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37.8℃ 南京昨出现今年 最高温 六人中暑一人死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5日03:00 现代快报

  

37.8℃南京昨出现今年
37.8℃ 南京昨出现今年

  最高温 六人中暑一人死亡

  [热啊]

  最高温37.8℃

  明天有降雨,天气还有点热

  最高温37.8℃

  明天有降雨,天气还有点热

  昨天下午2点,南京市区还是酷暑难耐,并出现了今年的最高温37.8℃!但仅仅一个多小时过后,天气就来了个大变脸,突降的雷阵雨让市民猝不及防,天气顿时也凉爽了不少。

  昨天上午10点40分,省气象台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接下来的12个小时内,南京会出现37℃以上的高温天气。这已是省气象台连续第3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到了下午2点,南京气温已升至37.8℃,这是今年的最高气温了。从下午3点起,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天色渐渐暗淡了下来,偶尔还有阵阵凉风吹过,不一会儿,一场雷雨天气就出现了。气象专家说,近期南京地面气温不断上升,大气层中下层气流受副热带高压暖气流影响,气温高,而上层气流受冷空气影响,气温低,上下层温差特别大,造成小范围内云层对流强烈,容易出现这种雷雨天气。

  根据省气象台的预报,明天雨势还会加大,但暂时还不会出现所谓的一场雨水一场凉的情况。快报记者 刘峻

  [热啊]

  一人中暑死亡

  外出时要采取防晒措施

  (z)一人中暑死亡

  外出时要采取防晒措施

  □快报讯(通讯员李珊 巧红 实习生 蒋振凤 记者张星)连日高温让中暑病人大量出现,昨天白天南京“120”急救车就转运了6名中暑者,其中一名中年男子“路倒”死亡。

  南京市急救中心有关人士介绍,昨天上午八点到下午四点,该中心的“120”急救车出车次数就达到了66次,比前几天的40多次猛然增多。转运的中暑患者也陡然增多,6名中暑者病情大多比较重,转运的中暑患者中,有一名中年男子在马路上昏倒,最终死亡。记者从江苏省中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等处了解到,这两天中暑的病人也频频出现,主要是中老年人;不少体质较差的市民也耐不住高温的蒸烤,出现轻度中暑症状。另外,“120”急救车转运的心脑血管病人也在增多。

  专家提醒:高温天气下,人体需要不断补充水分;长期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病号”要加强保健;外出时要采取必要的防晒措施;经常喝绿豆汤、吃西瓜也可预防日光性皮肤病。

  [热啊]

  热!连续几天的高温让市民闷热难当。而在南京的民工就业市场、人力资源市场、人才市场内,室外与室内温差相当大,各市场之间温度也出现了冷热两极对比,求职的环境有着天壤之别。

  安德门民工市场36℃

  时间:昨天13:00

  地点:安德门民工就业市场信息大厅

  气温:室外36℃,室内36.5℃

  热啊 安德门民工市场36度(配施向辉图)

  安德门民工就业市场内,一排中年男女坐在职介厅内,脚边放着大包裹,手里拿着报纸,焦急地看着进进出出的人员,手中的报纸被汗水浸湿了,还照旧捏住,当作纸扇一样摇着。

  此时室外温度是36℃,而一进入室内,记者手中的温度计悄然升至36.5℃。

  第一间职介厅内,坐了50多名务工人员,厅内闷热不通风,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汗味。大厅楼板上的7台吊扇一动不动,扇叶边缘沾了一层灰尘。同样,在另一间职介厅、信息厅以及发证厅内,共32台电扇都未开启,记者也没找到电扇开关在哪儿。在发证厅内,柜台内的工作人员递出表格之后,迅速把窗口的玻璃拉上———柜台是封闭的,柜台内有两台空调和三台电扇,柜台内的温度与柜台外的大厅温差很大。

  记者进入二楼的总经理室,看到空调上显示着设置的温度为“25”。“考虑到成本因素,民工就业市场内各大厅的风扇都没有使用。”总经理李怀仁说,该市场是经营性质的市场主体,并非公益性的服务机构,所有成本都由市场承担,当然包括了电费以及管理人员工资等费用。他说,仅在7月份用电高峰期,民工就业市场的电费支出就高达1.5万元。虽然市场可以提供大量民工免费的求职信息,但在电费的支出上,实在是有心无力。

  【体验比较】

  时间:昨天14:40

  地点:南京市人才市场

  温度:室外36℃,室内26℃

  北京东路上的南京人才市场内,业务大厅比较空旷、整洁、安静,业务办理人员也不多。进入大厅,记者手中的温度计迅速从36℃降为26℃。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欲在宁落户,交上一沓材料,几分钟内就办理完了手续。

  【相关新闻】

  苏州

  昨用电超千万瓦

  □快报苏州电(通讯员 王啸峰 张剑 记者 尹海峡)昨天下午1时43分,苏州地区网供负荷首次突破1000万千瓦,达到1012.83万千瓦。同时,苏州成为全国首个用电负荷超千万的地级市。这一数字与安徽省全省的最高用电负荷相当。

