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黎以停火生效部分以军撤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5日05:41 新京报

  以色列将继续实施对黎巴嫩的海上和空中封锁

  

黎以停火生效部分以军撤离

  14日,以色列士兵手持一面黎巴嫩国旗从黎以边境撤离。

  

黎以停火生效部分以军撤离

  14日,一名黎巴嫩男子携带行李返回家园。

  格林尼治时间14日早晨5时,即当地时间14日早8时(北京时间14日下午1时),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此前宣布的黎以停火时间到来。持续近5个星期的战火一时消散,黎以两国上空再现一个月前平静,不再有以色列轰炸机和黎巴嫩真主党的火箭弹。

  以军宣称保留自卫权

  停火生效后,部分以军已经开始撤出黎巴嫩南部。

  “截至8时,按照政府依据联合国安理会1701号决议作出的决定,以军已经停止在黎巴嫩的进攻行动,”一名以军发言人说,“有些部队正在撤离,但仍有足够军队继续留在黎巴嫩。”但他拒绝透露,以军派入黎巴嫩的3万兵力中有多少人先行撤离。

  然而,以军同时发出警告,保留自卫权利。这名发言人说:“以军尊重这一安排,但会继续保卫士兵和以色列人。”与此同时,以色列政府说,还会继续实施对黎巴嫩的海上和空中封锁,“直到一个制止向黎巴嫩真主党武装走私武器的新机制建立”。此前,以色列谴责叙利亚和伊朗向真主党提供武器,但遭到这两国否认。

  黎巴嫩人重返家园

  长达一个多月的轰炸后,身心疲惫的黎巴嫩人14日终于能够离开避难所,涌到街道上。人们心存一丝希望,盼着自己的房屋在经历战火后依然完好。在南部饱受战火摧残的提尔市,街道上恢复繁忙景象。此前逃往别处的居民已经陆续返家。法新社记者看到,满载行李和人的车辆沿着山路从提尔市区前往周边村镇。

  类似的车队也从北部抵达提尔市,此前去西顿市避难的人们也回到家乡。

  “我要回到我的村庄、我的房子,”38岁的侯赛因·阿布·扎伊德说,“我要搭起帐篷,和我的家人住在那里,这是我们的故土,我们不会再离开它。”

  以色列居民仍留避难所

  与黎巴嫩平民相反,以色列北部城镇的居民在政府建议下没有急于离开目前居住的避难所,而是保持警惕,以备火箭弹袭击再次降临。

  在海法,没有火箭弹袭击,街道安静。

  餐馆主人罗南·金斯伯格说,停火并未给任何人留下印象,至少在一个星期内不受到“喀秋莎”火箭弹袭击,人们才能回到以往的正常生活中。

  在边境城镇谢莫纳,2.2万名居民中,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人逃离,留下的人也把自己关在家中,街上只有一些店铺开门营业,大多卖食品。

  王薇(新华社专稿)

  ■盘点

  冲突34天得失各不同

  以色列一方失大于得

  黎以停火当地时间14日早晨8时起生效,这轮为期34天的冲突给两国政治结构带来深刻影响。大多数媒体认为,且不论停火能否持续,就目前状况看,以色列一方失大于得,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因此遭受来自国内各派强大压力。

  以色列

  两个目标均未实现

  美以关系出现罅隙

  英国《每日电讯报》14日刊登的分析文章认为,衡量黎以冲突孰胜孰败的标准不应是双方各自损失了多少军事人员,而是要看他们是否达到了预定目的。从这个角度说,冲突胜负一目了然。

  “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开始对黎巴嫩真主党发起战争时有两个目标,摧毁真主党和在此过程中让两名被真主党抓走的以军士兵获释。然而,冲突开始一个月后,他一个目标也没实现,文章结论是:“由于奥尔默特的承诺明显没有实现,纳斯鲁拉地位高涨,奥尔默特的地位却在崩溃。”《耶路撒冷邮报》13日援引来自华盛顿高层的消息说:“美国决定寻求停火,原因就是以色列在冲突开始前3周将事情办砸,引得布什政府也因奥尔默特政府的无能跟着遭受指责,所以美国选择减少它的损失,实现停火。”对于失去美国信任的后果,以色列《国土报》在上周一篇新闻分析中已有警告,那就是以色列以后不再有资格“与美国分享战略利益”,因为美国将把以色列视为一个无能的盟友。

