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去留之间 聚焦港校内地生就业状况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0日12:00 黑龙江日报

  截至2006年3月,香港共引进了10104名内地青年人才来港就业。2005年,来港就读的内地学生达到4112人,同年在港毕业并且留港工作的内地学生为236人。很多内地学生认为,学校花重金引入内地人才,肯定在就业上会有倾斜政策出台,或者有什么企业定向培养。其实毕业以后,他们完全要依赖自身能力加入残酷的市场竞争。

  去留较量第一关硕士VS学士

  硕士代表汪同学

  南京大学会计系学士,香港某高校社会科学硕士,现在港就业于一家会计事务所

  求职经历遭遇危机

  两年前汪同学拿着奖学金来香港攻读社会科学硕士。他回想,当时想得太简单了:自己综合素质不算差,能言善辩,修学了文理两种专业,名牌大学本科和硕士毕业,在内地的职场,理所当然是被用人单位争抢的香饽饽。

  到了毕业关头,看到很多内地同伴在求职过程中落马,小汪这才意识到香港严峻的就业形势。他决定还是做当初的“本行”———会计,原因很简单,这能更方便迅捷地拿到工作签证。

  留港经验还好没有读博士

  “香港的雇主更看重你的实力和经历,面试的时候更多地是问我做过什么而不是学过什么。为你办理工作签证,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所以他们必须确定雇员物有所值。但我的社会学硕士学位证书像摆设一样被他们抛在一边甚至没有正眼看一下,让我有点心寒。想想后怕,还好没有读博士。”

  学士代表杨同学

  香港某高校金融系学士,现在港就业于全球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

  求职经历备受青睐

  从香港某高校金融系本科毕业的杨同学向5个会计事务所投出简历,居然来了4份录取通知,成了很多硕士、博士羡慕的对象。他坦言自己丝毫没有因为只有本科学历的关系在求职中碰壁。他感受最深的是,4年来在社会活动中培养的社交及组织能力,被雇主青睐。

  留港经验不要埋头苦读

  和香港高校毕业的硕士比较,本科学生有更多时间来磨练自身,可以在假期参加工作实践,洞悉社会,4年积累下来(加上预科,香港本地学生是3年学制),广东话和英语的优势很明显。而很多研究生带来了当初在内地读本科时候的“经验”,抓紧相对短暂的修学时间,一头扎在书堆中,毕业时“甚至连中环这样的著名商业圈都不知道在哪里”,对社会缺乏基本认知,忽略了人际交往,这在香港这个商业氛围很浓的社会,是犯了大忌。

  结论———高学历不等于香饽饽

  去留较量第二关专业VS学校

  留港代表冯同学

  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学士,香港某高校金融学硕士,现在港就业于一家中型投资银行

  留港经验幸亏专业是金融学

  冯同学说“因为我们不如本地学生有良好的语言基础,很多本事要从头学起。人脉、资源、实习经历,要什么没什么,就业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不过万幸的是,我学的是金融学。如果要我列举三个拿到工作签证的关键要素,我会说,专业、专业还是专业。在香港,雇主不问英雄出处,哪所高校毕业不是特别强调,但对于雇员的专业擅长和综合素质达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

  据小冯介绍,北大清华毕业过来的计算机学生,个个天赋过人,也很刻苦,而他们居然留不下来!因为IT行当在香港距离快速发展还需要时间,从业人员被看作“灰领”,人才缺口不大。“只能说他们来此学到了东西,可对于就业,却不是那么合乎时宜。但回到内地,马上都成了猎头公司的目标,个个都是行业精英。”

  回沪代表陈同学

  浙江大学法律学学士,香港某高校法律学硕士,现回沪就业于某大型法律事务所

  求职经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学法律的陈同学赞同这个观点。年少气盛的他立志投身香港的法律事务所当律师,但他在内地大学本科修习的是大陆法律,而事务所的规矩是非本地毕业的本科生不要。这个致命伤让他不得不和原来的期望绝缘。

  于是小陈带着些许沮丧,告别香港,回到内地工作。出乎意料,他被一家很有发展前景的大型律师事务所录用,且因为有香港的求学背景和语言上的优势,立马受到重用,做公司融资顾问,策划在港上市之类的大型业务。

  香港本地事务所的大宗业务七成以上都是来自内地的,小陈经常被派往香港出差,求学的经历让原先单一的舞台成为两点互动,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好机会。而同读法律后留港就业的几位同学,只是在小型律师事务所里当助理,做零碎的民事业务。看到小陈的机遇,他们现在也在考虑回内地寻觅机会。

  结论———英雄不问来时路学有所用是关键

  去留较量第三关留下VS回来

  留港代表林同学

  香港某高校动画本科,现去向待定,暂时就职于香港某小型建筑公司

  留港经验和本地人争饭太难了

  “我就不信凭我的素质,在香港找个对口工作就这么困难。”临近毕业前两个月,看到同专业的大陆同学纷纷在整理行囊准备回家,小林有些郁闷,虽然知道自己学的专业相对冷门,却也信誓旦旦地表示,不信这个邪。

  3个月过后的她,在经历了几十次失败后,表示“能留下我已经满足了,我根本不考虑薪水和专业对口问题。”目前一家有大陆资产背景的建筑公司愿意为她申请办理工作签证,为了给雇主留下深刻印象,她现在没日没夜地在干活,一个月只能收入6000元港币,开销都不够。小林表示,在这么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和本地人才“争饭碗”并不是件轻松事。年轻人在举目无亲的他乡,能熬下来,肯定有出头之日,会成为日后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持有这种想法的同学不占少数。

  回沪代表郭同学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学本科,香港某高校电影电视编导专业硕士,现回沪,经营文化产业公司

  求职经历好男儿志在四方

  现在在沪经营文化产业公司的郭同学,认为好男儿志在四方。他坚定地表示,自己就是那10%不愿意留港工作的。“尤其对研究生来说不值得,持有香港身份证可换取永久居留资格的7年年限对本科生来说已经过半,对研究生却还是开头,为了一张纸再耗上5年青春不值得。5个月之内都要斗转星移了,何况5年?这会错过多少机会啊!”如今小郭已经开办了自己的公司,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从事电视剧制作。用在香港所学到的知识加上自己的实践经验,公司已经步入正轨,蒸蒸日上。想到香港的“电视电影媒体”开始走下坡路,发展空间日趋拥挤,回大陆干这一行,实在很明智。

  结论———苦熬未必能出头回头也有别样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