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欣弗”悲剧何以未能避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9日06:01 深圳商报

  国家药监局两年前就已提醒慎用克林霉素注射液

  “欣弗”悲剧何以未能避免

  【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欣弗”,这个和“幸福”几乎同音的词汇,近一段时间却实实在在地搅乱了人们的幸福生活。

  生产于上海华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的“欣弗”注射液,医学名称叫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不少患者在用后产生严重不良反应,截至8月7日全国已经有10余省份报告了81例,其中3人不幸死亡。

  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风波尚未完全停息,人们敏感的神经再次被深深地刺痛——我们为什么又一次被药品无情地伤害?

  2003年曾发布信息通报

  8月3日,卫生部连夜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停用安徽华源药业今年6月1日以后生产的克林霉素注射液,即“欣弗”注射液。“欣弗”是继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出现问题后,又一个被卫生部叫停的药物。随后,各地开始拉网式紧急追查安徽华源药业今年6月1日以后生产的“欣弗”注射液,斩断它的传播链。

  在有关部门已经加强医药监管的今天,为何又出现涉及药品的“不良事件”呢?难道之前就没有一点征兆吗?

  据披露,其实早在2003年12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曾发布信息通报,提示克林霉素注射液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也可出现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等,提醒医生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不合理使用。

  但这个重要的信息并没有引起监管部门特别重视,有关方面也没有出台针对克林霉素安全使用的指导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对患者随意使用克林霉素,直至“欣弗”悲剧的发生。

  用药何时才能安心

  从“齐二药”事件到近日被曝光的广东疾控中心计划免疫药品采购受贿大案,又到“欣弗”事件,再联想到近年来的假药劣药泛滥,人们不禁要追问:为什么食品、药品领域类似“欣弗”事件屡屡发生?

  据记者的调查,这次祸端的罪魁祸首——问题药“欣弗”是具有“国家准字”批号的合法药品,而生产厂家安徽华源药业也是通过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药品生产企业。面对“欣弗”制造的不良事件,这一切都被人们打上了一个问号:药监部门对药厂核发生产批文后,是否有行之有效的督察?在颁发认证牌之后,政府部门还应该对药厂生产起到怎样的监管职能?

  不好的消息仍在传来。媒体最新披露:8月6日,一位黑龙江省兰西县的病人刘宝芳被送到了哈医大二院。她前一天刚刚注射了“欣弗”,立即出现了不良反应。但危险的是,这瓶“欣弗”的生产批号是06030201——意味着这是2006年3月生产的。而在北京,一名注射了另外一个品牌克林霉素的病人也在一天之后死亡。

  “欣弗”事件最后的面纱还没有揭开,人们只能等待,同时也期待着,当我们面对药品时,不再有不安和犹豫。

  图:8月8日,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清查“欣弗”注射液。新华社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