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发掘高规格古墓 墓主疑为楚王(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09:07 汉网 | |||||||||
车马坑就在这些工作人员的脚下 发掘仪式现场。墓主究竟是谁?在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谜底即将揭开。 汉网消息(特派记者 吕宗恕 实习生 李依依)筹备整整三年的熊家冢考古发掘工作,昨日正式开始。该墓距今2300年至2400年左右,属战国古墓,因埋葬熊姓祖先为名。曾有考古专家表示,古墓群应是楚王墓,且可能是楚庄王墓(新浪编者注:楚庄王为春秋五霸之一,并非战国时期人物)。到底是不是楚王墓?这一秘密通过工作人员的发掘,即将全面揭开。 拨开第一铲土,一周内露出排葬坑
昨天,荆州市郊一个小村落张场村,因为一项抢救发掘,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荆州、武汉两地赶过去的10余家媒体,全部把镜头对准那座并不高的小山冈。 为便于现场发掘,山冈上所有灌木杂草全部被清除干净,仅剩两棵树龄不到15年的松树矗立在山头。 8时30分,八把系着红色绸带的铁铲在荆州市委市政府、考古界有关人士的手中一起挥动,熊家冢考古发掘第一撮土被铲起,装入农民的篼箕中,挑到墓地西侧一斜坡处。 整个战国墓地坐北朝南,方圆6万平方米有余,被一圈红色方砖高高围起,只剩惟一一扇门供考古工作者和官员进出。 熊家冢墓地考古发掘总指挥、原荆州博物馆副馆长陈跃均告诉记者,按照预定发掘程序安排,第一期工程为车马坑、排葬坑,预计到年底完成。其中排葬坑位于主冢南面的冈脊上,共56座,分4列呈南北向均匀排列,每列14座。目前已探明熊家冢墓有15级台阶,在春秋战国时期,台阶越高,证明墓主人的级别越高。 从附近村子请来的20名农民,依据熊家冢发掘现场考古工艺要求,小心翼翼掘除排葬坑的封土。据介绍,预计一周内,第一层厚度30厘米的封土将剥离开来,露出排葬坑墓园基本形状。 用上卫星定位,锁定每个探方方位 正式发掘前夕,工作人员要锁定每一个探方的方位,他们动用了经纬仪,甚至用上了卫星定位。 据发掘现场一权威人士介绍,在6万平米的墓地表层上,使用经纬仪对所有目标探测点进行精确定位,并依次打下600多个坐标点,每一个坐标点都有精确经纬度和详细编号。工作人员将这些坐标点的相关数据输入专门电脑,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将形成这个墓地的平、剖面(或剖视)图。 据介绍,在未来一段时间,熊家冢墓地发掘工作甚至还会动用专业的激光扫描设备,以生成相关的测绘图、三维图像等。 在发掘现场,所有考古工作者每人持有一本日记簿。有关人士称,这本子将详细记录整个熊家冢发掘过程中有关工作情况、重要遗迹遗物的描述与处理、疑难问题的判断与处理、器物标本等。 或许一年以后,就地建大型遗址馆 因为考古发掘需要,原来在这里看守熊家冢古墓15年的王德州老人一家,把老房子卖给荆州市有关方面,如今已另置家业。另外一户人家也搬离墓区。现在,他们的房子成了考古工作者的驻地。 考古发掘总指挥王明钦告诉记者,待所有发掘结束后,当地有关部门将视具体情况就地建造一座遗址博物馆。也许一年过后,人们将在这里全面领略到2300年前战国时期贵族墓葬群的真正踪迹。 楚墓考古,支撑起断裂的历史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楚国均居其一。国力最盛时,楚国领土几乎涵盖半个中国。 王明钦说,由于秦朝推行焚书坑儒政策,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记载几乎绝迹,了解这段历史主要依靠考古发现。楚墓的发掘与研究,是楚文化研究的中心,在先秦历史研究中也占据独特的地位。一旦揭开熊家冢真面目,或许将对我国史学、哲学、建筑学等学科有重要研究价值和意义。 据介绍,从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道德经》等典籍,改写了中国思想史;曾侯乙编钟、编磬及钟架笋梁、编钟配件和磬匣上的铭文,全面揭示楚国及属地乐学的发展水平。 而此次挖掘的熊家冢古墓,是我国迄今已知的楚国高级贵族墓地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布局最完整的墓地,价值不可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