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失传百年瞎掰要“瞎”密云巧匠 复活古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4日14:01 北京晚报

  北京人管“胡说八道”叫“瞎掰”,可您知道吗?在百多年前,还真有一种叫“瞎掰”的物件,它又叫“鲁班枕”,是民间的一种类似板凳的生活用品。近日笔者从密云获悉,这种失传已百年的“瞎掰”,已经被民间巧匠李文涛重新挖掘出来,并且进行了“机械化”改造。

  今年60岁的李文涛是密云十里堡镇靳各寨村的一位能工巧匠,他出身于匠人世家,
父亲李玉勤是附近十里八村手艺高超的瓦匠。李文涛从小就充满了对手艺人的崇拜,19岁那年,他成为本村老木匠王保山的第三个弟子。在木匠行里,都尊崇鲁班,传说鲁班的一生有很多项发明,但最难、最能体现人类智慧的是“鲁班枕”和“鲁班锁”,鲁班枕是从微观考察木匠的天赋和雕刻功夫,一个木匠,要学会了制作鲁班枕,雕刻一类的细活就难不住他了。李文涛第一次见到“鲁班枕”是15岁那年在姥姥家,姥姥告诉他,这是姥姥的父亲传下来的,叫“瞎掰”。他当时觉得这个分三层的小板凳特别好玩,闲聊的时候,打开可以当板凳坐,睡觉时还可以当枕头,他对这件希罕玩意充满了好奇,就经常摆弄它。当了木匠后,他才知道“瞎掰”是木匠的开山鼻祖鲁班爷留下的宝贝。跟师傅学艺一年后,也就是李文涛20岁那年,他花了一天一夜的工夫,凭着少年时的记忆,终于自己造出了一个“瞎掰”,尽管有些粗糙,但制造原理是对的。

  时光流逝,很多过去在民间常见的手工艺品和生活用品都不见了踪影,其中就包括“瞎掰”,李文涛既心疼又惋惜。2004年,李文涛在家里成立了以复制古老民间木制手工艺品和生活用品为主的小作坊“傻子艺苑”。艺苑的主打产品就是失传多年的“瞎掰”,要恢复它的制作工艺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是木材的选取,必须选用无疤、无虫眼、韧性好、密度大的优质硬木材,然后把木头截成40厘米长的圆木,把锯好的圆木放在一口大锅里,放上水、盐和他自己配置的独门药物,煮蒸10个小时后,木材煮透了,捞出来放在透风不着光的地方码齐阴干,这样做出来的“瞎掰”不会裂纹和变形。一年后等木材干透,把它锯成12厘米宽,6厘米厚的板材,在锯好的板材上将其打线平均分为三份,每份上还要画好槽、梁,然后进行锯、刨、雕、凿,造好的“瞎掰”从侧面看是彼此相连的三部分,其实它由一块独板精致而成。“瞎掰”的原理就像我们的左右手,面是手掌,中间是十个手指在关节处斜弯交叉咬合在一起。“瞎掰”的名称是因人手拆掰而得名。

  为使效率提高,李文涛发明了制作“瞎掰”的小型机器,凿梁制槽的“槽梁机”、抛光用的“磨光机”,制作缝隙用的“漏缝机”及“锁边机”等五六种,大大提高了功效。村中父老感叹:“文涛就是生在农村,没多少文化,窝憋了!”李文涛却豁达地说:“人活着关键是有意义,我活着的意义就在于复活古董,把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捡起来。”

  孙明舜吕吉文并摄J029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