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说事室,让村民重拾“话语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8日09:17 扬子晚报

  7月28日,丰县常店镇孔庙村村委会院内,一间挂着“说事室”牌子的办公室里,村民李来东正向三名村委会成员反映道:“你瞧我那二弟媳,别的都好,就是不愿养老,把俺爸‘晾’在那里几天都没人问了。”

  原来,村民李老汉的三儿子多年前去世后,三儿媳又续招了“上门”女婿。因家中困窘,村里就为三儿媳办了低保。李老汉平时跟着二儿子生活,二儿媳认为,老三家领了钱
,就该他们来养老。她把古稀之年的李老汉扔在一边,三四天都不闻不问。

  支书孙敦奎随后找到李老汉二儿媳调解劝说:“不养老总归不是光彩的事,你孩子也大了,传出去媳妇也不好说……”一席话说得二儿媳羞愧难当,当场保证再也不会慢待老人了。

  今年4月,孔庙村开始施行“说事制度”,在村里专门腾出一间屋子作为“说事室”,村两委班子成员轮流值班,接待村民“说事”。

  该制度的发起者、孔庙村治调主任孔德广告诉记者,建立“说事室”,主要是让村民有个“说话”的地方,心里有话就来说说,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

  “说事室”建立后,引来了一拨又一拨的村民来这里“说事”,大到农业生产、水利建设,小到婚丧嫁娶、衣食住行,无所不“说”。几个月下来,单一个孔庙村,便为村民们解决了数十起纠纷和困难。

  很快,孔庙村的“说事”制度,被常店镇其他的村学了去,纷纷在村里建立“说事室”。

  在常前村,村民孙斌、马慎友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今年“三夏”之前,他们到村委会的“说事室”里,要求在孔庙大沟渠东新建一座电灌站,为村民解决稻田浇灌问题。他们的“说事”得到了村委会的采纳,村干部崔云福、孙朋积极向镇里反映,很快便落实了资金,并赶在“三夏”期间,为村民解决了600多亩边远地块水稻用水难题。

  目前,村民“说事”制度在常店镇27个行政村进行了推广,镇里还以文件的形式规定各村在每月的8日、18日、28日让有想法、有困难、有矛盾的村民定期到村委会“说事”,同时安排专人理事、办事,让全镇8万农民都重新有了“话语权”。

  记者在孔庙村一本厚厚的《村民“说事”登记簿》上看到这样的记录:

  时间:2006年4月28日;说事人:孔凡振、孔敦明等十多村民;理事人员:孔祥斌、孔德广、孙敦奎;反映问题:村里沟渠不通,年年雨季时受水淹,要求今年夏季前疏通村里沟渠。处理意见:村里采纳村民反映问题,贷款2.5万元进行了沟塘疏浚……

  村支书孙敦奎告诉记者,有些问题村里能解决的,就在村里解决,村里解决不了的,就汇报到镇里或县里。“例如孔庙大沟渠上的龙门闸,闸口太小,泄洪不畅,村民多次到‘说事室’来反映。但这个工程太大,要几十万元,我们已报到县水利局,前几天反馈来的消息说,这事已被县水利局列入计划。”

  对于村民“说事”制度,常店镇党委书记秦加启表示,以往一些村干部责任心不强,遇事不是推便是躲,造成群众有话无处说、有苦无处诉、说了也无人听的状况。现在镇里推行“说事”制度,强制着他们去听百姓的心声,为百姓办事。

  记者了解到,村民“说事”半年来,常店镇27个行政村共调处化解群众矛盾纠纷210起,帮助510多户村民解决了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如今的常店镇,村民“说事”日,已变成了干部“办事”日。记者 李先昭 通讯员 张 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