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最感动我的一本书征文:影响我一生的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00:26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谈谈我国古代学者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影响了我的一生。

  在那个举国上下都在烧书、毁书的岁月里,一位曾经是“走资派”的伯伯偶然发现我一个10来岁的毛孩子居然人模狗样儿地在读《唐诗别裁》,出自鼓励,他赠送给我这本书

  这本书是1964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作者为吴天石和马莹伯,定价只有0.17元。封面以浅褐色的毛竹画为底衬,书名以方正的隶书竖行排印在小学生描红的田字格里,当时就给我留下了一种特别亲近的感觉。

  从少年到退休,虽然伯伯已经离开了我,但这本书却一直伴随着我,而且完好如初。前几年,有个出国留学的晚辈看上了我这本书。我坦言:“书架上几万本书任凭挑选,这一本断不可拿!”

  该书4.5万字,共68页,篇目仅有《我国古代学者的勤学苦读》、《我国古代学者的读书方法》、《虚心向老师学习》、《重视朋友之间的相互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我国古代学者的“笃行”精神》这6篇。篇幅虽小,但涉猎的内容却相当广泛,教育启发意义也非常深远。如仅仅是在勤学苦读方面,书中就记载了孔子、荀子、王充、吕蒙、左思、孙康、陶侃、车胤、欧阳修、王安石、苏洵、晁以道、陆游、宋濂等古代大学者勤学苦读的事迹。

  在读书方法上,书中介绍了“刻苦学习,老实虚心;循序渐进,由博反约;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独立思考,不耻下问;提要钩玄,温故知新;联系实际,身体力行”等多个方面。

  在这本书的激励下,我通过长期不懈的自学,不仅取得了企业的中级职称,同时还利用业余时间在多项专史研究方面取得了成果,出版了自己的专著《中国回族姓氏溯源》。期间,最令我感动和鼓舞的是,虽然自己的专著还是一个外行的“初学集”,但清华大学的一位领导和我国著名的西域史专家苏北海老先生依旧为我写了十分感人的序言(至今令我感到内疚万分的是,苏北海老先生6000余字的序言是他瞒着我在医院病床上写出来的)。去年,在一次较大规模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一位在国际上非常著名的专家,指着会议分组名单上我的专业职称问道:“你是企业的政工师?”我点头称是。然后他紧紧握住我的双手说:“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你作为一个‘专业的外行’———企业的政工师,能够撰写出如此内行的论文,我很佩服你!”

  魏德新(新疆乌鲁木齐市)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