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热点快评:“零工资”就业绝非生存之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0日14:32 金羊网-羊城晚报

  □王峰

  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学生群体已成为中国社会和经济的“晴雨表”。前些年,大学生在求职时动辄提出数千上万元的薪金要求,与此形成尖锐对比的是,一份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他们第一份工作的工资收入呈明显下降趋势,而为了获得理想的单位的工作机会和经验,竟有近七成的大学生愿意“零工资”就业(8月9日《南方都市报》)。

  诚然,劳动力总量严重供过于求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新增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层次、薪酬、福利都在下降,但“跳楼价”般的“零工资”显然并不是一条可行之道。“零工资”明显违反劳动法,选择这种方式,首先意味着大学生无法获得一份劳动合同,其权益将根本无法得到保障。没有维持生活的基本收入,他们将靠谁?这种经济负担将转移到大学生的父母身上,对大学生个人来说,这是一种不负责的行为。而如果这种就业方式的比例增高,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努力来说,更会增加一个新的不利因素。对于企业或单位来说,接受一批没有劳动合同约束的“免费工”,虽然暂时可以产生减少支出的效果,似乎可以“何乐而不为”,但这样的“免费工”显然不能委以重任,并且还会引发单位里其他员工的疑惧、动荡心理,从长远来看,肯定弊大于利。

  大学生以“零工资”方式进入某家单位,看似取得了规避就业竞争的效果,但这条权宜之路是条死胡同,无源之水必竭,无本之木必枯。最重要的是,真正成熟的企业或单位,也并不愿意接收“免费工”,与大学生试图获得理想工作机会和工作经验的初衷势必相违,从这一点来说,“零工资”就业也将是条死胡同。

  大学生缺乏工作所需的素质和职业技能,而居然有相当数量的企业乐意接受这种“免费工”,也说明我国很多企业都还处于劳力密集、管理粗糙混乱的阶段。“零工资”就业绝非生存之道,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从源头上解决大学教育、企业管理等领域存在的问题。

  (紫/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