  黎巴嫩

  取得外交关键突破

  政治文化逐步成熟

  比起以色列媒体一片批评和反思之声,黎巴嫩媒体显得充满信心,尽管它在冲突中遭受的人员和物质损失比以色列更大。《每日星报》社论称“黎巴嫩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这个国家取得了外交突破,在最终出台的联合国决议文本中赢得了关键性改变。这些变化反映出一个现实,尽管枪在开火,人在流离,黎巴嫩政治文化正在成熟。”文章希望黎巴嫩加强军队,“最好的方法就是将真主党武装的武器和专家整编入黎军”。文章呼吁黎巴嫩各党派,跨越分歧,以便更好地管理国家,“第1701号决议虽然远称不上完美……但它的确给黎巴嫩人一个巨大空间,开始为一个新的、自我发展起来的新中东奠基,”《每日星报》说。

  黄恒(新华社专稿)

  ■解读

  中东问题专家余国庆分析当前局势

  停火仅是临时协议

  中东问题专家余国庆对本报记者表示,这次由联合国主导的停火之所以得到双方的肯定和接受,主要原因是双方已认识到,之前对形势的错误判断已经超过了军事损失和民众心理等可以承受的限度。以色列没有想到真主党会抵抗这么久,自身的损失会这么大,特别是战争后期几乎每天都有以军士兵死讯传来,国内民众反战呼声已经使得军方必须要考虑停火;而真主党也没有想到以色列对绑架两名士兵的反应如此强烈,会全力以赴反击。

  余国庆谈到,并不能简单地说谁是这次战争真正的赢家,只能说谁暂时得到了最大的利益。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真主党的声望在战争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可以说它是战争在目前这一阶段为止的最大的受益者。但也不能简单地说以色列就是战争的输家,虽然以色列完全消灭真主党的目的没有达到,但它还保有一些主动权,特别是在战争之后的谈判和撤军问题上,以色列其实是占有主动地位的。

  余国庆认为,这个停火协议也仅仅是一个临时性的停战协定而已,但两国的问题远不能用这样一个暂时性的协定所取代。除了真主党问题之外,两国还存在领土争端、水资源争端以及正常外交关系如何破解等问题,这么多不确定因素在中东地区的存在,不小心很可能会形成另一种紧张局面。停火协议控制得了一时,解决不了一世。(张乐)

  ■战事

  停火后3小时双方再起冲突

  一名真主党成员被击中,黎以先后展开“宣传战”

  此前,国际社会和黎以两国不少官员和分析人士认为,联合国安理会关于黎以冲突的第1701号决议依然脆弱。事实证明,他们的忧虑并非多余。停火期开始仅3个小时后,以军传出消息,他们在黎南部与一群真主党武装人员交火,击中1人。

  用以军的话说,这群真主党武装人员“用一种威胁的方式”靠近哈达萨镇附近的以军据点。当他们行进到几米远之外,以军士兵出于自卫开火,尽管真主党武装人员尚未开枪。以军士兵称,不知道被击中的真主党武装人员生死。

  除此之外,黎巴嫩和以色列北部迄今都没有遭到轰炸。

  在双方宣布停火同时,却展开“宣传战”,“武器”就是传单。

  14日,美联社记者在黎南部公路上看到,黎巴嫩真主党成员正在向往来车辆散发传单,上面写着:“祝贺你们,凭借耐心和支持获得巨大成功。”传单上还警告人们,不要触摸任何可疑物品,那些有可能是尚未引爆的爆炸物。

  当天早些时候,以色列飞机也在贝鲁特中部上空撒下传单。传单发出警告,一旦以色列再次遭到黎巴嫩发动的攻击,他们还会反击。

  (王薇)

  ■救援

  以军停止轰炸运输“脐带”恢复

  联合国首批物资运入黎巴嫩

  终于等到以军轰炸停止,第一批联合国救援物资运输车队14日立即向黎巴嫩港口城市提尔进发。

  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处发言人达尔吉特·巴加说,这批运输车队包括24辆卡车,装载着医疗物资、卫生用品、食品和水,准备提供给提尔市的难民。在以军持续轰炸下,这个城市已经几乎与外界切断联系。

  巴加还说,15日他们还会派出另外一支运输车队前往南部城镇鲁迈什,那座城市的居民和难民也因轰炸而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

  在过去几天中,联合国负责救援工作的官员发出警告,由于以军和黎巴嫩真主党武装都没有提供一条“安全通道”,他们的救援物资无法运抵战乱地区。(王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