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校园贫富分化日益普遍学生也有三六九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15:52 石家庄日报

  ■ 李健 周凯莉

  缘起

  北大BBS上的一张帖子

  “我没有钱,我只有花样的年龄,未加修饰的容貌。我每天穿着朴素的衣服,站在花枝招展的她们中间。我每周都要坐4个小时的公交车,去给那个高傲的小女孩做家教。她有钱,可连水都不想给我喝。我的家庭很穷。我的妈妈每天割猪草,双手满是老茧。我的父亲,风烛残年,可还要在建筑工地打工,为了我可怜的学费。我不期待爱情,我没有衣服,我没有化妆品,我的电脑也是二手的。我恨这个世界……”

  2006年6月15日,这张帖子出现在北大未名BBS上,引起了一场有几百人参与的讨论。有人说,有富人就会有富学生,有穷人就会有穷学生。这种由社会分层决定的校园分层,正影响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就业与爱情。

  故事

  苦闷的穷学生与烦恼的富学生人际交往

  王维是清华大学的学生,来自西部小城市,父母都是食品加工厂的工人。王维的3个室友都出身富裕家庭。

  刚开始,他们4人经常一起去饭馆吃饭。但后来,王维发现如果这样下去,他每月400元的生活费一到月中肯定会花光。再后来,其他3个人要出去吃饭时,他就推说没空,要做作业或者有老乡来。

  夏天很热,宿舍允许装空调,4个学生平均每人要摊1000多元。王维的室友也想装一台,王维却说:“电扇也挺好的。”一个室友不屑地说:“没事,我们3个人出钱,就当你是客人。”王维的脸刷地白了,觉得自尊心严重受伤。

  不久后,宿舍又要买饮水机,他咬着牙从生活费里挤出100多元。一天,室友踢球回来直接倒矿泉水洗脸。王维觉得太浪费,劝说了几句,室友就嚷嚷了一句:“我知道你们西部缺水。”王维差点和他打起来。

  就业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周通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却在民航某部门找到了一份人人都羡慕的工作,月薪6000元。

  周通家里是开公司的,他说:“有钱,关系网就发达,这点小事不是问题。”

  在学校时,周通曾有一辆POLO汽车被人砸过。周通经常给他的女朋友买很贵的衣服和香水,但他觉得因为自己的背景,很难遇到真正的爱情。

  邢莉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小山村。本来,她的成绩可以保送研究生,但研究生两年要5万元学费,考虑到家境,她决定出去找工作。

  找工作时,邢莉也买不起昂贵的职业装,买不起高跟鞋,没钱做精致的简历。有一次,她穿着廉价的高跟鞋去面试,半路鞋跟断了,面试也黄了。一个学期的奔波过去了,她勉强在一个小公司找了份工作。

  爱情

  周亮是南开大学的学生,父母是某部委领导。大二时,他遇到了来自华东某山区的阿婧。

  周亮爱上阿婧,是因为她身上的品质——勤劳、节约和懂事。

  阿婧打扮很淳朴,周亮为了能把她带出来见哥们儿,领她做美发,带她买衣服。可阿婧并不喜欢。有一次,周亮开玩笑说,你怎么穿也穿不出公主味儿,怎么穿都是丫头样儿。当时,阿婧就哭了,但两人又都舍不得说分手。

  阿婧每天都给周亮买饭、洗衣服、打扫寝室,大家看着都觉得周亮找了一个保姆。

  有一次,阿婧想办一件事情,凭自己的能力有困难,周亮托关系给她办成了,两人吵了起来。阿婧觉得这是对她能力的不尊重,而周亮觉得,现在关系最重要,没关系有能力也不行,从小家里就这么教的。这次思想上的分歧,导致两人第一次大吵。

  周亮觉得阿婧自尊心太强,两人生活和消费习惯都不一样。有些东西,周亮用一次就扔掉,阿婧却舍不得。这样的“小家子气”,让周亮觉得不可思议。

  相恋仅一年,生活细节上的差异和价值观的不同,使两人最终分了手。

  调查

  社会分层影响人生选择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志英领衔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与大学生”课题组发现,社会阶层分化对大学生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观产生着深刻影响。

