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在美中国孤儿回国寻根:汉语已经不甚流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9日02:40 新闻晨报

  一对高龄美国父母和他们的3个中国孩子

  邵兰兰的美国父亲乔治·培根,今年已经72岁。他个子不高,但精神矍铄。卷曲而灰白的头发,鼻梁上架着一副大框眼镜。退休前,乔治是一位高中数学老师。5年前,当邵兰兰走进这个新家时,这个家里已经有了两位同样收养自中国的弟弟迈克和伊莱亚斯。

  说起自己的弟弟,邵兰兰显得有些兴奋。她说,两个弟弟都是13岁,来自中国同一所福利院。原来,迈克在1999年被乔治先生收养后,仅仅半年的时间就适应了新家的生活。有一天,迈克告诉父亲说,自己非常想念在福利院的朋友,希望能够有机会回去看望他。父亲的回答让他非常吃惊,父亲说,你真的很想念他,我就把他也带过来,你们俩就可以整天在一起了。乔治先生很快向收养中心提出申请。几个月后,迈克在福利院的好朋友来到新家和他成了兄弟。

  讲完了弟弟的故事,邵兰兰才把话题转移到自己身上。她出生在湖南省邵阳市,从小由奶奶带大。8岁时,奶奶去世。临走前奶奶把她托付给姑姑,但姑姑没有能力抚养她,就把她送到了福利院。几乎在她进福利院的同时,乔治先生和妻子正在考虑收养第3个孩子。

  邵兰兰还记得和美国父母第一次见面的情景,那是在美国的一个宾馆里。她心目中的新父母应该是非常年轻的,但当眼前出现的是一位60岁左右的老太太时,她有些不知所措。但很快,新父母的慈爱便让她平静下来。60岁的母亲开始教她学习英语,启蒙教材是一本英汉双语的图画书。去美国之前,邵兰兰只知道一个英语单词“one”,仅仅一年之后,她已经能够流利地和他人交流。

  “在中国的这几天里,我最喜欢在房间里看汉语节目,尽管很多节目我都已经听不大懂,但我知道那是我的母语,我真希望有一天我能够重新流利地说汉语。”邵兰兰不无遗憾地说道。

  “我希望在大学毕业后周游世界,找个男朋友结婚,然后来中国收养两个孤儿。”邵兰兰害羞而调皮地说。

  看着女儿开心的样子,沉默不语的乔治先生忍不住插话:“也许你会认为收养三个孩子会很困难,但我们从来不考虑这些。他们带给我们的欢乐,远远多于我们的付出。”

  一对华人堂姐妹,收养三个中国孤儿

  钱恕圭和钱懋圭是一对堂姐妹,美籍华人,她们的丈夫都是美国人。当听说笔者来自上海的媒体时,姐妹俩非常高兴。她俩祖籍江苏,堂妹还会讲几句上海话。她俩计划好今天乘机来上海,带着三个养女看看

东方明珠,逛逛南京路。如果时间允许,还将带她们回江苏省亲寻根。

  堂姐钱恕圭收养的女儿叫华丹洋,今年15岁。1999年9月,钱恕圭和丈夫从成都福利院将小丹洋领回美国的家里。“我刚到美国时还有些陌生感,脾气也不太好,还有些川妹子的性格。”华丹洋抬头看了看母亲,似乎是想求得母亲的证明,“为了让我尽快适应环境,妈妈每天都陪着我去语言学校上课,逐字逐句为我翻译;我喜欢吃辣,本来不吃辣的妈妈找来菜谱,学着为我做

川菜。”

  华丹洋的母亲还向笔者讲述了女儿在美国度过的第一个圣诞节。小丹洋第一次在同一天收到75件礼物,拆礼物时手都拆软了。

  堂妹钱懋圭比堂姐更早领养孩子。钱懋圭和丈夫婚后10年一直没有自己的孩子。丈夫向妻子提议:“你是华人,我们为什么不到中国去领养一个孩子呢?”

  得到收养中心的批复之后,1994年1月29日,夫妻俩飞到深圳,准备从深圳转机到长沙福利院。不料正赶上春运,机票紧张,夫妻俩不得不搭乘拥挤的火车赶往长沙,再转车到株洲市福利院。他们见到工作人员抱出来一个四个月大的女婴。“小家伙睁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盯着我们,我们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她”,说起第一次见到女儿的那一刻,钱懋圭记忆犹新。夫妻俩为她取名马镇懿。在镇懿2岁的时候,为了不让她感到孤单,夫妻又从长沙福利院领养了一个6个月大的女婴,取名马镇慧。

  “领养的中国孤儿会很快适应有华人的家庭。我很佩服那些父母都是美国人的家庭,他们会想法设法帮助收养的中国孤儿学习中国文化,这很不容易。”钱懋圭对记者说。杨育才四川成都摄影报道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