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注红药水:一捅即破的谣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08:00 海南新闻网-海南日报 | |||||||||||||
18小时后,针孔不停流出橙色液体 张鹏毅摄
瓜皮打针部位留下显眼的红色痕迹 张鹏毅摄 聚焦理由 盛夏7月,正逢西瓜火热上市,然而一句“西瓜注射了红药水”的谣言,顿时让西瓜市场进入寒冬。 其实,西瓜是否注入红药水,本很容易查证,一个简单的实验就能辨其真伪,然而没有人出面核实,于是谣言漫无边际流传了20多天。 这20多天,对海南的公众意味着什么呢?———暑热中人们不敢吃西瓜消暑,西瓜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的参与者,都心急如焚地看着这个赖以生存的产业受到重创而无力回天。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有关部门至今还没公开对谣言做出正面回应,依然在静观其变。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了海南树仔菜的命运。 就当树仔菜是昂贵的学费吧,真希望有关部门正视西瓜谣言的后遗症,也希望西瓜不会重蹈树仔菜的悲剧。 自从广州某媒体报道“西瓜注射了红药水”以来,西瓜注水的言论铺天盖地,给全国瓜农和消费者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事实证明:西瓜注水是一个弥天大谎,流言蜚语漫传了23天应该终止。 记者实验: 给西瓜“注药”看变化 在海南西瓜协会秘书长林尤胜家,记者和工作人员一起做了西瓜“注药”实验。 我们买来红药水、针管、清水,注射50毫升红药水用时3分钟以上,以产地价格0.4元/斤计,50毫升水所增加重量的增加价值是0.08元,而50毫升红药水的则需要0.5元。 接下来,我们开始观察西瓜注药后的变化。 一个半小时后,针孔开始发黑并断断续续冒出红水,切开西瓜,发现打针的部位和药水注射的地方已经变质,而红色素没有扩散,瓜皮打针部位留下显眼的红色痕迹。 18小时后,针孔不停流出橙色液体,流量越来越大。 32小时后,从针孔汩汩冒着橙色液体,并带着白色泡沫,切开西瓜,记者看到注水部位已经糜烂,而未被注射的部分完好。 实验说明,西瓜瓤不能吸收人为注射的水分,所以注水的工作量极大,效益极小。被注水的西瓜在1.5小时之内变质,储存不了18小时。 专家观点: 西瓜绝不可能“注药” 记者电话连线了新疆农业大学原园艺系主任林德佩教授,他是我国目前最权威的西瓜专家,他说:“搞这行的人都知道,西瓜绝对不可能注水。”他进一步解释,西瓜果皮是一个防护层,针头一进入就有不可愈合的针眼,微生物侵入果肉,用不了半天就会烂,往果肉中注水烂的更快。瓜瓤的红色是一种色素,(颜料在瓜瓤细胞中不会扩散,)更不能把它染红。动物的肉可以通过血管“注水”,西瓜没有血管,无法在瓜肉里“注水”。 业内人士: 给西瓜“注药” 瓜农瓜商小贩皆无利可图 “瓜农要是注药了,可能一个瓜也运不出去。”海南西瓜协会秘书长林尤胜说,西瓜中水分少才耐储存,停止灌水5天以上摘的瓜大约可存放两周,今天灌水明天就采最多存放2天,瓜皮损伤的1天就会坏,这样的瓜,批发商(收购商)一个也不会要,因为海南瓜运到广东等内地市场至少要1天以上。 林尤胜接着分析,批发商不可能注药,一旦注药,瓜瓤细胞12小时就会发生质的变化,24小时就会糜烂,而鲜果最讲究新鲜,批发商做生意不只是看今天的眼前利益,还要考虑与小贩的长久合作。 小贩更不会注水,一注水瓤细胞分解变味,一吃就有不好的味道。而且注水所得的收益微乎其微,所付出的劳动量甚大,而注射红药水更是得不偿失。 科学解释: “红水”太多 只因西瓜新陈代谢失调 “部分西瓜切开后‘红水’太多,其实是由于叶子掉了,没有办法正常新陈代谢,水分出不去滞留在瓜里,导致部分瓤细胞破裂,水分显现为红色。”林尤胜说。 林德佩教授同时也指出,西瓜通过根系和导管吸收水分和养分,借助叶子进行正常新陈代谢。叶子正面每平方毫米180个皮孔,反面有220个,每张叶缘有100多个水孔。当西瓜水分过多时,会通过叶缘的水孔排水来平衡新陈代谢。但是近段时间连续暴雨、台风、高湿,导致许多西瓜的叶子掉了,而根系吸收了过多的水分没法排出去,滞留在瓜里。 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营养卫生研究所分析资料,西瓜果实的可食部分含水量为86.5%—92%,干物质仅为8%—13.5%。当果实成熟过度、存放不当、采收前降水或灌溉、果实病害影响因素存在,切开果实会看到有更多的红色细胞液外流,严重者果实会自然开裂,细胞液外流,但此时的果实细胞液有异味,没有正常的新鲜果实口感。如在西瓜果实成熟过程中向果实内部注射液体,会破坏果实的正常组织,加速果实的腐败变质,短则几十分钟,长则几个、十几个小时。 给西瓜注射红药水,对业内人士来说,是个一捅即破的谣言。但是这个谣言得以广泛流传,是因为部分媒体的炒作,再加之广大消费者缺乏专业知识,而又对关乎自身健康的食品安全最为敏感。 在这个谣言流传的23天内,全国西瓜的产业犹如遭遇了一场致命的寒流。 对此,西瓜行业的不少人士说,谣言之所以流传这么久,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迟钝反应也密切相关。他们认为,面对西瓜“注药”的谣言,农业主管部门应该站出来辟谣并进行正面引导,变危机为机会,普及西瓜知识、拉动西瓜消费、推广西瓜品牌。 (本报海口8月10日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