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任公务员自发组织学习沪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03:50 东方早报

  昨天,在上海市人事局的报告厅里,公务员初任培训班的上海籍公务员走上讲台,向外地籍公务员讲授上海话的发音规则和日常用语。组织这次“学习上海话”活动的几位上海公务员表示,让外地籍公务员尽快掌握上海话,并非故意违背“公务员办公时必须使用普通话”的国家规定,而是因为上海话日益成为公务员今后基层工作必不可少的技能。

  昨天上课前,闸北区人民检察院的公务员李旭和其他几名公务员已将他们前一天制作的调查问卷发到了外地籍公务员手中。在问卷回答中,许多人表示他们对上海话“完全不懂”,而学习上海话的困难则是语系不同、没有语言环境;而对于在上海工作或学习过一段时间的公务员来说,上海话已经“基本听得懂,但不会说”,几乎所有的人都表示,希望尽快掌握上海话。“现在在企事业的工作环境中,大家几乎都讲普通话;国家更是明确规定,公务员工作时必须使用普通话,”李旭说,“但我们不是要去违背普通话办公的规定,只是想让大家更快融入上海生活。”

  

新任公务员自发组织学习沪语

  昨日,新录取的公务员们正在市人事局接受“学说上海话”培训。早报记者 张栋 图

  曾有过在基层信访窗口调研经验的市信访办公务员陈慧荣说,“最大的‘刺激’还是来自于在基层工作的亲身经历。”基层信访工作人员在汇报工作时,几乎全都说上海话,刚来上海一个多月的他“完全不知所云”,还需要上海的实习生充当翻译。但是与别人“慢慢就能听懂”的学习态度不同,陈慧荣主动开始研究上海话的发音规律,“每次听取基层汇报时,他们一边讲上海话,我就一边对照文字材料记录特殊的发音,比如有的发音要求嘴不能完全张开,有的发音要求不完全爆破等等”,陈慧荣已经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三个月内要“听懂”,半年内要“会讲”。

  参与策划“学习上海话”活动的徐汇区人事局的丁洁说,她在基层实习期间,不得不承担起“中间人”的角色,“居委会的老干部不会讲普通话,而新搬来的‘新上海人’又听不懂上海话,发生了居民纠纷时,语言不通很容易造成矛盾”,幸好有丁洁这个“翻译”在,才使双方明白了对方的意思,顺利化解居民纠纷。于是,丁洁、李旭他们初步制订了上海话培训计划,分五个章节讲授上海话,从简单问候、常用称谓、数字描述和办公室用语等几个方面介绍简单用语,“这仅仅是抛砖引玉,激发大家学习上海话的兴趣和积极性”。除了每天花十分钟教授日常用语外,他们还鼓励大家业余时间多用沪语交流,并在课间穿插一些互动活动,让上海籍公务员和非上海籍公务员一起进行沪语小品演示,告诉大家一些沪语使用小窍门,让所有人都参与到这个活动中。

  一同参与此次策划的卢湾区人大办公室的孙霄隽也来自外地。他说,“上海话是我们今后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不能很好掌握就很难真正融入上海生活,也会影响到我们为上海人民的服务质量。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学习上海话’的活动,让外地来的同事能初步掌握一些日常工作、交际中常用的上海话,进而能在新工作岗位上更好地为民众服务”。

  专家说法

  “适度提倡”公务员学沪语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行政管理系教授浦兴祖认为,新任公务员学说上海话与“公务员工作时必须使用普通话”的规定并不矛盾,不能机械地将两者对立起来。浦兴祖表示,事实上,公务员学说上海话是对这一规定执行的有益补充,学会上海话后有利于到基层和郊区县开展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尤其碰上身处郊县不会说普通话的老人,会上海话更利于沟通和交流。

  因此,对于公务员学说上海话,应该“适度提倡”,即在能够讲普通话的场合必须使用普通话,如出席会议时,在机关工作时,和同行交流时;但处于基层等不擅讲普通话的场合,就应该入乡随俗多使用他们的方言,如果机械地要求公务员无论在任何场合都要讲普通话,那也是不切合实际的。(韩晓蓉)

早报记者 申思明 王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