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移民踩高跷带乐当地人(图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5日02:04 重庆晚报

  

移民踩高跷带乐当地人(图文)

  余其佳学会踩高跷

  

移民踩高跷带乐当地人(图文)

  韦先富与妻子用三轮车给自家的饭店打广告

  从乡愁到精神

  今天,本报此次组织的“寻访外迁三峡移民”特别报道结束了。

  从上海、江苏到山东,这一路,有太多的触动和思考。对数百移民的寻访中,我们记录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不要给重庆人丢脸,不要给移民丢脸,要好好干”,听得最多的一个词是“想家”。这不只是一股浓浓的乡愁,不是单纯的念家,而是新的价值追求。一旦乡愁去掉了个人的情绪性东西,与尊严和更高的生存联系起来,它也就成为了一种人文精神,形成了力量,有了勇气。

  人文精神的要义就一个:努力越过越好。如何才能实现这一要义?很简单,只有拼命干,创造性地干。我们看到,大量移民外迁到陌生的地方,他们开始都或多或少遇到了困难,但他们没有退缩,而是起早摸黑,想方设法找门路。经过几年拼搏,生活大有起色,不少已发家致富。对单个移民来讲,发家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事,但如此多的移民都过得越来越好,完全就是一个奇迹。

  外迁移民为何能创造这样的奇迹?答案就在于他们有了一种人文精神。我们从数百故事中挑选了几个,意在阐释这一精神。同时,我们也更清晰明白:重庆要大发展,必须要有“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

  “老余,有人找。”镇干部粗犷的声音穿透小巷,使整个村庄变得更加寂静。

  “哦,来了!”转过高高的草垛,一个又黑又矮的老人正好打开紧闭的黑漆大铁门:“今天的太阳好毒,我刚从地里回来,在屋头睡觉。”

  老人叫余其佳,63岁,2004年8月从开县东华镇最后一批外迁到山东潍坊市高密市柏城镇苑家疃村。

  一高兴就手舞足蹈

  余其佳虽矮小,但精神矍铄。只有小学文化的他从小喜欢唱唱跳跳,时间一长,他逐渐懂得一些川剧套路,并对家乡的山歌唱得拿腔拿调。移民前,他是村里的活跃分子,只要哪家有个红白喜事,只要他在场,他都要给乡亲们露两手。乡亲们也喜欢看他演戏,听他唱歌,还送他外号“老玩童”。

  余其佳移民山东高密后,女儿南下广东打工,家里只剩下他和60岁的老伴王道碧。开始他也很孤独,出了暖气房太冷,煎饼太硬他咬不动,大葱蘸酱他觉得冲鼻子,加之语言障碍,他很少和当地人交往。

  “时间一长会憋出病的。”余其佳不断提醒自己。他开始回归自己的本色,一有空他就自娱自乐,一高兴就又唱又跳。

  最初,庄里的村民看到他每天手舞足蹈的,总用奇怪的目光看他——那个移民是不是精神有问题。时间一长,村民们发现他是一个快乐的老人。

  老胳膊老腿踩高跷

  余其佳喜欢唱歌跳舞的消息在庄上传开了。过年时,当地人有踩高跷演出拜年的习惯。每到腊月,老头老太太们纷纷走出有暖气的屋子,开始排练高跷演出。

  余其佳移民高密的那年腊月,庄里的两位老人排练时不慎摔伤了腿,有人当即推荐让余其佳顶替。当时很多老头老太太都反对,说南方没有踩高跷的习俗,加之他那么大把年纪了,肯定学不会。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了,大家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才请余其佳去当替补队员。

  “我一看就学会了。”余其佳比划着手势说,踩高跷主要是重心要稳,手脚配合要协调。“莫看我老胳膊老腿的,但我个子矮小,只有1.47米,灵活噻。”

  余其佳轻松学会踩高跷,加之他性格开朗,几天就和当地的老头老太太们打得火热,正式成为庄里高跷队的一名队员。

  活跃一方乡土文化

  余其佳进了高跷队,为了自己的技艺更高,每次排练完毕,他都要把高跷带回家,独自在家里苦练。“开始几天我的大腿上的皮都磨破了。”余其佳扯起裤腿,只见腿上有几个疤,“没得啥子,只是不能让当地人小瞧我们移民,不要小看我们重庆人的智商。”

  经过二十多天的训练,余其佳不仅可踩着高跷行动自如,而且他在当地高跷叉队形、半圆队形、大圆圈队形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一些花样,将队形编排得丰富多彩。结果,他编排的高跷节目十分出色,春节时被特邀到市里演出。

  因余其佳个子矮小,演技很好,他被编排在队形的最前面。他一出场,特别的身材加上俏皮的动作,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并成为焦点。“别看老余恁大把年纪了,他在舞台上的精彩表演甭提有多带劲了。”柏城镇党委书记刘建亭说。从此,余其佳成了当地的名人。

  不仅如此,余其佳还利用空闲时间,教当地老头老太太唱家乡山歌、演川戏,把当地的乡土文化活动搞得有板有眼。“自从老余加入我们的高跷队后,我们庄的文化活动比以前丰富多了,队员也变得活跃多了。”该村王大爷说。

  拒绝当地迷信习俗

  当地人过年时,都有在门前拦一根木棍的习俗。初到当地时,余其佳以为是当地人不欢迎别人到家里串门,故意将木棍拦在门前。“这些人怎么这样拒绝客人?”余其佳闷闷不乐,只好和几家隔得近的移民相互走走。

  没想到他一出门,当地的老头老太太不停招呼他到家里喝两盅,余其佳以为是故意客气。直到有热情的老头生拉活扯,他才问对方为什么要拦根木棍在门前不让人进。对方听后哈哈大笑,称门前的木棍不是用来拦人,而是当地的民俗,过年放根木棍在门前,意为“大鬼小鬼莫进来,是用来避邪的”。

  听到对方的解释,余其佳也笑了。“人世间哪里有鬼,这种民俗带有迷信色彩。”余其佳表示,他决不学习当地人的这种民俗。

  网络编辑:孔祥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