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人大代表建议规范加分政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5日03:04 海峡都市报

  N中青

  今年中考、高考前后,许多有关加分舞弊、造假、有违公平的事件和内幕,被媒体一层层揭开。日前,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原局长、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了《关于对高考加分政策进行清理规范的建议》函,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力量对加分问题进行调研,会同相关部门对高考、中考加分政策进行清理规范”。

  据了解,洪可柱一直都在关注教育公平尤其是高考公平问题,曾多次通过两会议案、接受媒体采访等形式,为维护教育公平公正发表意见和建议。近日,他在接受专访时指出,要解决加分政策上的根本问题,仅靠增加透明度是不行的。加分政策作为社会公共政策,应在制定程序上予以规范。

  【现状】

  加分规定有点乱

  目前高考加分所出现的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加分政策混乱,互相矛盾,上下不一。具体表现在加分的对象、范围和分值混乱上。比如对同一个加分项目,各省市规定可加分的对象范围比较混乱。对某项全国性竞赛,黑龙江省规定前8名可加分,但河北省规定只有前3名才能加分。有些省规定,见义勇为的考生可以加分,但有些省规定,见义勇为者的子女也可以加分。而除了教育部有规定的加分外,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还可规定本地区的政策性加分措施,不同地方对同一项目加分分值上的差异也很明显。

  第二,高校操作不统一。有的高校只认同国家加分政策,不认同地方加分政策;有的则两者都认同。有的高校规定,加分后可投档,但专业要按原始分排序;有的则规定,加分后可投档,专业也按加分排序。而一些高校的加分规定与教育部规定亦有冲突。

  第三,高考加分政策作为社会公共政策,其出台过程不透明,随意性大。许多部门都想把加分当作社会管理或福利手段。目前,加分项目已涉及科协、体育、外事、民委、计划生育、残联、公安、民政、工会等10多个部门和单位,但近些年来,通过关系找教育部门要求出台高考加分政策的行业、部门或人士仍然层出不穷。比如福建近期就有政协委员要求给农村独生子女加分。

  代表谈

  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认为,高招的目标本来是实现公开、公平和公正,但现在,某些加分项目反而制造出新的不公平,如某些省规定博士子女可加分,某些地区则对城乡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进行区别对待,某些省规定纳税大户的子弟可加分,某些高校规定对本校教职工子弟降分录取。这些政策的存在,不但有违招考制度的公平公正,有些甚至还有“身份歧视”的嫌疑,这与高招追求的目标格格不入。

  【质疑】

  加分沦为腐败通道?

  今年高考前后,媒体有关加分制度的报道引发越来越多人的反思,一些地方的加分政策沦为权势群体的腐败通道。许多考生及其家长对不合理的加分政策以及由此衍生出的腐败现象非常不满。

  湖南省上千“体育竞赛优胜者”是“水货”,这么多的“水货”能弄到“体育竞赛优胜者”资格证书,背后是考生家长在权钱上的角力。同样,某些奥赛的优胜者、某些所谓的少数民族学生和华侨生,也都曾有花钱使权造假的情况被曝光。

  腐败产生的根源,还在于制度设计上出现了问题。由于加分制度设计本身不够严密,由于对权力的制约监督形同虚设,由于运作过程的不透明不公开,致使高考加分政策在一些地方被严重异化,成了一部分人以权谋私的工具。

  越来越多的人质疑,加分政策作为社会公共政策,并没有通过出台公共政策所必须经历的程序,如征求社会民意、举行听证会等,而是直接由某些部门根据部门利益出台政策,这样做是否合理?

  【解决】

  保留、清理还是取消

  伴随媒体关于加分事件的报道,有关中高考加分政策的存废之争不断。

  一派认为,即使加分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也不能因此而否定高考加分制度。他们认为,高考加分政策是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种缺陷而制定的。现在选拔人才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全国统一考试,以高考成绩作衡量标准。对有特长的学生来说,这种选拔方式并不能反映出学生的特点。这种制度上的缺陷会把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拒之门外。因此不能因噎废食。

  另一派主张,应当彻底取消加分政策。他们认为,“加分之于高考制度只是一种例外性的补充规定,具有很浓的法外施恩色彩”。过多过滥的加分政策已严重损害了中高考制度的公平和公正。因此,与其存在,不如取消。

  介于这两种观点之间的第三派则认为,对中考、高考加分进行规范整顿。他们认为,照顾性加分制度是积极的、合理的。但是鼓励性加分政策则不尽合理,有可能出现问题。他们相信,只要重新审视现行的高考加分制度,通过规范程序、强化监督、公开透明、严惩违规等途径予以完善,不给造假者以可乘之机,就能为考生带来真正的公平和公正。

  代表谈

  洪可柱认为,仅靠增加加分制度的透明度,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为高考加分所出现的问题是系统性的。不过,他不赞成取消高考加分政策,尤其是照顾性的加分政策。“对少数民族考生、烈士子女等,是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的重要举措。但是,对于一些鼓励性的加分政策,尤其是明显有违教育公平公正的加分政策,我认为应该进行清理规范。”

  洪可柱认为,高考加分政策作为社会公共政策,应在制定程序上予以规范,并且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成为大家都认同的制度。比如,哪些项目可以加分,可以加多少分,哪些考生可以得到这些加分,三者之间如何关联,如何保障关联过程中的公开、公平与公正,这些都要进行认真研究,并形成切实的制度保障,否则仍会留下让人乘虚而入的空子。

  □“加分”新名词

  裸考

  今年高考前夕,《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个近50人的班级,能加20分的就达到20多人。而那些没有加分资格的,则被戏称为“裸考”。这一报道不由得让人质疑:高考分数这么金贵,这些人凭什么占得先机?

  竞赛优胜者

  6月12日、13日,湖南省应届高中毕业生“体育竞赛优胜者”统一测试举行。记者调查发现,上千“体育竞赛优胜者”是“水货”,参测100米跑的27名女生,没有一人能达到合格标准。辽宁等地也出现同样情况。

  纳税大户

  《南方周末》8月3日报道,福建省漳州市市长亲自拍板,只要纳税300万元以上,其子女中考就可以加20分。新华社批评这是“典型的行政‘乱作为’行为”,导致了“‘有钱就可以加分’、‘有钱就可以优先入学’的不良风气”。

  加分秘笈

  上海《新闻晨报》8月10日报道,不培训语言、乐器,不讲解考题、答案,只传授“加分秘笈”。暑期里,一种教学生如何应对高考加分的培训班,正在上海悄然兴起。虽然学费高达3万元,但仍引起不少家长的浓厚兴趣。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