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莫建成:在《相约草原》迎庆内蒙古自治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19:19 新浪文化
莫建成:在《相约草原》迎庆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党委常委、宣传部长莫建成在发表讲话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各位领导,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对今天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各位记者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
区,是我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第一个范例。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由科学理论成为伟大的社会实践。内蒙古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融入社会主义和谐家庭,与全国人民一道走过了繁荣进步的光辉历程。近60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内蒙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奋发图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生活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明年5月1日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年大庆。在水草丰美、风光秀丽、凉爽怡人的金色8月,我们将隆重举办60周年大庆活动。为迎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国务院新闻办和内蒙古自治区联合主办以《相约草原》迎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百名摄影家看内蒙古大型系列活动,借用中外摄影家的镜头定格神奇、美妙、和谐、稳定、繁荣、发展,走向文明、走向现代化的内蒙古,通过世界各大图片社、主流媒体的国际著名摄影家和国内一流的摄影师的独特视角扫描、聚焦内蒙古的悠久历史、优美景色、现代文明,民族风情、自然风光,交流文化与信息、缔造友谊与和谐,让全国、全世界更多的了解内蒙古、认识内蒙古,把全新的内蒙古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约草原》迎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百名中外摄影家看内蒙古大型系列活动,将从2006年8月开始至2007年8月结束,历时一年。内容包括:

  一、“请到我们草原来”百名中外摄影家采风活动。

  本月22日,内蒙古政府新闻办与国新办五洲传播中心将邀请百名中外摄影家和记者朋友们在呼和浩特举办开机仪式,启动采风活动,分四路走近内蒙古的辽阔草原、茂密森林、起伏山峦、清澈湖泊、绵延沙漠以及厚重的文化遗存、独特丰富的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活动10天左右,摄影师们的足迹将遍布内蒙古大地。

  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图片征集活动。

  将通过媒体刊发征集图片启示,动员社会广泛参与,踊跃投稿,为明年举办展览、出版画册及建立内蒙古外宣图片库奠定基础。同时希望通过活动吸引广大中外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关注内蒙古,用图片讲述内蒙古的故事。

  三、“我心中的内蒙古”公众评选活动。

  将通过网络、平面媒体公布“内蒙古十大自然景观”、“内蒙古十大人文景观”、“内蒙古十大名牌产品”、“内蒙古十大知名企业家”、“内蒙古十大文化品牌”、“你最喜欢的十首草原歌曲”、“你最喜欢的十名内蒙古歌唱家”共7类公众评选项目。使内蒙古的旅游文化资源、知名品牌等被更多的人们所了解。通过广大公众参与,激励全区各族人民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热爱内蒙古、建设内蒙古的热情。

  四、《相约草原》摄影展览。

  将于2007年5月和8月,在60周年大庆前夕和期间,拟分别在北京和呼和浩特举办《相约草原》大型摄影展。集中展示本次系列活动的成果。

  五、出版画册,建立内蒙古外宣图片库。

  我们将开展摄影作品评比,对优秀作品予以奖励。

  《相约草原》迎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百名中外摄影家看内蒙古大型系列活动,将是一次内蒙古60年来建设成就的集中展示。其组织机构规格高、公众参与广、活动时间长、影响大,在内蒙古尚属首次。

  我们相信,在国务院新闻办的指导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热情支持,这项大型系列活动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

  借此机会,向各位朋友简要介绍一下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八分之一左右。人口2386.4万人。现辖3盟、9市、101个旗县(市、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多数的民族自治区。除蒙古族外,自治民族还有鄂伦春、鄂温克和达斡尔等其他少数民族。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强有力的推动下,内蒙古经济跨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内蒙古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叫做有基础、有优势、有机遇。

  第一,有基础。一是有较好的社会基础。内蒙古具有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曾被

周恩来总理誉为“模范自治区”,这些年来一直保持了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二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自治区成立近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三是有较好的工作基础。自治区历届党委和政府团结和谐、工作协调,各族干部群众的素质和精神状态好。

