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扎根江西信丰40多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16:46 浙江卫视 | |||||||||
当年中央红军渡过于都河后,在信丰的古陂新田打了胜仗,成功突破了敌人的第一道封锁线。信丰是著名的“中国脐橙之乡”,而被称为信丰脐橙之父的,是一位扎根信丰40多年浙江人 我们进入信丰时,天空下着小雨。道路两边脐橙树连片成带,挂着青果,十分壮观。从信丰县果桑局了解到,信丰的脐橙是由一个名叫袁守根的浙江人引进和培育的。老袁是
袁守根:这个就是我们信丰脐橙的母亲树,原来有156棵,现在还剩下24棵。 1963年,袁守根来到信丰,从事农林技术工作。一次,在湖南邵阳,他无意中发现了当时这种名叫“华盛顿脐橙”的柑类新品种。 袁守根:他们也讲了这个树比较难栽。摘果率很低。我说这个好,我不怕。我回去试一试,看看能不能种活。 浙江人敢于尝试的性格,使袁守根跋山涉水近千公里,将156棵精心挑选的脐橙幼苗运回信丰。为了培育脐橙,老袁甚至把家安到了农场,在土房子里一住就是15年。 袁守根:我这个老二老三就是在这里出世的。这是这样一间间的就是住房了。没有厨房做饭吃,就在外面搭个棚。 袁守根这一试,使得今天的信丰有了“脐橙之乡”称号。从最初的156株发展到现在的26万亩,信丰脐橙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第一产业。 袁守根:像这样一棵大树,一般可以达到200斤。最多我们这里的母亲树达到800斤,这个价值相当高的,一棵树等于3头猪啊。 信丰县果桑局副局长:脐橙产业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的摇钱树。信丰26万亩脐橙都凝聚着老袁的心血。 退休后的老袁也没闲着,长岗村种植大户肖泽贵是在老袁的动员下种下500多棵脐橙的,如今一年收入7万多元,无偿提供技术指导,是老袁最乐意做的事情。 长岗村村民 肖泽贵:来得多啊,来得多啊。我们的脐橙数长得这么好,多亏了老袁。 袁守根:到11月下旬,一到成熟的季节,我们站在这边看,太阳从西边照过来,这个橙子是红的,叶子是绿的,像到上海的黄浦江看灯光,一个样,特别美,也很漂亮。 尽管早在信丰扎下了根,袁守根始终会想念家乡浙江,想念在诸暨的老母亲和几个兄弟。 袁守根:我基本上一个礼拜打电话回去,看看浙江卫视,浙江新闻,经常了解家乡。越剧也喜欢看,听到越剧就像听到老家的声音,特别亲切。 我们与老袁告别时,他说今年下半年要回诸暨一趟,看看家人,看看家乡。老袁,我们浙江见。 《新长征路上的浙江人》报道团江西信丰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