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毕业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11:12 温州都市报 | |||||||||||||||||||||
编者按 毕业照———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曾经经历过的。形形色色的毕业照能让人们看到自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它是你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 以下几张毕业照是由热心读者冯周国提供的。冯周国,男,工程师,1963年3月出生
看着这一张张褪色发黄的毕业照,可以清晰地看到那个年代的历史痕迹,还有冯周国及他的同龄人的读书历程。这,能否勾起你对自己读书时代的回忆?撰文:郑荣
小学毕业———同学越来越少 1970年,冯周国在巽山小学读书。那时的小学只用读5年。一年级刚开学时,全班共有56人。其间,不少同学因为家境贫寒而辍学,还有些因为找到工作就不读了。到小学毕业时,全班只剩下41人。让冯周国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分别三十多年,竟然没有碰到一位小学同学。不禁让人感叹:这世界说小也小,说大也大。
初中毕业———大部分同学成企业主 1975年,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冯周国到了读初中的年龄。按照当时的辖区划分,共有三所中学可供他选择,冯周国选择了离家最近的市三中就读。初中三年生活,让冯周国印象深刻的是,老师经常会带领学生去景山种菜或是去工厂里劳动。在这批初中同学中,后来只有三个人考上了大学,除一小部分在机关单位工作外,大部分同学都成了企业主。
高中毕业———以三分之差遗憾落榜 1978年,冯周国考入温州中学,成为全班考入温州中学的三位同学之一。当时的温州中学已经是温州最好的学校,大学升学率达到70%。许多人都认为,只要考入温州中学,一只脚就已经跨入了大学。高一文理分班时,虽然冯周国的文科成绩比理科成绩要好,但由于担心读文科就意味着要当老师,而在当时,教师的职业并不被人尊重,经济收入也不高。几经权衡后,他选择了读理科。不过遗憾的是,冯周国在高考中以三分之差落榜。
新诗讲习班———理想飞扬的地方 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文化复兴时期,当时的青年人业余生活单调,更多的业余时间是用于文化补习和追求理想。怀着对文学和诗歌的热爱,冯周国也参加了由原市文协(现为市作协)举办的首期新诗创作讲习班的学习。像唐湜、马骅(莫洛)、沈沉等老前辈都是教过他们的老师。
业余大学毕业———圆了大学梦 高考落榜后,冯周国顶替父亲的工作进了温州电业局瓯海供电分局上班。上世纪8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为振兴中华而读书”是当时“被耽搁了一代”的响亮口号。在这种“读书热”的感召下,冯周国也不甘落后,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工人大学的学习。经过四年时间的半工半读,拿到了工人业余大学毕业文凭,圆了他的大学梦。
这会是最后一张毕业照?从2003开始,冯周国经过3年学习取得了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本科学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