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环保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正文

把天空擦亮让大地吐绿 黄石城建新追求(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7日04:23 荆楚网-湖北日报

  

把天空擦亮让大地吐绿黄石城建新追求(图)

  治理后的磁湖展露出美丽的容颜。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记者 熊家余、陈岩、黄宣传、见习记者廖志慧 发自黄石)磁湖的形状像人的两片肺叶,被誉为黄石“城市之肺”。

  过去,位于市中心的磁湖污染严重,湖面分割破碎,填湖建房违章搭盖随处可见,“城市之肺”备受折磨。

  经过水环境治理及周边环境整治,而今磁湖又变成一个亭亭玉立的

美少女。今年4月,磁湖水环境治理工程荣获2005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湖是黄石的怀抱,山是黄石的依托。作为我国重要矿冶城市和原材料工业基地,黄石人居环境曾遭到严重破坏。把天空擦亮,让大地吐绿,这座城市的决策者痛下决心。

  从“青铜古都”、“水泥故乡”、“钢铁摇篮”到“生态

宜居城市”。黄石的城市定位,正经历着具有历史意义的嬗变。

  (通讯员吴远景 摄)

  [特别报道]黄石城建新追求:宜居(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记者 熊家余 陈岩 黄宣传 见习记者 廖志慧

  绿色的点染

  汽车行驶在宽阔的城区大道上。我们顺着环绕磁湖的“绿色长廊”前行,跃入眼帘的,有花团锦簇的人民广场、有争香斗艳的“八大园”。满眼的绿色,把黄石点染得生机盎然。

  这一片片绿色是怎么来的呢?

  建房还是布绿

  全长3.2公里的湖滨绿化长廊,犹如黄石大地上的一条纽带,从南至北串起了四颗明珠:陈家湾广场、明珠广场、华新广场和桂花湾广场。在“一线串四珠”的背后,是黄石市委、市政府打造宜居城市的坚定决心。

  1999年,在水利专家的建议下,长期没有发挥防洪作用的南湖堤被拆除了。16万平方米的空地,建什么好呢?有人提出,此地寸土寸金,建房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不能只把城市看成GDP的生产基地,而要把城市建成适宜人类居住的乐土。”市领导否决了建房的方案。他们认为,城市的主要功能是给百姓提供休闲、享受的场所。于是,2003年,该市投资5000多万元“造”起了这条绿色长廊。2005年、2006年又经过两次大的建设,绿色长廊越发美丽了。

  种草还是种树

  上世纪90年代末,在城市绿化建设中,黄石一直以“大草坪”观念为主导。刚种植完的草坪看上去很美,可到了夏天,老百姓反而找不到遮阳的地方。

  种草还是种树?市建管委、市园林局重新思考。

  2005年,他们拿出100万元研究经费,请有关单位研究两个课题:《绿地资源系统调查》和《植物多样性调查》。通过研究,他们找到了适应黄石发展的植物配置合理配方:在种植草坪的同时,多种枫杨、合欢、樟树等乡土树种。“种植乔木、灌木的成本只有草坪的1/6,释放出的氧气量却是草坪的15到20倍。”园林局总工程师汪道明欣喜地说。

  一个乔灌搭配、错层布绿的植树模式在黄石形成。今年市园林局又斥资300万元,在50米宽的迎宾大道上,种下银杏树。市城投公司出资800万元对黄石大道、快速路进行立体绿化,开发区在杭州西路环磁湖建起以绿为主的景观工程。

  古樟的幸运

  

把天空擦亮让大地吐绿黄石城建新追求(图)

  为了这棵古樟树,黄石在修筑马路时绕道而行。

  樟树,是黄石的市树。对于樟树,黄石人有种特殊的感情。

  无论是在市政府门前、马路边,还是在花园、社区,樟树的身影无处不在。

  位于发展大道上的三棵古樟,无疑是最幸运的樟树。2005年,市政府在修建城市快速路时发现,在相距不到200米的距离内有3棵百年樟树。按照规划图,这3棵樟树正好位于马路中央。“为了这3棵樟树,我们改变了原有的规划,多花了300多万元,将马路修到了3棵樟树之间。”黄石市副市长董尚荣说。

  我们在现场看到,这3棵“昂贵”的樟树分列发展大道的两边,马路很明显地改变了线路,蜿蜒着从它们中间穿了过去。

  百姓眼中的“绿线”

  黄石百姓很看重“绿线”。绿线,是指城市规划区内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旧城改造的绿地率不得低于25%,新区建设的绿地率不得低于35%。”黄石双创办的一位负责人介绍。

  今年62岁、家住顺佳小区的谢维贞算是一个代表。老人原为东钢退休工人,4年前刚搬来时,看见小区仅有7棵桂花树,便自费1000多元从下陆购进3棵樟树和1棵银杏,种在小区花坛。在她的带动下,顺佳小区的居民们纷纷从家里搬来花、树,种在小区花坛,为小区增添了一抹新绿。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黄石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20.7平方公里,公共绿地面积达到6.6平方公里,绿色率达到35.2%,绿化覆盖率达到37.9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17平方米。

