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于都河畔的长征情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16:31 浙江卫视

  6月8日,浙江卫视《新长征路上的浙江人》报道团来到了长征的集结出发地—于都。眼下正是汛期,于都河雄浑宽阔、浩浩荡荡。72年前,这里旗帜呼啸、兵士高歌、战马嘶鸣,8万6千名红军将士就是踏着浮桥,一批一批地渡到了河的对岸。

  穿越于都河上的长征大桥,我们的采访车进入城区。在于都街头,随处可见"长征"二字。长征小学、长征广场,一直到我们住的长征宾馆,一路上满眼都是"长征名号"。

  东门渡口,是我们到达于都后的第一站。72年前,为了出征的队伍渡过宽达600米的于都河,当地百姓倾其所有,帮助红军在这里搭起了五座浮桥。

  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研究及陈列部主任 章小平:各家各户把自己家里的门板、床板和店铺板都捐献到架桥工地上来。有位曾大爷还把寿材都捐献出来了。

  1934年,中央红军从于都河畔的8个渡口过河,其中有3个渡口在罗坳镇。步前村的这座陈姓祠堂,就是陈云在长征出发前研究渡河战略的地方。为红军送行,于都人民甚至献出了全县3年的口粮。

  罗坳镇步前村村民 陈加元: 那个时候我奶奶、太婆,做鞋子,还有包袱,红军的背包,还有干粮袋。

  罗坳镇步前村村民 陈立勋:各家各户的妇女都会做鞋送红军

  全家6人参加红军、2人牺牲在长征路上的陈立勋一家在当地并非个别。当年36万人口的于都,有6万人参加了红军。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我们找到了98岁的老红军曾福祥。这位20岁参加红军的老人,是长征路上的机枪手,攻占土城、跨越娄山关、飞夺泸定桥,长征路上,打仗无数。70多年过去,长征的艰难岁月,永远难忘。

  老红军 曾福祥:当时得了严重的胃病,一走就好,哈哈。跟着队伍走,我们怕掉队,死也要坚持。

  走在于都街头,随便找几个人,就有可能是红军的后代。正是父辈与红军血脉相承的关系,现在的于都人对红军、对长征有着特殊的情感。

  在当年红军渡河远征的地方,崭新的长征大桥巍然耸立,今天的于都人从这里外出创世界,也从桥上迎来四面八方的创业者,我们听说,在于都,外来投资者中有四分之一是浙江人,我们也将在明天的节目中,和大家一起去寻访有着于都情节的长征路上的浙江人。

  《新长征路上的浙江人》报道团江西于都报道。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