性,必须以实际成效造福农民、鼓舞士气,取信社会。农民需要看到农村建设实实在在的进展,看到自身利益实实在在的增加,看到农村面貌切切实实的变化。能否切实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度”十分重要,这是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执行力的深度考量。

  新农村建设一个“新”字内涵丰富。“新”在哪里?省文化厅厅长章剑华、扬州市市长王燕文说,我们决不能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等同于新村庄建设。这次新农村建设,与历史上比,与国际上比,更加全面,更高层次,更有特色,应该涵盖这样“五个新”:经济有新发展、生活有新提高、面貌有新变化、管理有新方式,还要培育新农民。

  许多同志认为,目前,江苏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虽然站到了一个新的平台,但仍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与建设新农村的目标相比,面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镇江市委书记史和平、连云港市市长刘永忠等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带着深厚的感情、良好的愿望,更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意义的认识。从江苏的实际看,建设新农村, (下转A3版)

  本版值班编辑周贤辉

  (上接A1版)是推进“两个率先”的紧迫任务;从扩大内需的角度看,农村人口是潜力巨大的消费群体,加快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是保持国民经济长期持续较快发展的战略举措;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看,新农村建设也是构建和谐江苏的重要基础。如果说农村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石,那么农村和谐则是全省和谐的关键。

  新农村建设:须直面重点攻克难点

  农民增收难度增大,农业生产效率不高,是我省“三农”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难点,也是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大家在交流中坦言,工业发达、城市密集、人多地少、南北差距较大,是江苏新农村建设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而向农业之外找出路,向农业本身要效益,走“三化”发展“三农”道路,则应是我省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常州市市长王伟成结合常州的实际提出,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是全面小康的核心指标,关键是要找到增收富民的渠道。对照省定的实现全面小康农民收入达到8000元的指标,常州今年要增收1000元,它主要来自八条渠道,这主要是大力发展工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转移更多的农村劳动力;通过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让高效农业帮助农民增收;放宽政策发展多种类型民营企业,增加农民的经营性和资产性收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的标准,通过农村社保扩面增收。

  “我省提出的以工带农、以工投农、以工办农是贯彻中央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创新,是借鉴国外新农村建设经验和做法的再创新。”省农林厅厅长刘立仁、省委农工办主任吴洪彪认为,这一方面可以依托工业企业将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个首要任务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农业发展可以为工业经济和外向经济寻找新的增长点,并实现工农要素相互渗透,把工业理念传递给农民,在工农互动中培育新型农业企业。

  长期以来,农村的公益性事业发展滞后,公共产品服务严重不足。交流中,省级机关职能部门从不同的层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省财政厅厅长包国新、省教育厅厅长王斌泰、省卫生厅厅长郭兴华等提出公共产品应向农村倾斜:我省应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重点是促进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朝向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尤其要重点支持农村公共卫生事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着眼长远建立农村义务经费教育的长效机制,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列入公共财政的保障范畴。要重点支持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苏北乡镇卫生院的更新和设备改造,支持培训乡村医务人员,省市级医院的医疗卫生队伍将深入基层到第一线。

  “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是人们的“戏言”;而“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则是许多农村随处可见的现实窘境。省环保厅厅长史振华、省水利厅厅长吕振霖对此提出,要加快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积极开展以清理垃圾、粪便、秸秆、河道、工业污染、乱搭乱建和建立相应管理制度为重点的“六清六建”工作,把农村作为环境保护的主战场。水利部门将抓紧推进以水系环境整治为重点的河道疏浚、以解决因洪致涝问题为重点的区域治理、以改善山丘水资源条件为重点的水库除险加固、以节水增效为重点的农业灌区改造、以提高农民饮水质量为重点的饮用水安全等五项重点工程。

