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惹火照片网上流传 极端言论吸引眼球一秀成名,个性还是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5日08:14 东方网-文汇报

  自称网络第一美女的“欲望女神”凭借惹火照片叫板“二月丫头”事件近日闹得沸沸扬扬,虽然“欲望女神”最终铩羽而归,但无疑又为“秀”时代增添了一个新的符号。

  与此同时,“超女”、“好男儿”、“功夫之星”等全国范围的选秀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看着越来越多“秀”场中“你方唱罢我登场”,人们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国人缘何为“秀”而狂?

  纷繁“秀”客迷人眼

  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2004年“超女”,国人认识了安佑琪、张含韵;2005年“超女”,国人不但集体捧起了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等女孩,还附带捧红了陈西贝、郑靖雯等一批十强之外的“边缘超女”;2006年“超女”,不但增加了沈阳唱区,且全国总决赛尚未打响,厉娜、许飞等人便开始席卷各媒体娱乐版头条。

  实际上,近几年电视媒体的选秀活动不仅打造出李宇春等星级签约艺人,也“捧出”了孔庆祥、红衣教主、菊花姐姐、李毛等另类秀客。然而,比电视媒体捧出的秀客尤甚的,是最近几年层出不穷的网络秀客:芙蓉姐姐、木子美、竹影青瞳、二月丫头、天仙MM等人,在BBS上或发表颠覆传统审美的图片,或用身体写作,或发表“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言论。

  【点评】当打破传统人际交流界限的博客在我国日渐普及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拥有作秀平台,文学功底、艺术灵感、他人隐私、亟待发泄的潜意识以及异想天开都可以作为博客作秀的素材。

  作“秀”心态为何流行

  吉林大学新闻系教授韩向东认为,如今泛滥成灾的选秀活动,很大程度上是“超女”的延伸。就拿今年世界杯期间的“足球宝贝”海选活动来说,许多女孩子是想通过这个平台来改变自己的出身、职业,这恰恰是足球宝贝与超女迥然不同的地方:后者至少可以培养出一批签约人才,而前者充其量在受众群里混个脸熟,能借这一平台跻身娱乐圈的微乎其微。

  韩向东说,随着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不断借鉴,我国综艺节目也从最早的文艺晚会时代逐步过渡到现在的原生态作秀时代。迫于收视率压力产生的“超女”、“我型我秀”等节目,不但报名方法属于“低门槛”类型,且都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参与性与互动性恰恰是相互增进的。同时,随着各种选秀活动的影响加大,一“秀”成名的思想无形中为选秀活动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点评】当下我国正处于一种大众娱乐偶像普遍缺失的真空期,随着网络自由主义、商业媚俗文化的日益盛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网络另辟蹊径作秀。对选秀、作秀的狂热追捧行为则是强大社会压力下一种侥幸心理的宣泄途径,也是秀客的“粉丝”们欲望心理的投射。

  “秀”出“个性化时代”?

  吉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董才生表示,各种选秀、作秀活动,已成为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社会现象,这并非坏事,他说:“从我个人的角度分析,这起码标志着一个‘个性化时代’到来。”

  董才生解释,称其为“个性化时代”的到来,是因为它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具体包括民主化进程、经济发达程度、科学技术、商业运作、传媒手段等方方面面的进步。董才生说:“赵本山小品《小草》中的老太太为什么要在个人封闭下唱卡拉OK?因为在那个时代,‘她’突破不了传统的局限。”

  不过,董才生强调,人们为追求个性而作秀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道德标准。

  【点评】作秀、选秀本身无可厚非,但百态千姿的“秀”一定要有各自的尺度。秀客们在倡导个性化的同时,应当有社会公众意识,把有助于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良好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作为自己的责任。

  (据新华社专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