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西藏“兴边富民”造福百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5日03:07 中国西藏新闻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西藏“兴边富民”造福百姓
西藏隆子县的门巴族妇女给远方亲戚打电话。(图片来源:新华社摄影:土登)

  在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普兰国际市场生意兴隆街道上随处可见印度和尼泊尔商人。县城附近的多油村村民普布次仁说:“我们虽然远在边境线上,但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
。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住上了新房,不愁吃,不愁穿。”

  西藏有21个县、110个乡镇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四国接壤,边界线长达4000多公里,边境地区人口36.68万人,占全区人口14%。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西藏从2000年开始实施“振兴边境、富裕边民”战略,迄今已安排兴边富民资金1亿多元、项目近400个。

  “兴边富民”项目改善了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解决了边境群众饮水难、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的实际困难。随着洛扎县拉隆桥的竣工,拉隆居委会4个行政村近5000人通行无阻,扎日乡农牧民的农畜产品也可便捷地运出大山。岗巴县的格桑水库解决了3个村4523亩耕地和7万多亩草场的灌溉用水问题,结束了直克乡靠天种地的历史,使粮食亩产从64.9公斤提高到125公斤。日土县的乌江大桥则解除了78户边境群众长途跋涉绕道之苦。

  “兴边富民”有力地推动了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门巴族、珞巴族是西藏的人口较少民族,总人口约1.4万人。

  几年来,西藏自治区在错那县的4个门巴民族乡和林芝县南伊珞巴民族乡投入600多万元,建起学校、文化室、卫生院、蔬菜大棚,明显改善了这两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的生产生活环境。噶尔县典角村与印度隔河相望,只有500米距离,村里建起边民自由互市贸易点后,村民们很快脱贫致富。

  西藏贫困人口多数分布于边境地区,当地群众脱贫后的返贫率也高于其他地区。过去,一些边境群众曾热衷于迁往境外,或把子女送往邻国读书。“兴边富民”战略的实施,使边境地区逐步形成热爱祖国、建设家园的喜人局面。在聂拉木县樟木口岸一带,不少出境读书的边民子女又重新回国读书,到尼泊尔求诊的病人数也减少大半。据自治区民族宗教委员会初步统计,随着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西藏边境县农牧民的人均纯收入已从2000年前的不足千元提高到目前的1600元左右。

  据介绍,“十一五”期间,西藏将整合3亿元资金,帮助边境地区2.5万户农牧民改造住房,力争到2010年,使边境地区群众生活与腹心地区群众达到同步水平。

  链接:“兴边富民”行动

  2000年2月24日,由国家民委倡议发起的以“富民、兴边、强国、睦邻”为宗旨的“兴边富民”行动正式启动。开展“兴边富民”行动,就是要加大对边境地区的投入,加大帮扶力度,使沿边一线的各族群众靠边脱贫、靠边致富,在发展中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感情和加强各民族大团结,最终达到富民、兴边、强国、睦邻的目的。

  “兴边富民”行动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搞上去;二是着力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机制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三是下大力气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