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勾勒文化发展蓝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09:15 无锡日报 | |||||||||
本报记者袁柳 自3200年前泰伯奔吴起始,古代吴文化的发源地、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和现代乡镇企业的诞生地,在漫长的岁月中,无锡为中华民族创造了一大批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当2005年无锡获得了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然就成为全市人民奋力追逐的又一新目标。而在11日刚刚结束的全市“建设文明无锡,打造文化名城”工作会
近日,记者走访了上述出台文件的参与者,去了解“1234”的起步计划,去认识专门成立的文化遗产局,去感受即将在无锡大地上铺就的“一圈三带三区”文化发展宏伟蓝图……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1234工程”为新突破“十五”期间,我市拥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由1处增加到15处,省级文保单位由21处增加到58处,市级文保单位由176处增加到285处……无锡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速度”令人惊叹,“十五”成为无锡文化腾飞的一个重要节点,而已经到来的“十一五”更将是文化事业迅猛发展的一个崭新时期。 “到2010年,国家级文保单位达18处,省级文保单位达70处,市、区各级文保单位完好率达到98%以上,重点实施1234工程。”这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文保“硬指标”。“1”是围绕一条古运河,全面保护沿河传统民居和工业遗产;“2”是指建设鸿山遗址、阖闾城遗址两大遗址公园;“3”为构建泰伯渎、泰伯墓、泰伯庙三大历史人文景观;“4”乃修缮清名桥古运河水弄堂、惠山古街、荣巷、小娄巷四大历史街区。 有关人士评价,“1234”既是无锡向新目标迈进的起步工程,更是一个全面保护和利用无锡传统文化遗存的工程,其中四个历史街区可以说是无锡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这个工程在设想之时就以保护主城区历史遗存为重点,通过一片地区的“示范”,使无锡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向更加全面和纵深的方向推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点面结合责任到位“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这是无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始终坚持的方针。惠山泥人、宜兴紫砂、梁祝传说、吴歌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锡剧、道教音乐、锡绣、竹刻、纸马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已经列入“保护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可厚非将是保护的重点,并且无锡将积极推进古运河无锡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需要我们保护的就只是这些“特别珍贵”的文化遗产吗?当然不是!在《“建设文明无锡打造文化名城”项目任务责任书》中,我们几乎可以看见所有无锡民间和民俗方面“同样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字,它们被列入了切实的“保护计划”中———江阴市负责九狮舞、江南丝竹、莲湘、段龙舞、米酒酿制工艺等项目;宜兴市则负责男欢女嬉、宜兴手工刻纸、三跳道情等项目;洛社凤羽龙制作工艺、玉祁双套酒酿制工艺是惠山区的责任项目;还有滨湖区的江南蓝印花布、太湖龙舟、马灯舞、太湖渔俗,崇安区的无锡酱排骨、王兴记小吃传统工艺,南长区的太湖船点、无锡丝绸传统工艺等,北塘区的锡式铁具和新区荡湖船与花灯……“包干”到区还不够,落实到点才是“实措施”,因此在《责任书》中,市文管中心、园林局、房管局、教育局等单位都各自领到了“文保指标”,这样一种遍地开花、将保护责任分解落实到最基层的方式,必然会在全市形成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欣欣向荣态势。 无锡市文化遗产局:追求的不仅仅是第一“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原本就是相依相存的一对兄弟,我们在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时候一定不会忽视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像在对惠山古街进行保护的时候我们不可能撇开惠山泥人,在保护古运河文化的同时就一定会关注沿河的名人故居、工商遗存等。”市文化局负责人如是说。 无锡市文化遗产局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正式挂牌运行了,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全国首个文化遗产局”,从更深层的方面来说,它更是无锡在保护历史文化遗存方面的“创举”。 在加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同时,对那些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这是文化遗产局成立的重要意义。从科学依据上来看,国家早已开始使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它比较全面和完整,既包括了物质的、也包含了非物质的,这样在部署和开展实际工作时就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和推诿,而且有利于统一认识、理解和整合,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无锡市文化遗产局的实质意义,已不仅仅是一块“第一”的牌子了。 “一圈三带三区”:古今文化交相辉映它融汇了现代文明气息和历史文化遗存,它创造性地以自然的交通、水路和环境为脉络组合文化资源———“一圈三带三区”,这是一个把文化发展贯穿于城市建设规划中的空间布局,更是“十一五”期间无锡构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举措。 “一圈三带三区”城区文化空间布局,既有现实基础,又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一圈”,就是以太湖广场为中心,依托无锡市人民大会堂、图书馆、博物馆新馆、美术馆、科技馆(档案馆)、革命陈列馆等标志性设施,形成有较大带动力和辐射力的城市文化中心圈。“三带”指的是环蠡湖文化景观带、环太湖岸线文化景观带和古运河文化景观带。锡惠文化旅游区、灵山文化旅游区和吴越文化旅游区则组成了这个规划中的“三区”。“一圈”和“三区”是块面保护,“三带”则是名副其实的脉络承袭。 有关人士分析,“三带”中前两者以自然环境、旅游资源和新建的文化设施为主,比如环蠡湖文化景观带中就包括新建或准备建造的太湖艺术中心、程及美术馆、蠡湖规划展示馆,也有鼋头渚公园、蠡园、渤公岛等自然景观;同样环太湖岸线文化景观带东起硕放,西至马山,经过雪浪生态景观园、龙寺生态园、无锡影视基地、阖闾城和十八湾滨湖公园。当然这两者在规划时也一并承担起了发掘当地及沿路沿带历史文化资源的责任,而这点更成为文化底蕴特别丰厚的古运河文化景观带的“主要功能”。古运河一带有一大批名人故居和工业遗存,它们是无锡最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无锡人为之自豪的“资本”。“一圈三带三区”是即将在无锡大地上铺就的文化发展宏伟蓝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