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50万修复淮军将领故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07:44 安徽在线-安徽商报

  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位于肥西县袁店乡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唐五房圩转心楼修复工程本月底即将竣工,此楼系最早的抗日淮军爱国将领唐定奎的故居。目前,有关单位正在为其申报“国保”积极准备。

  “淮军将领四大圩”之一

  记者昨日赶到肥西县袁店乡中心学校内,在该校唐昭彬主任的陪同下对唐五房圩转心楼进行探访。唐主任告诉记者,唐五房圩建于同治四年,占地2万多平方米,是我国最早的抗日淮军爱国将领唐定奎故居,与刘铭传、张树声、周盛传的故居圩子并称为肥西“淮军将领四大圩”。

  唐主任说,据说民国初年,安徽省长李品仙曾带领随从百余人亲临此楼,见此楼构思别致、建筑辉煌,赞不绝口,并索要藏珍阁珍藏的唐伯虎古画。二圩主不给,恼羞成怒的李品仙差点放火烧了此楼。幸亏大圩主及时出面解围,才使此楼幸免于难。转心楼作为唐五房圩的标志性建筑,占地面积552平方米,采用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四合院为柱梁式框架结构,青砖灰瓦,上下两层,有32间屋子。四面回廊可骑马走一圈,所以又叫“走马转心楼”。

  李鸿章挥毫“紫气东来”

  两处暗室让记者倍感神秘。唐主任介绍,楼上一处密室是用来珍藏贵重物品的,楼下正庭后面的密室则是小姐相亲的地方,媒人将男子请到家中客厅,小姐则通过厅后面的密室窥探未来的新郎。另外一房屋窗户上遗留着一个滑轮,据说是唐定奎为预防不测逃跑用的。也有人说那是给足不出户的小姐送饭用的,至于其真正功能,还有待考证。

  唐主任说,当初唐定奎选圩址时可谓花了不少心思。他多方探寻、观察风水,发现此处北六里有龙潭河,南六里有凤落河,龙卧凤栖,六六大顺,两河之水又源源不断流入塘内,“塘”、“唐”同音,于是建了唐老圩。转心楼建成时还曾大宴宾客,李鸿章亲率淮军要员祝贺,并书“紫气东来”于门额上。

  唐五房圩准备申报“国保”

  唐主任说,为保护这座古老建筑,他们和肥西县文物部门多方收集资料,2004年10月该处终于被省文物局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省政府又拨款50多万对其进行大规模修复。修复好的“转心楼”将成为肥西打造人文旅游的新亮点。唐主任告诉记者:“目前和唐老圩一起并称淮军将领四大圩的刘老圩已经被确定为‘国保’,现在我们也在为唐五房圩申报‘国保’积极准备。”实习生李超钰记者王素英文9摄新闻附件

  唐定奎,先前与其兄共同对抗太平军,后入淮军,镇压捻军。日本入侵台南时,经李鸿章推荐,唐定奎率所部“铭军”赴台,与日军对峙。1883年,法军侵略越南,唐定奎带病布防。中法战争结束后,定奎因病辞职归乡,建唐五房圩闲居。光绪十三年(1887年)春病逝,谥“果介”,著有《戌余吟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