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让爱心在薪火传递中增值----曹双平专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01:18 燕赵都市报

  ----本报专访省福彩中心主任曹双平

  本报记者刘彬 实习生李奇真

  记者:到今年,福彩助学活动已经5周年了,现在,每年到了报考志愿的时候,贫困生找福彩已经成了他们的一种必然选择,作为福彩中心主任,您如何看待这5年的福彩助学

  曹双平:实际上是6年,在福彩助学开始之前,我们曾经启动了“春风送暖行动”,6年下来,我们共投入一千多万元,使3460名贫困大学生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这种成规模的资助寒门学子的活动最好的诠释了民政部门“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困”和福彩“扶老、助残、”的基本宗旨。

  记者:但现在有一个说法,目前对贫困生的资助,偏向于高分考生,偏向于名校考生,您怎样看这个问题?

  曹双平:但凡资助必须有一个标准,如果没有标准,人为操作的因素就太大了,有可能好事反而办不好,比较来看,我们认为资助那些高分的同学并没有太大问题,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必须是寒门学子,在城市都是低保家庭的孩子,在农村都是在贫困线以下的孩子,不少人都是单亲,或者家里有病人,这些孩子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刻苦学习,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取得了比别人更好的成绩,这样的孩子应该得到资助。

  更让我欣慰的是,自从福彩助学活动开展以来,社会各界已经掀起了助学的高潮,目前除了福彩助学活动外,工会、团省委等不少单位都有自己的助学工程,利群阳光也进入河北,社会各界也都向寒门学子伸出了援助之手,在他们的帮助下,每年都有更多的寒门学子得到资助,福彩是一个火种,如今,助学之火已经在河北呈现燎原之势。

  记者:最近一个报道,湖南有一个人在捐款助学时,与被资助者签订特别合同:要求受资助者今后必须帮助一名贫困生完成学业。您怎样看这个事情?

  曹双平:我的理解,受助者“今后帮助一名贫困生完成学业”的要求,其实更多的是一种道德约束。庞大的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爱心善举相扶助。只有让更多的人跻身爱心队伍,只有让更多的人积极“献慈施善”,我们这个社会,才不会感到寒冷。我们在解决贫困生的燃眉之急的时候,同时更希望通过受助者将捐资助学的爱心善举,薪火相传,以福荫更多弱者。这样我们能感受到爱心的增值。

  记者:前不久,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播出了对福彩学子刘默涵的专访,您看了这期节目吗?

  曹双平:看了,刘默涵是个好孩子,当初福彩资助她的时候,没想到这个孩子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我很高兴。刘默涵助学金实际上是这个孩子在接受福彩助学后,在接受社会各方面的资助后,怀着感恩的心,对社会做的一种回报。这就是典型的爱心薪火传承,爱心在她这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增值。

  刘默涵是一个特例,除了有一颗善良的感恩的心之外,这孩子能力非常好,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做成这样一件事,很不容易,但我相信,其他的福彩学子也都有一个感恩的心,在将来,他们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实际上,这些孩子大学毕业后,走上社会,由依赖家庭变为扶持家庭,再帮助家庭摆脱贫困,就逐步减少了社会上的贫困人群,这也是为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河北做出了贡献,当然如果能再帮助别人,就更好了。

  记者: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曹双平:我们拟在福彩助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对社会的资助范围,目前正在筹划一个新的项目。我们打算一年拿出一部分公益金,对社会各界的弱势群体进行资助,这个项目已经厅领导批准,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操作之中,福彩助学活动结束后,打算在适当时候向社会推出,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继续给以支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