  蓝色的回归

  

  一群小鸟欢快地从转窑的烟囱上划过,打破了车间的沉寂。巨大的旋窑下,小草已经冲破厚厚的尘土,长出鲜嫩的绿叶。被誉为“中国水泥工业摇篮”的“华新型”1、2、3号窑静静地躺在院内。

  2005年5月20日,已燃烧近百年历史的“华新型”窑停火封炉。随之,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销声匿迹,笼罩在天空的炉烟烟消云散,随风飘扬的粉尘荡然无存。今年7月28日,市政府决定拿出2亿元,将华新1、2、3号窑整体拆迁。

  近几年来,黄石加大对空气环境的整治力度,“光灰城市”不复存在。去年,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为310天,比2004年的优良天数多33天。

  

  也许数字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上世纪70年代,黄石城区平均每天降尘70吨,80年代为20吨,到90年代只有18吨,而2000年以来平均每天降尘仅14吨。

  在降尘大幅减少的同时,作为重工业城市黄石的三大主导产品钢、铜、水泥产量却大幅增长。上世纪70年代,钢产量仅为35万吨,铜产量为0,水泥81.8万吨;到2005年,钢产量达235万吨,铜产量19.4万吨,水泥产量1345万吨。

  黄石因矿建厂,依厂建市,工业造成的大气污染由来已久。延绵百里的黄荆山是上苍赐予黄石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然而,山脚下的村民一度“咬定青山不放松”,在山上开山采石、烧石灰,成天炮声隆隆,浓烟滚滚。大规模的开采,使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如今,百余里的黄荆山至长乐山留下30多个开山塘口,如人们额头上道道伤痕。外来人欣赏黄石秀美山水时,无不为之遗憾。

  黄石市环保局局长王增倍算了一笔账:现在修复一个开山塘口的投入,是过去一个开山塘口产生效益的十倍甚至几十倍,恢复生态需要更长的时间。

  历史证明,先污染后治理,得不偿失。“十五”以来,该市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以“环境换增长”到“环境优化增长”。

  

  告别了,石灰窑。黄石人对石灰窑有一种特殊的情结。石灰窑在为黄石贡献财富的同时,也给黄石戴上了一顶“光灰”城市的帽子。烧窑和开山放炮产生的灰尘使周边的天空灰蒙蒙一片,早上起来,窗户、房门和晚上晾晒的衣服上会落下一层厚厚的灰尘。“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生产量越大,灰尘越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黄石每年降尘三四万余吨。据了解,靠石灰窑较近的一些居民,因为受不了灰尘和噪音,大部分选择了搬家。从2000年开始,黄石市委、市政府陆续关停了12口“连续窑”。到去年7月8日,最后的13口窑被拆除。从此,石灰窑在黄石市区成为一段历史。

  面对新型工业的崛起,与石灰窑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陈福生、李声明两位老人笑言:我们彻底下岗了!

  关停了,华新窑。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1、2、3号窑,曾代表了当时国内水泥行业最先进的生产技术,被国家命名为“华新型”窑,向全国推广并出口国外,成为新中国水泥工业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也赢得了“中国水泥工业摇篮”的美名。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华新型”水泥窑因能耗高、劳动生产率低、环境污染严重而逐渐被新型干法窑所取代。据该公司生产品质部技术负责人曹中海介绍,该企业1、2、3号老窑粉尘排放量为270吨/月,粉尘污染问题使市民深受其害。传统华新型窑每生产一吨水泥与新型干法窑相比,成本增加80至100元,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新型干法窑的1/7左右。

  华新遵循科学发展观,毅然关停1、2、3号窑,周边的房地产企业也借机做起广告,原因很简单,环境好了,房价也该涨了。生产工人经培训后全部转入新的岗位,丢掉铁锨轻点鼠标。

  倒下了,黑烟囱。黄石是一座典型的煤烟型工业结构城市,在城区最多时有大小烟囱100多座,城区每年飘下粉尘量高达6000多吨。多年来,在大街上步行,污浊的空气甚至会呛得嗓子发疼,熏得眼睛流泪。

  始建于1979年的黄石矿务局水泥厂,因缺乏有效的除尘治理,污染不断加重。紧邻该厂的张万有村居民家家关门闭户,有的村民不得不搬离,在别处租房居住。整治无望,市政府果断下达了矿务局水泥厂关停转产的通知。2005年1月1日,该厂正式关门,张万有村村民第一次可以坐在庭院里美美地晒着太阳拉家常。

  类似该水泥厂的关停,“十五”期间,黄石城区关停并转拔掉60多座黑烟囱,仅剩的30多座烟囱或进行了除尘设备的改造,或改油作燃料。

  

  “宁可放慢经济增长速度,也要保住一片蓝天,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市委书记王振有多次强调。

  近年来,黄石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兴建项目做到环保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对环境设施企业均装上黑匣子,实施在线监控。“十五”期间,该市环保投入21.67亿元,治理污染源310处。严格按照“新账不添、老账多还”的思路,加大新建项目管理力度,凡是粉尘、灰尘、烟尘污染的项目,一律拒之门外。

