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首席评论:如此“世界第一”是一种耻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8日14:34 金羊网-羊城晚报

  □王石川

  我国高校基础建设“突飞猛进”。对此,《中国青年报》组织的一项民调显示,83.9%的人认为,现在不少大学的建设存在“面子工程”和“过度消费”问题。其中的一个例子是:北京某大学仅有3层的食堂,现在已经装上了两部观光电梯。前任复旦大学校长、现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总结说:“(现在)中国高等院校盖大楼的速度是高校发展
史上的‘世界第一’。”(8月7日《中国青年报》)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清华前校长梅贻琦先生的这句警世通言,几乎人人耳熟能详,然而数十年过去了,许多大学仍然迷信于“重大楼,轻大师”。而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由四幢首尾相接的三层小楼和不足500平方米的花园组成。格局可谓小矣,但培养了文学巨匠萨特、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等大师,并被称为“制造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得主的实验室”。最值得深思的是,巴黎高师的校容校貌一直维持原样。反观国内高校,校舍拆了建、建了拆,三年小变样,五年大变样,最终变得越来越富丽堂皇,越来越巍峨气派,也越来越宽敞大气了。

  大学不是不能盖大楼,如果经费充裕,加大硬件建设未尝不可,但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三层的食堂安了两部观光电梯,盖个校门花费数千万元,校长办公室里配备卧室和桑拿……大把大把的银子花在这些上面,怎会名正言顺?又怎能心安理得?一方面贫困学子上不起学,入了大学后申请助学贷款时有受阻,奖学金的额度之低往往难以保证求学之用,另一方面学校不惜巨资大兴土木,有时连厕所都修建得无比光鲜。校园是奢华了,学子却依然贫困,这幅图景是一种绝妙的讽刺。

  公立大学盖大楼的钱是哪里来的?如果是政府划拨的,就要老老实实地用好每一分钱,因为这是纳税人的血汗钱;如果是自筹的,就应该说明来源。今年3月29日,国家审计署发布公告,公布了18所部属高校2003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审计发现这18所高校违规和不规范收费高达8.68亿元。而日前,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全国查处价格违法案件情况,教育乱收费继连续6年成为价格举报之首后,今年上半年又居价格违法案件查处之首,数量为11387件。一方面是铆足劲搞基建大跃进,另一方面疯狂地违规乱收费,这之间的关系耐人寻味。

  更令人感慨的是,许多大学甚至举债盖大楼。国家审计署在公布的18所部属高校2003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中,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部分高校大规模进行基本建设,造成债务负担沉重。至2003年末,18所高校债务总额72.75亿元,比2002年末增长45%,其中基本建设形成的债务占82%。举债也要盖大楼,这种畸形的心态让人惊叹。

  为什么某些大学不遗余力地盖大楼呢?不排除现实确实需要,但更多的是出于打造形象工程的心理。“重大楼、轻大师,重规模、轻内涵,重排场、轻实用……”这类现象为何屡见不鲜?正因为修建大楼比打造大师更容易也更见效,大楼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面子工程,这与某些地方政府热衷于搞形象工程异曲同工。据报载,在国内众多大学排行榜的评价体系中,除了教学质量、科研成果等评价指标之外,校舍面积和科研基地的数量也是影响总得分的评价指标,因此,“水平不够楼房凑”。早日迈进排行榜上的“世界一流名校”,这是多少高校领导梦寐以求的愿望,急功近利的心态支配下,盖大楼便是当仁不让的选择。

  至于楼盖得越多,权力寻租的机会也越多的道理,则已经成为民众的常识。

  “中国大学盖楼速度世界第一”,如此“世界第一”让人百味杂陈,这个桂冠不要也罢!问题是,该拿什么措施遏制高校领导的政绩冲动?又该如何监督高校花好每一笔来之不易的经费?并且该如何打击日渐泛滥的高校基建腐败?这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切了,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早日摘下这顶让人羞耻的桂冠。

  (紫/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