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占道经营阻碍交通 无法监管鱼龙混杂 现代都市需要庙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04:16 东方今报

  昨天,郑州市都市村庄朱屯一派繁忙景象,因为这一天(农历七月十七),是这个村庄一年一度的庙会。这只是郑州市数百个城乡庙会中很普通的一个。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庙会在城市卫生、交通等方面引发的问题,都在拷问它存在的合理性。

  【庙会现象】 无法监管的大型聚会

  ●占道经营治理无法可依

  昨天早上6时整,郑州市中原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一中队队长冯守静,带领中队执法人员出现在桐柏路与朱屯西里交叉口。比他们更早到这里的,是数百个小摊点,沿桐柏路,北至农业路,南至西站路,将人行道、慢车道挤得水泄不通,朱屯村里的主干道朱屯西里更是挤满了小商小贩,路两侧和路当中,形成3条狭长的摊点地带,中间仅余两条不足2米宽的道路。因为这一天是朱屯村一年一度的庙会,对商户们来说,这是个小赚一笔的好机会。

  一到岗,冯守静就开始部署任务,朱屯每个出口,都指派一到两辆执法车把守,防止商贩摆摊堵塞路口,同时将桐柏路南北两侧的沿街占道商户清理走。冯守静说:“要是没人管,摊点能把桐柏路截断,让这一带的交通彻底瘫痪。”

  而对在这条路上占道经营的处罚,执法人员也面临尴尬处境,“条例没有明确规定如何处罚,毕竟庙会也有年头了,已成为当地村民的一种习俗,管太严了容易激起民怨。”执法人员说。

  ●庙会上的商户鱼龙混杂

  卖鞋的商户李芹昨天在庙会现场占了个好位置,她可算得上是赶“庙会”的专业户,随身携带一个“宝贝”,一本名叫《郑州市标准会谱》的小册子。这本小册子以郑州市二七塔为中心,辐射周边乡村,将各地庙会的日期、会址等标注得清清楚楚。

  对郑州各地举行的庙会,商户们都有着和李芹一样的敏感嗅觉,但他们的商品却不怎么让人放心。

  昨天,市民蔡先生到朱屯赶庙会时,买了一箱某品牌的酸奶。谁知送到亲戚才发现是假货。执法人员提醒,庙会都是流动摊点,做的都是一锤子买卖,货物质量没保证。除了难以保证质量的商品,庙会上还有科学算命等迷信活动,甚至还有人牵两只山羊来卖。

  【庙会交锋】 庙会到底该不该存在?

  ●正方

  庙会发展经济增进感情

  郁师傅家住五龙口,昨天到朱屯赶庙会,从他记事起,每年到这里赶庙会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我觉得庙会挺好的,在我们村,庙会比春节还热闹,什么七大姑八大姨,平时很少见面的远亲戚也能凑到一块儿,增进感情嘛。”

  郁师傅很喜欢庙会热闹的气氛,他还记得小时候,每年庙会,村口都会搭两台大戏,一唱三天,十里八村都来看。好玩儿的、好吃的应用尽有,平时想买却买不到的东西,在庙会上都有,“走亲访友总不能空着手,按现在的说法,一消费,不就促进经济发展了吗?”

  ●反方

  庙会阻塞交通铺张浪费

  昨天,朱屯村民张师傅,正在家里忙活,12时准备开饭了,还有三成客人没到齐,迟到的客人说:“村里的路被堵了,车过不来。”

  张师傅这次摆了5桌酒席,买菜加上请师傅做饭,花了近千元,一通忙活还很紧张,“年年如此,过一次庙会,得吃一星期剩菜,天热还放不住,变质了就只能倒掉。”他觉得很铺张。

  “现在交流可方便,这庙会就显得多余了。”张师傅认为。

  昨天,朱屯村治安室工作人员全体出动维护庙会秩序,因为每年庙会都有酒后闹事、寻衅滋事等事件。

  ●专家说法

  没有特色的庙会将消亡

  郑州大学软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专家、教授纪德尚认为,作为一种从祭祀活动发展而来的集会,庙会是一种交流情感、促进贸易的载体,有的庙会在文化上正在振兴,有的则走向没落。

  纪德尚说,其实庙会承载着一种文化,有了文化底蕴,庙会才有灵性,才有长久的生命力,比如非常有文化特色的北京庙会,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和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受到保护,“而有些庙会,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趋向集市化,丧失了文化特色,随着被城市同化,将会渐渐消亡”。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