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县哈尼族群众利用山区优势大力发展棕榈产业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已种植棕榈面积达15万亩,四分之一的棕榈进入了收益期,年产棕片8000多吨,加工各类棕榈制品7000多吨,产品畅销昆明、浙江义乌,创收8000多万元,10万哈尼群众靠种棕榈、加工棕榈走上致富路。
红河县是全国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一,又是边疆少数民族聚居的特困县,国家每年
都要安排一定的扶贫资金进行扶持。近几年来,红河县结合县情,利用山区优势大力发展棕榈产业。经过专家考察论证,红河县以哈尼族为主体民族聚居的12个乡镇,山区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光照足,适宜大规模发展棕榈。红河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对发展棕榈加快哈尼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形成共识,持之以恒发展棕榈产业,目前,全县已发展棕榈面积15万亩,种植棕榈3000万棵,成为全国有名的棕榈基地县。红河县在抓好棕榈种植业的同时,积极引导当地哈尼族群众发展棕榈加工业,使棕片在当地得到生产加工销售。2005年,全县已发展棕榈加工厂160多家,全部是私营企业,生产棕顺丝、棕巴掌丝、棕绒、棕床垫、脚踏垫等棕榈制品7000多吨,产品主销浙江义乌。在红河县阿扎河乡,全乡3万多哈尼群众家家户户种植棕榈,多者上百亩,少者也有二三亩,全乡发展棕榈面积达到4万多亩,人均达1.6亩,人均拥有棕榈300多棵,全乡创办棕制品加工厂40多户,年产棕制品近2000吨,人均棕榈收入600多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棕榈之乡”。今年,红河县计划投资兴建8000吨棕丝床垫厂,使棕制产品变粗加工为精加工,使棕榈产业实现再增值。
通讯员李伯成(云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