  规划和交通在新农村建设中至关重要。省建设厅厅长周游、省交通厅厅长潘永和坦言,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它的全部。高效农业示范区、农民集中居住区、农民生态保护区要统筹规划,整体设计,全面推进,分步实施。下一步我们应按照城乡规划全覆盖的要求,着力抓好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和村庄设计,积极稳妥地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推进1000个农村居住示范点和200个村庄环境整治试点,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村建设集约发展。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关键点。“十一五”期间,我省同样应全力“倾斜”:将完成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万公里,新改建桥梁5000座,除了所有的行政村通上农村公路,还将重点完成通往规划的集中居住点的农村公路建设,力求为“三农”发展构筑更加有力的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支撑体系。

  “当前我省平安创建的工作重点在农村,影响稳定问题的源头也在农村。”在分析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治安环境问题之后,省公安厅厅长黄明提出,新农村建设,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基础和保证,这也是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职责,下一步警力部署将向农村延伸,治安防控部署也将向农村覆盖。

  新农村建设:要以改革的

  精神创新发展模式

  “建设新农村,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这是大家在讨论中的共鸣。

  “建设新农村,不是单一的政府行为,要重在营造市场运行机制。”省社科院院长宋林飞认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的行为主要是给政策、给资助、搭平台,起引导和推动作用。要通过市场化运作,把农村的土地、山林等生产要素导入市场,推向社会,盘活资产存量,吸引资金增量。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土地、劳动力等这些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才能加快流转和优化配置,农村才能由自然经济步入资本农业和规模农业,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经之路。

  城乡协调互动并进,是苏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经济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该从何处推进?南京市市长蒋宏坤依据中央关于农业农村发展两个趋向的科学判断,立足南京实际提出,我们要充分利用已经具有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发展基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通过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和苦干实干,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苏州市市长阎立、无锡市市长毛小平认为,当地城乡二元结构尚未完全打破,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仍未形成,农村规划、建设和环境改善的任务依然繁重,各项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下一步要根据苏南地区的特点加强科学规划,使村庄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积极推进村庄整治、改造和建设,加快“三个集中”。同时,要切实把握好提升农业、建设农村、转化农民这三个环节,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致力构建城乡统筹制度框架,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对接,加快实施农村新五件实事工程,积极建设乡村文明。

  苏中和苏北地区城乡差距较大,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压力显而易见。“农民不富、农村滞后、农业薄弱是‘三农’问题最大的要害,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是通过有效地发展农村经济、致富农民,使农民逐步跟上城市生产、收入、消费、文明水平的步伐。”南通市委书记罗一民、泰州市市长姚建华说,苏中地区新农村建设,关键是抓好高效农业规模化和就业创业全民化,挖掘农业自身的增收潜力,拓展农业外部的增收渠道。同时,要加快提升农民素质,以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培训新型农民,加快推进村民自治,以管理民主促进农村和谐。

  苏北地区是全省“三农”比重最大、比例最高的地区,从人口、土地资源等要素看,盐城和宿迁一直是传统农业大市,当地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无疑更为艰巨。盐城市代市长李强、宿迁市代市长缪瑞林说,针对特殊市情,苏北在突出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协调发展的同时,要坚持以“三化”化“三农”,即以工业化化农业,城市化化农村,市场化化农民。特别要提高乡村规划水平,增强农村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把城市的文明成果向农村扩展。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盐城和宿迁等地在市场竞争主体与农民利益联结上探索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模式,如“一次收购、两次分配”的东台富安茧丝绸模式;“按股份分红,交易返利”的宿迁江鹏合作社模式等等。对苏北来说,今后还要以特殊的政策、创新的机制,吸引“三资”直接参与高效农业规模化的工程。目前,盐城市的高效种养业“双百工程”开始启动(100个500亩、亩效益2000元高效种植业示范区、100个年效益10万元规模养殖示范户),宿迁市全省首家外向型农业示范园区也已经启动建设。

  一次主题教育培训,从省部领导的报告到市厅主管的交流,让参加学习研讨的同志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目标、思路和举措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信心有了进一步增强。我们有理由相信,依靠全省上下的大胆实践,江苏新农村建设完全有条件实现良好开局,江苏“三农”工作完全有可能走在全国前列。金伟忻 耿 联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