  第二,有优势。一是资源优势。内蒙古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许多资源不但储量大而且开发条件好。地上资源丰富,草原面积、森林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位居全国第一。地下资源富集,稀土居世界首位;煤炭保有储量2200多亿吨,占全国的1/4远景储量还要多;苏里格气田探明储量7000多亿立方米,属世界级大气田。二是区位优势。内蒙古北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有4200多公里边境线,有18个边境口岸,其中满洲里口岸吞吐量近2000万吨,二连浩特口岸吞吐量近1000万吨。内蒙古横跨“三北”,与八个省区交界,可以同东北、华北、西北三个经济区进行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是华北沟通大西北的经济通道,具有承东接西的区位优势。三是地广人稀优势。内蒙古地域广阔,人口较少,有利于生产布局适当收缩和相对集中,有利于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四是后发优势。相对来说,后发展的地区历史包袱较轻,在产业发展中可以坚持高起点,直接采用国际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和装备,通过技术跨越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第三,有机遇。一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对西部地区科技教育投入,支持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经济,这对内蒙古来说是最现实的机遇。二是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内蒙古与俄罗斯和蒙古国经济互补性强,加强与俄、蒙的经贸合作,可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扩大对外开放中加快发展。三是缓解国家经济发展“瓶颈”制约的机遇。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煤、电、油运“瓶颈”制约,内蒙古在这些方面能够为国家发展多做贡献,同时也为自身发展创造了条件。四是国家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机遇,也给内蒙古东部盟市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另外,去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这是包括内蒙古在内的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又一现实机遇。随着基础条件的改善和产业支撑能力的增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质量提高、结构优化、后劲增强,整体经济实力逐步提升。全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539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3822.8亿元,年均增长16.6%。人均生产总值1986美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4.6%。“十五”固定资产投资6918亿元,比“九五”的1756亿元增长了2.9倍。财政总收入536.3亿元,比2000年的155.6亿元增长2.45倍。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76亿元,同比增长18.2%;财政总收入344.3亿元,净增82亿元。

  内蒙古悠久独特的历史文化,秀美丰富的旅游资源也在自治区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内蒙古自治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草原文化和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共同构筑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在内蒙古历史上,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的交汇融合,在不同地域形成了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红山文化、大窑文化、河套文化、夏家店文化、朱开沟文化。内蒙古目前已发现15万多处文化遗址,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8处,馆藏文物50万件,十分珍贵。有的文化遗产堪称全国或亚洲之最,如亚洲第一龙(白垩纪查干诺尔

恐龙化石)、华夏第一村(兴隆洼遗址)、中华第一龙(红山文化碧玉龙)、草原第一都(辽上京、辽中京遗址),以及境内的
长城
遗存,其长度和跨越的历史年代,居全国之最;阴山岩画和贺兰山岩画,其数量和艺术价值亦属全国之最。以蒙古族及“三少”民族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曲艺、文艺作品、绘画、雕刻、民间工艺、体育、服饰以及极具民族特色的民族习俗和风情,使得内蒙古的民族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内蒙古旅游资源丰富,全区主要分为九大景观,即草原、森林、沙漠、湖泊、矿泉、冰雪、古迹、民俗、界河与国门。其中以广袤无垠的草原风光,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情最为著名。呼伦贝尔、锡林郭勒以及呼和浩特附近的乌兰察布草原是其中的代表。全区现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点170处,古建筑、遗址100多处。内蒙古将以优美秀丽的自然风貌、辽阔无垠的草原、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迎接八方来客。

  朋友们,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即将到来,内蒙古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维护边疆稳定,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新局面,书写新的历史,再造新的辉煌!

  感谢记者朋友们多年来对内蒙古新闻宣传工作所付出的心血,希望大家能够一如既往,继续给予关心和支持。欢迎到草原做客。愿我们明年8月相会在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

  谢谢大家!

  2006年8月16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