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华文化在台湾人的血液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8日15:56 海峡网-厦门晚报

  两岸青年联欢节专题

  专访台北大学教授江岷钦

  文化像水一样,没有比水的力量更强的东西,“至善若水”,不管阻碍有多大,水最后都会突围而出。政治形态是一个强硬的力量,一时能羁绊着两岸文化交流的脚步,但长
远来看,这种交流不可阻挡,因为,中华文化是在台湾人的骨子里,流在血液里,喝在水里,是DNA。能改变吗?不能。

  台北大学公共行政与政策学教授江岷钦,昨天在两岸青年文化交流论坛上做了关于开启文化交流与结束意识形态的关系的演讲,之后,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去中国化”根本不可能

  “去中国化”在台湾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上到底会起什么样的作用?对于这一问题,江岷钦说,这只是政治人物为满足自己的狭隘意愿,喊出的口号而已,真正能去中国化吗,那是不可能的。

  江岷钦说,这些政治人物自己经常引用的诗词歌赋,常挂在嘴边的俗语成语,从小讲的本地话(其实是闽南话),根源都在大陆。

  这种口号在短时间内能蛊惑一部分人,时间长了,就没人理了,因为离开了中国化的东西,台湾人也就不成为台湾人了,话也不会说了,恐怕事也不会做了。

  简体字繁体字各有优势

  现在有些议论称,台湾和香港都使用的是象征中华文化传统的繁体汉字,而大陆使用的简体汉字,由此,有人建议为了弘扬中华正统文化,大陆应考虑改回传统的繁体字,以显得大陆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地方,而不是台湾、香港。

  “文化是多源而多元”,江岷钦说,一种文化源头很多,表现的形式也很多,这样的文化才是丰富的文化,生命力才会活泼。简体字便于交流沟通,符合现代人特点,而繁体字更形象,书写优美。两者正好是中国字的两种表达,没有哪一种优或哪一种劣的问题。

  中华文化“温火炖煮”,高度融合

  我们中华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包容和融合,这一点,比美国文化有突出的优越性。美国文化对外来的文化是能包容的,但融合不了,大家到了一起,还是相互独立,像凉拌在一起的沙拉拼盘,而我们中华文化的融合性就很强,她先后融合了多个民族,使得中华民族具有了一个相对完整性,温火炖煮,都化到一起了。

  比如,在世界上,最难融合的是犹太人,他们天生就具有自己特有的独立性,不管到哪个国家谋生,犹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文化圈子,自己的社会脉络和社交体系,外人很难插进去,可是历史上,一部分犹太人到了泉州以后,便彻底被融和成华夏族的一员了。

  中华文化重塑信心

  讲到强大的融合能力,江教授对中华文化的重塑信心很关注。他说,之所以能融合别人,也是因为别人愿意被你融合,说明我们有吸引力,说明我们的文化是何等的强大,何等的自信,可是这种自信从满清末年开始跌到低谷。

  这样导致从一个世纪前开始,我们几乎丧失了对自我文化的强烈认同。这种现象的改变,是从经济的发展得到改善的,开始是“made in Hongkong(香港制造)”,然后是“made in Taiwan(台湾制造)”,现在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现实的西方人从自己的利益考虑,越来越多地关注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国人又在重拾我们华夏文化的伟大自信。

  融合益处多,谁还会理“台独”! 江岷钦教授说,文化的吸引力,也可以表现在经济生活的吸引力上。如今,来大陆的许多台湾学子、台湾青年,他们不是单单为文化交流而来,许多孩子有另外一种打算——寻找发展机会。到这边看看生活环境、商业环境、文化环境,最后得出一个印象,到这里能不能让自己快乐、幸福,如果肯定,大陆便完成了一个吸引,也是文化融合中的一个吸引。

  如果大陆经济社会成熟稳定,台湾人不能不想,欧洲那么多国家都组成了一个欧盟,统一货币、统一宪法等等,大陆和台湾“自家兄弟”有什么好吵的呢?那些想逆人民意愿而行的政治人物,随他们去吧,融合一体有那么多的益处,谁还会理“台独”,到最后,恐怕喊“台独”的人都不信自己是真心的了。

  记者 杜世成(来源:厦门晚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