  不久前,课题组向北京10所高校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发放了3200份调查问卷,用以研究社会分层如何影响大学生的人生选择。

  不同的学习目的

  贫困生在毕业时,很大一部分人选择进入社会工作;而来自富裕阶层的孩子,更多考虑的是进一步深造。课题组发现,“自己不能成为富人的孩子,也要使自己的孩子成为富人的孩子”已成为一些贫困生的名言。

  在选择工作的标准上,大部分个体户和自由职业家庭的大学生最关注的是兴趣爱好。来自下岗工人家庭的大学生多数关注职业风险度。教师和科技人员家庭的大学生更多关注专业对口度。大部分来自国家与社会管理人员家庭的大学生则更关注社会声望。而农民、私营企业主家庭的大学生关注的主要是收入问题。

  在学习的主要目的上,来自农民家庭的大学生看重的是“接济家庭,报答父母”。大部分下岗职工家庭的大学生则专注于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出身国家与社会管理人员家庭的大学生中“报效祖国”的比例最高。

  不同的生活态度

  李志英说,社会分层带来大学生不同的生活态度,在贫困大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大多希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改变自己家庭的处境。调查发现,贫困大学生的生活态度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消极型。曾有一个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进校后心情郁闷。他还萌发过出家的念头。

  第二类是激愤不满型。一些大学生说,现实很不公平,农村家庭如果没有一个孩子考上大学,整个家庭就绝望了,没有希望。

  第三类是积极融入社会型。他们通过努力拼搏改变自己的命运,得到社会阶层提升。

  互相看不惯

  调查显示,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大多这样评价来自富裕家庭的大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必为金钱而整天奔波忙碌,有更多的时间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学习不努力,高傲自大。”“不能对贫困者给以鼓励,反而嘲笑那些为生活奔波打工的同学。”

  而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在评价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时,大多使用“自卑”、“孤僻”、“内向”等字眼,认为“他们的终极目的太低,太庸俗化,只是挣钱、报父母恩之类,而没有挖掘自我潜能”。

  无论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还是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自我评价一般都比较高。如贫困家庭学生大多认为自己“肯学、踏实、勤俭节约”等,而富裕家庭的学生则大多认为自己“乐观开朗”、“活泼向上”等。

  调查者认为,这种贫富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在低年级的本科生中表现得比较明显。自卑情绪也主要在低年级时表现出来。至于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瞧不起贫困学生的情绪,也主要表现在低年级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识的增加,学生会表现得比较理智,或者不过多表露。

  (摘自《中国青年报》)

  变迁

  普通教师眼里的大学校园分层

  张世湘是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一名教师,和学生打交道已近20年。

  1978年,张世湘上大学,班里有拖儿带女的老三届,也有未满20岁的小弟弟、小妹妹。同学们不管来自何种家庭,都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能够在友好融洽的气氛里竞争。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学里出现了贵族一派,他们平时追随一切外来时尚,但也能和其他同学玩到一起。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校园里的阶层分化越来越严重了。张世湘曾经有一个学生,来自山西的一户贫困家庭,周围同学的家境都比她优越。这个学生非常聪明,但性格有些自闭、古怪,有强烈的自卑感,经常在宿舍和其他同学发生矛盾。当别人谈话正酣时,她忽然大吼一声:“我要睡觉,要说话去外边。”她还买了块大布,把自己的床、书柜围起来,每天躲在里面看书,也不愿意和人说话。

  张世湘说,校园虽然被誉为象牙塔,但还是无法摆脱社会的影响,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

  态度

  应给每个人公平奋斗的机会

  “大学应该做榜样:不盖贵族楼,实行标准化教育,对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一视同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学教育应强调平等公平,淡化等级观念,维护贫困、弱势群体的自尊心。”

  他认为,社会需要为底层的后代往上流动创造平等机会。教育是实现流动的重要手段,可以解决社会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问题。我们的社会应该对所有人都敞开怀抱,给每个人公平奋斗的机会,大学教育也是如此。

  《市场报》 (2006-08-11 第09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