  2004年,大冶市汪仁镇费九牛二虎之力,与重庆巨力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草签了协议,计划在黄荆山新区投资10亿余元,建设年产水泥500万吨的水泥厂。为此,大冶市前期耗费近200万元。据预测,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新增税收3000多万元。

  然而,就在项目开工前,一封市民来信摆到市长肖旭明案上:“黄荆山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新区用地,在此建水泥厂会产生噪音和粉尘;从城市长远利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角度考虑,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的经济发展。”

  市政府接受了市民的意见,现场“拍死”了即将动工兴建的水泥厂。

  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关闭了30多处开山塘口,关停了20多口石灰窑,拔掉了60多座燃煤烟囱,取缔了1000多家“五小”企业,从源头上切断了大气污染源。

  黄石的天空变蓝了;百姓的心空变爽了!

  城市深处的温馨故事

  

把天空擦亮让大地吐绿黄石城建新追求(图)

  

  江滩公园成为周围居民休闲的好去处。

  蓝天、湖泊、广场和绿地,使黄石散发出诱人的自然美,给人一种“城在山中、湖在城中、楼在树中、人在绿中”的舒适感觉。

  以人为本,体现了这座城市的管理者亲民爱民的情怀。

  请看发生在这座城市里的几则小故事。江滩上的亲民工程江风习习,垂柳倒挂。2004年8月,黄石沿江一带出现了一个1公里长、40米宽的江滩公园。公园虽不大,但附近上窑、中窑、冶钢的5万名产业工人从此有了一方休闲、憩息之地。“夏天在公园里乘乘凉蛮舒服的。”68岁的退休工人何向楚靠在公园的木椅上,悠闲地说:“过去,这附近没有公园,想散个步都没地方走。”

  何向楚老人也许不知,建不建江滩公园,黄石还曾发生过争议。一种声音说,不建,这个地段是房地产开发的风水宝地,交给地产商,这块地能创不少财政收入。另一种声音说,建,城市不能仅仅产生GDP,落脚点应是适宜人居。人是城市的主体,创造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和谐家园,才是城市建设的第一需求。

  当两种观点摆在黄石决策者面前时,他们选择了后者。因为这一带居住的多是社会的低收入阶层,建设江滩公园能给他们提供一个休闲的场所。群安巷里的6盏路灯群安巷是黄石市的一条小巷。8月5日,家住群安巷社区30号的刘洁女士告诉记者,过去,这条小巷,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积水,妇女儿童天黑了不敢走,时不时还会出现“飞车党”。

  去年8月,政府对这条小巷进行投资改造。不到两个月,一条长600米、宽8米的柏油马路呈现在眼前。路修好,便安装路灯。开始安了4盏路灯,老百姓说不够亮,马上又加安了2盏。老百姓满意了,说:“盼望已久的路灯亮了,它不但照亮了我们脚下的路,也照亮了我们的心!”

  据了解,群安巷是近5年来市政府投资1.2亿元改造的178条背街小巷中的一条。虽然这不是惊天动地的大工程,但这些背街小巷、泥巴路的改造却如涓涓细流,让每一个市民都能看得见、摸得着,并从中受益。盲道上的19处绊线去年5月的一天,盲人郑国兴、卫杨题给黄石市政府打电话,反映城区干道旁的盲道上障碍物影响盲人行走,摔倒了很多盲人。

  市政府迅速组织专班对城区30余条主次干道进行排查、摸底,发现黄石大道、华新路、武汉路、颐阳路等中心城区主要道路盲道上设置各类绊线、电杆19处。

  5月19日,市政府召集市政、供电等部门,研究“拆除障碍,让出盲道”整改意见,要求这些杆线产权单位迅速拿出整改方案。到6月8日,19处绊线、电杆全部清除。

  盲人的“拦路虎”没了,郑国兴老人又给政府热线打电话:“没想到我一个电话打来,政府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26个钢材网点的迁移黄石市西塞山区颐阳路上,绵延4公里的26家钢材网点,曾经搅得附近几百家居民白天坐不安生,夜晚不能成眠。装卸钢材、切割钢材的声音震耳欲聋,运输钢材的汽车不仅把马路轧坏,还卷起滚滚尘土,周围居民怨声载道。

  家住颐阳路541-22号的杨艳华女士,便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之一。记者采访她时,她说话声音特别大,几乎是在喊。一问,原来她的耳朵由于长期受噪音污染有点背。“装卸钢材、切割钢材的声音真是刺耳,能把我家的房子震得跳,电视的声音都听不见。老年人、有心脏病的人肯定受不了。”杨艳华说:“周围居民已联名举报了多次,还反映到报社、电视台了。”

  问题摆到市政府的桌面上,市长们坐不住了,他们下决心要把26家钢材网点从市内迁走。但这些钢材经营商又哪里愿意搬迁呢?经过耐心的说服、机智的周旋、不懈的努力,去年底,26家钢材经销商终于整体搬迁到花湖开发区钢材市场。

  杨艳华兴奋不已:“这下耳根终于清静了,可以睡个好觉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