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把忠诚写在"天路" 千余官兵援建青藏铁路纪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9日08:36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青藏铁路素有“天路”之称。7月l日,青藏铁路将全线开通运营。5月23日,笔者翻越海拔3817米的橡皮山,来到海西,采访了援建天路的千余名官兵,见证了他们热火朝天铺设铁路的场面,触摸到了他们献身青藏铁路的一颗颗火热的心。

  小战士写血书“参战”

  5月24日,凌晨6时55分,一名战士正在油罐车旁站哨,受强烈紫外线照射而呈紫黑色的脸膛,掩饰不住稚气,硕大的军大衣把他裹得紧紧的,更使他显得更为瘦小。

  他,就是只有18岁的刘淮。由于当兵时间不长,在连队体能比赛、栽树等活动中,多数落在后面,连队当时准备报他留守。营连、个人的请战书贴满了会议室的墙壁,刘淮怎么也坐不住,他咬破指头,写了一份情真意切的血书:“这是我一生的光荣,我坚决要跟大伙上!”到了工地,像站哨、扛劳动工具这样的零散活,他总是抢着干。他坚信通过这次参战,会得到前所未有的锤炼。

  “能参加援建这一举世瞩目的工程,是我们高原官兵的荣幸!”战士刘淮的自豪感溢于言表。

  党员班组当先锋

  援建铁路会战,不是战斗胜似战斗。5月24日傍晚,铁路线旁,风沙骤起,一列拉石子的火车正从远处呼啸而来,广阔的戈壁传来了官兵们“一二三”一起用劲的喊号声。

  小石子撞击出的火花,与天空布满的星星遥遥映衬,加上列车探照灯照到的有限位置,在石子灰飞扬中隐若见到挥动的胳膊,俨然一幅官兵奋战图。

  大伙分组比着干,一个班包缷一节车皮。最具知名度的组要算汽车营七连一班,每次都要提前个把小时缷完一节车。奥妙何在?他们班的党员最多,是个“党员班”,表率作用强,熟悉铁路上用的工具锹、铲、拉耙、钩等配合得灵巧。他们中一级士官张坤还有个“锹王”的雅称,当新兵时参加过挖格尔木段光缆,10天挖了298.6米,成绩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名。他总是闲不下来,把他换下来休息,他又蹦到一边换其他人休息。一班长周小亚,左手腕扭伤了,又擦破皮,一边贴上膏药,另一边贴着创可贴,干起活来却乐呵呵,早就把疼痛忘在了脑后。凌晨1时,一班把自己的活干完,又去帮助进度落后的班,并把经验不断传授给大伙。

  错把主任当“小王”

  6月1日晚,官兵们又奋战了一宿。

  6月2日凌晨7时,官兵们准备收工返回宿营地,某部四连二班班长姚高峰,见到还有人在奋力清理轨道侧面剩余不多的石子,像是班里的小王,就走了过去拉了一把“小王”,叫他先登车,剩下的一点活由他来,可“小王”只是笑了笑,继续干活。姚班长又推了几把,“小王”笑道:“姚高峰同志,你先上车吧!”这声音把他吓了一跳,“小王”原来是政治处的唐福生主任。这样认错人的现象常有,灰尘拌着汗水沾满全身,大伙像正出窑的矿工,被高原大地“化了妆”。

  回到宿营地,不少官兵累得吃不下饭就睡了,11时,值班员吹哨叫大伙起床吃饭,许多睡梦中的官兵一轱辘爬了起来,直接操起了工具赶到出发地点,排队准备出发。听到有人喊他们吃饭才意识到自己有些神经过敏,把吃饭哨音当成出发哨音了。

  帐篷被风吹跑了

  航垭,诗一样的名子。

  这是地图上找不到的一个小站,距大柴旦150公里,海拔3349米,平均风力6-7级,常有8级大风从中午吹到晚上。在护路工人的心目中,“航垭”是大风的代名词。5月19日下午,经两天摩托化行军到达工区的战士们准备宿营时,有着20年航垭生活史的护路工反复交待“帐篷一定要埋深,这里的风惹不起”。战士们就把帐篷往深里埋,能压石头的地方,还全都压上了石头。尽管如此,“风吹帐篷跑”仍成为现实。5月22日中午,二营官兵到10公里外的铁道上卸铺路石子,因风大实在难以继续作业,奉命返回。因为风大,能见度低,10公里的路程,车队摇摇晃晃走了近一个小时。好不容易到营区,战士们一看,3顶帐篷被大风连根掀起,拧成了一团。

  水箱盖上了被子

  常识告诉我们,水温低于0℃就会结冰。这次部队执行援建施工任务的地区昼夜温差20℃,最低温度零下10℃多。

  从道石专列上往新铺设的轨道卸道石,没有确定的时间。基本上是车啥时来任务就啥时到。因此,战士们常常在熟睡之际受领任务,并要迅速乘车赶往数公里外的路段执行卸车任务。汽车分队的战士们为防止汽车水箱结冰,采用了最“土”的办法,即把自己的被子盖在水箱上,给水箱保温。而他们却在冰冷的车厢和衣而睡。团长王宝平介绍说:“这次施工,部队从受领任务到出发前后不到15个小时,当时全团40余台车还在100公里外的地方复训,但团队平时车辆保养都达到战备要求,还储备了250多名驾驶员,保证了一声令下能拉得出。”难怪部队第一天摩托化行军560公里,30多辆车组成的浩荡车队,无一掉队无一抛锚。

  “嫂子生了没有”

  在工地,二机连的战士们施工之余,最关心的是嫂子生了没有。战士们所说的嫂子,就是该连指导员单国典的爱人。

  单指导员,长了一副憨厚相。初次见他,是在工地,当时战士们70多人一起抬钢轨,单指导员手拿小红旗,一边大声喊着“一二一”的口令,一边有节奏地左右挥动着旗子,几十号人,在他的指挥下动作整齐划一,一根根50米长的钢轨,在战士们脚下延伸。再次见到单指导员,是在中午休息时,有个战士端来半盆凉水说:“指导员,今天有点多余的水,你擦把脸吧”。单国典憨笑着开始擦脸,战士们七嘴八舌地告诉笔者,指导员快一周没洗脸了,嫂子马上要生了,指导员要当爸爸了……。原来,部队出发前,单国典的妻子就在临产期了,当时连长休假,为了保证完成任务,单指导员与战士一起上线施工。

  后来得知,单指导员的爱人生了个大胖小子,健健康康,可爱极了。

  连队的排头兵

  黝黑的面庞,深邃的目光,燃烧的激情。这是四连连长陈玉林给人的印象。摆放轨枕是铁路铺设中比较费力的活,每根轨枕800余斤重,从轨车上卸下的轨枕横七竖八摞在轨基旁,将轨枕按60厘米等距离摆放整齐,需十多个人协同用力,稍有不慎,很容易碰伤人。为确保全连战士安全,陈连长按照体质差异对战士进行科学分组,自己带领骨干组成突击队,哪里条件最差、活最难干就出现在哪里。卸道石时,他一边认真组织大家干,一边亲自爬进车厢底下,清理轨缝中的道石。在连里采访,战士们争先恐后地说陈连长的好。陈玉林却说:“咱连的战士太可爱了,施工条件这么差,却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的,带这样的战士,我浑身是劲”。(作者 赵济潮 喻华钢 张 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