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张“账单”折射一份理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2日10:31 新闻晨报

  很多父母都在感叹:现在培养一个孩子,太贵了!但是今天,我们听到了不同的声音。

  教育消费已经逐渐成为大多数家庭的沉重负担,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似乎无刻不在思考甚或质疑这种现象的合理性,然而却又好像被一股更大的力量推向潮流的中央,以默认、附和、追逐或者引领等等不同的方式解读着经济投入与子女成才之间的逻辑关系。几乎没有人愿意输在起跑线上,无论他们对于这场马拉松比赛的本质怀有什么样的认识。

  成才的标准如今似乎已被统一化了,我们的教育体制,包括人才选拔机制决定了这一点。优异的学习成绩加上一项或几项特长将使一个孩子更容易在激烈的竞争下脱颖而出,有了这样一个共同的观念,家长们普遍舍得———或者说不得不从整个家庭收入中抽取相当一部分作为子女的教育经费,对名目繁多的各类补习班、培训班、兴趣班,也始终抱有高昂的热情。

  这张近6万元的育才“账单”的确显得有些卓尔不群。作为一例个案,它无需承载太多的社会意义———实际上,希望通过个人的经验来改变一个庞大群体的奔突姿态,无非只能是一种理想主义。并且,即便从经济的角度考量,我们也难以忽略培养一个“80后”孩子与培养一个“90后”孩子所存在的非常客观的差别。可是仅仅对于教育消费这一概念而言,这个家庭的故事依然具有不一般的价值,它在提供了一个成功样本的同时,也折射出了一份理性———后者的功能也许并非要充当某种标竿,而是在于可以引起更多人的注意,继而引发一些更深层次的思索。

  此外,我觉得这位母亲长年累月收集各类单据的行为本身就体现了一种理性,这说明她是在认真地、仔细地、精明地、审慎地经营着他们的家庭教育,在这则“育儿经”里,我们差不多没有发现任何与盲目、冲动有关的内容。

  每个孩子的天赋都不一样,每个家庭的经济实力也都有区别。我想,对于“人才”,我们的家长和我们的社会需要建立更为多元的理解,找到更为周全的解释;而对于“培养人才”,同样也是如此。

晨报评论主笔 许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