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书价为何没个谱?(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5日03:50 山西晚报

  

书价为何没个谱?(图)

  当那些写书、印书、做书、发行书的人抱怨图书生意赚钱越来越难时,买书的老百姓却感觉现在的书价贵。

  2006上海书展正在进行,开展首日便吸引了两万书迷,销售额突破300万元,单价4
2万元的丛书《续修四库全书》悄然成交。但是,大多数读者还是冲着“打折”二字才冒着酷暑涌向书市的。

  人们疑惑:中国的书为什么愈来愈贵?书的定价到底有没有谱?

  218元精装书30元甩卖

  记者在书展上采访了不少购书人,他们觉得现在的书太贵了。 上海书展最大的诱惑是: 花10元门票可以买到上万种八折图书,而且每天还有许多品种“废纸价甩卖”。

  扛着一套《话说中国》 的章建晨说,这套书原价1100元,去年书市八折热卖,他还是觉得贵,今年降到720元才咬牙买下,不过还是觉得不便宜。

  记者发现,书展上有一套装帧精美的儿童读物《了了看世界》,原价218元,销售人员吆喝着30元甩卖。 一位带孩子买书的家长正在付钱, 她说:“现在书价高得吓人,动不动上百元,降价后又这么便宜,看来定价很‘黑’! ”

  书是怎么定价的?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张宏告诉记者,1993年后, 经国务院批准,大部分书的定价放开。 但中国目前图书定价基本是“按纸论价”,传统按印张定价,现在1个印张在两元左右。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书已经尝试按市场定价。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指出, 中国图书定价应更体现市场机制,学术类、非小说类的书应该贵一点, 其服务读者群虽然比较窄,但很固定。这样一本书往往是学者几年的心血, 如果按照和教辅书一样的定价方法卖, 一定会导致中国高端图书、 专业图书的生存困境。他认为,大众类的读物尤其是教材教辅书不该定价过高。

  于海说, 书价的不合理在于定价机制,该贵的书不贵,不该贵的书却出奇的贵。 加上有些不法书商混水摸鱼、虚高定价,将本已脆弱的书市搅浑, 愈加使读者觉得书贵得没谱。

  正规出版社连连叫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朱杰人说:“做出版之前,我是读者,我也觉得书贵;干了出版,我才真的体会到,中国的书不是太贵,而是太便宜。 ”

  国的书不是太贵,而是太便宜。 ”当代世界出版社发行部主任李国振给记者拆解了这根书业的利润链,一般来说,印刷成本应控制在25%—30%, 稿费或者版税占8%—15%左右,出版社管理成本占6%,总的出书成本在40%上下, 出版社给一般批发商的出货折扣为6折左右,大批发商的利润在5%—10%, 零售门市的利润空间在25%—30%。

  广东联合图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叶芳分析,首先,中国的这条书业利润链看上去零售利润最高,但是小零售店辐射面有限, 经营困难,做大了,投入大、风险也大,而且市面上没有几家不打折的书店,打折竞争不仅挤压了书店的利润,也给读者造成书价虚高的印象。 其次,批发商风险最小,但竞争激烈、利润有限,有时受两头挤压。 然后是出版社,看似有近20%的利润空间,但风险大,书一旦滞销全部无条件退给出版社,而且还要承担书商、书店诚信风险, 鉴于目前平均17%的退书率,出版社能保住6%—8%的利润就大吉了。 而印刷厂就更加惨淡经营了。

  。 而印刷厂就更加惨淡经营了。“中国的正规书业不是暴利行业,而是薄利、甚至微利行业。 ”九久读书人高级编辑彭伦说,“读者觉得书贵是观念问题,中国一本书的价格相当于买一个汉堡或者坐一次出租车,正常的书价不是贵,而是便宜。 ”

  国营民营争利造成混乱

  一位在图书出版业摸爬滚打十余年的资深人士语出惊人:全国目前560多家出版社,如果按规定对库存、资产、债务进行清查,我看至少1/3早就该倒闭,但是现在靠买卖书号活得还挺滋润, 民营书商的大举介入,许多出版社空壳化问题已昭然若揭。

  越来越多的民营工作室以各种形式与国营出版社合作,操作出一本本漂亮的畅销书,从各个环节与国营书业进行正面交锋。

  张宏分析, 民营图书工作室有人才优势,有机制优势,市场反应灵活,成本控制得好。

  朱杰人说, 民营流通渠道得到的图书折扣明显比新华书店更加优惠,久而久之,出版社的出货折扣被民营书商越压越低,影响到出版业的合理利润。

  由于书业门槛低, 尤其上游几乎无需成本即可进入, 造成大批“淘金者”涌入,带来一定的市场混乱。 而且现在书店往往为了达到销售目标不惜打折恶性竞争,造成批发商、零售商为了生存只能拼命占用上游出版社资源。

  书业暴利来自灰色地带

  一位资深书业人士坦言, 正规书业从编写、印刷、出版、销售各环节利润都有限, 而图书市场这块大蛋糕中的真正高额利润被两种途径吞噬———盗版和发行流通过程中的腐败。

  盗版书的成本低, 几乎只需要印刷、装订,利润空间大。 而且现在盗版呈现假冒不伪劣的特点,选纸、印刷质量可以乱真, 对正版书的冲击可以说是灾难性的。

  此外,流通领域的权力介入、垄断发行成为近年来书业腐败的一个特点。 业内人士坦言,这种情况不及时有效地制止, 中国书业就没有前途可言。

  书业有关人士指出, 除了盗版和销售垄断、发行腐败外,中国书业在各个环节都存在不规范甚至违法现象。 譬如上游的出版机构、图书工作室制造伪书是近年的丑行, 新闻出版总署两次清查出的68种伪书不过是冰山一角。 而产业链中游的发行批发单位,尤其是一些民营书商,存在不规范问题也很多,偷逃税款、现金回扣, 甚至在正版生意隐蔽下从事盗版买卖。 在下游的中小零售店往往靠偷逃税款保证营业利润,当经营出问题时常常关门躲债,一逃了之。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网络编辑:勾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