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60年前杂志披露日军签降全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02:42 沈阳网-沈阳晚报

  

60年前杂志披露日军签降全程

  杂志封面

60年前杂志披露日军签降全程

  杂志内容61年前的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宣布最后胜利。今年8月15日,居住在沈阳的近现代收藏家詹洪阁先生,向记者出示了他珍藏的
孤本《胜利周年日纪念特刊》。这册60年前出版的珍贵历史文物资料,翔实揭示了当年日本侵略者签降仪式上的秘闻,再现了尘封61年的那个令人振奋的时刻——

  照片记录签降场面

  《胜利周年日纪念特刊》为16开版本,于1946年9月3日出版,其中刊登了21幅历史照片,再现了61年前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时的情形。

  该杂志封二上,以“日本签降”为标题,刊登了密苏里舰上举行日本签降仪式的照片,但见密苏里舰甲板上人山人海,炮塔上也站满了士兵和观众,甲板正中,分三排垂手站立着日本代表团11名成员。全国各地民众、中国军队等,或集会、或游行庆祝抗战胜利,大街小巷万众欢腾。

  该杂志封底上刊登了4幅照片,有抗战胜利后,中国军队接收的侵华日军飞机、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交出武器的场面;中国军队接收的侵华日军战炮;中国军队接收侵华日军霸占的机场等。

  该杂志的第一篇文章安排了大字标题“在密苏里舰看日本投降”;其导语为“十八分钟内,清算了十四年来侵略的罪恶,决定了‘大日本帝国’的命运”。当天舰上记者近400人

  该文章开篇写道:1945年9月2日,东京密苏里舰上日本代表签字投降的一幕,是极具历史意义的镜头。能够参加签降仪式的人,算得上运气好。新闻记者在一般人中总是幸运儿,那天密苏里舰上的记者,总数将近400人,他们的笔、照相机,把这幕好戏留下忠实的记录。该文章作者写道:“我很高兴能参加,不仅为了能参与这历史的一幕,也是为了一雪当年旧仇!”

  该文章介绍说,签降仪式仅18分钟,即大功告成。签降前的准备,则达半个月之久。扩大一点说,签降仪式的准备,应该自“九·一八事变”算起整整14年。

  日本代表机场尴尬

  文章说:1945年8月17日晚7时,两架 C—54式巨型运输机,一架载中国代表团;一架载中外记者团,直航马尼拉,于翌日清晨4时到达。当时,日本接洽投降的代表始终未到,东京方面屡次要求延期,因此许多人产生怀疑。日本洽降代表团到达马尼拉后,有50多辆吉普送记者们到机场采访。

  日本洽降代表团共15人,由河边虎四郎带队。他们下飞机后站成一排,河边虎四郎伸手,想与前来接洽的盟方将军握手,但盟方将军未理会,河边虎四郎十分尴尬。河边虎四郎第二次伸手,盟方将军才与他轻轻一握了事。

  密苏里舰阵容庄重

  文章里写道:密苏里舰是美国最大的战舰,共有7万吨重,停泊在东京湾中,周围有巡洋舰、驱逐舰、航空母舰等重重保护。

  头天晚上,记者们得到通知,参加签降仪式时服装随便,可不打领带,但站立位置有明确规定,是观看签降仪式的最佳位置。1945年9月2日8时30分,美国的尼米兹将军到达;8时40分,中国代表团徐永昌将军等6人到达;8时45分,麦克阿瑟将军莅临。此刻,军乐高奏。

  将近9时,美国军官把日本代表团11人带上甲板。甲板上设一张长桌,上面铺着绿毡,摆放着两份降书、一个墨水瓶、一架广播机。日本代表分3行站立,第一行是领队重光葵、梅津美次郎;第二行共5人;第三行4人。他们站立了6分钟。

  日本代表签字钢笔没水

  上午9时,仪式开始。麦克阿瑟从休息室中走出来,在广播机前宣读一篇简短的广播词,他的双手有些发抖。之后,即令日本代表签字。重光葵第一个签字,因为他只有一条腿,所以特准坐在椅子上。重光葵拿出钢笔,却没有墨水。他挤了一下、甩了几下,还是没墨水。他想到桌上的墨水瓶中吸墨水,却因瓶口太小,钢笔进不去,重光葵十分窘迫。这时,一名美国军官递上一支钢笔救了急。接着,梅津美次郎签字,签完后退回原位仍然站立。重光葵的秃头上始终冒汗;其他日本代表团成员均脸色难看。

  十八分钟清算罪恶

  日本代表团签完字,盟方代表继续签字,第一个签字的是麦克阿瑟;之后是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签字,然后是其他各国代表陆续签字。连同日本在内,总共10个国家代表签字,花费时间为18分钟。签降仪式期间,麦克阿瑟除宣读广播词外,始终一言未发,更没理会日本代表。签字完毕后,他随即离场。本报高级记者邱宏实习生李珍璘摄影黄绪

  (感谢詹洪阁先生提供历史文物资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