  [纳凉]

  商场银行空调足

  纳凉

  商场银行空调足 (配施向辉图)

  天气炎热,中山陵等原本为市民喜爱的天然纳凉场地如今却有些失宠。那么,人们到底去哪里纳凉了呢?只要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如今,商场、书店、银行等场所常常坐满了纳凉的人群。

  天然林荫处:纳凉者稀少

  前几年,在中山陵风景区内,经常可以看到出租车司机将车辆停放在小道上,打开车门小睡一会。然而昨天记者看到,这里纳凉的人非常少。

  “紫金山上确实凉快,可蚊虫也多。”昨天中午,出租车司机陈先生将乘客送到中山植物园门口后,很快就离开了。

  同样,玄武湖、花神湖以及一些社区公园内也是游客稀少。公园管理人员认为,有天然林场的地方确实比太阳底下凉快,但市民不会为了节省空调费用专门顶着烈日,走到公园来纳凉的。

  商场书店:人气实在旺

  昨天,张老先生和老伴带着6岁的小孙子来到一家洋快餐店。快餐店内有空调,还有儿童乐园,小孙子开心,老两口也正好休息一会。

  一般来说,暑期并非商场的旺季,但商场内的人气却相当足,空调吹得人十分凉爽。商家在赚了人气的同时也培育了一批潜在顾客。

  书店内的人气随着高温不断上涨,顾客以年轻人居多,主要是一些大学生。另外,也有人跑到银行纳凉,但大多只集中在中午12点到1点之间。

  快报记者 吴宏 刘向红

  实习生 梅祥

  游泳场馆够火爆

  K 游泳场馆够火爆

  记者昨天走访南京市多家游泳戏水场馆,发现几乎都呈爆棚状态。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南京太阳宫水上乐园。透过戏水大厅的玻璃,记者看到戏水的市民密密匝匝,而且还不断有人进入。昨天下午1点多,仅5分钟内,记者就看到62人进入游泳池。“天气太热了,带孩子来这里比较凉快,还能学游泳。”许多家长纷纷对记者表示。

  南京五台山游泳馆的曾馆长告诉记者,这几天五台山游泳馆的平均人流量在1500人左右,周末两天更是超过2000人。而3000多平方米的南京玄武湖水上乐园每天接待的游客数量更是超过3000人。“由于是露天的,晚上人就特别多,每天都有几千人。”玄武湖水上乐园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见习记者 陶维洲

  [暴雨带来清凉]

  近千市民桥下避雨

  暴雨骤至 带来清凉

  近千市民桥下避雨

  昨天上午,南京上空还艳阳高照,但下午3点多,天气骤变,瓢泼大雨从天而降,毫无准备的行人被淋得透湿。在水西门至汉中门的高架桥下,几分钟内,就聚集了近千名行人避雨。

  “天渐渐阴了下来,突然就有大雨滴噼噼啪啪落下,很快大雨如注,倾盆而下。”滂沱大雨骤然而至时,王小姐骑着电动车外出办事,大雨不仅将她淋了个透,连档案文件也被弄湿了。当时她正好经过汉中门大桥,看到雨势趋大,只得推着电动车掉头走,躲到了高架桥下。“雨太大了,电动车电瓶好像坏了,发动不起来。”王小姐说,这场突如其来的阵雨让她难以招架。

  从汉中门高架桥下一直延伸到水西门高架桥下,近千名市民在桥下避雨。各种非机动车辆以及市民,一起挤在高架桥下的绿化带内。暴雨来临时,汉中门附近的地铁建设工地也暂停了建设,雨水哗哗地流往低处;汉中门大街上水深及脚踝,车辆驶过溅起一片水花。

  暴雨持续了约半个小时,下午3点半左右,雨势减弱,逐渐停止,避雨人推出车子继续行驶,路边积水也逐渐退去。快报记者 吴宏 刘向红

  实习生 梅祥

  大树省下万元“饮料费”

  (V)大树省下万元“饮料费”

  □快报讯(记者 孙兰兰)昨天的大雨不仅给南京降了温,也给行道树好好地解了渴。据不完全统计,这场雨至少让南京主城区省下了2000吨左右的绿化用水,也就省下了近万元的“饮料费”呢。

  “这雨下得真及时!”白下区绿化所的负责人开心地告诉记者,近一段时间以来,每天行道树的用水量都相当大,所里共14辆水车,每天都在满负荷运转,一直从晚上6:00浇到早上8:00,一天的用水量都在两三百吨。特别是这两天,南京气温维持在37摄氏度以上,毒辣辣的太阳更是加速树木水分的蒸腾,如果少浇点水就可能叶子枯黄,甚至让树木渴死。昨天下午的大雨,让街头行道树美美地饱饮了一顿,至少一天不用给树浇水了。

  省下一天水费的同时,连日来连续作战的绿化养护工人终于也可以休息一下了。据了解,为解决南京近20万株行道树的喝水问题,全市每天用水量要达到2000多吨,而绿化用水是按居民用水价双倍计费,一吨要4.6元,昨天这场雨一下子就省了近万元的“饮料费”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