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江河断流水库干涸 湖北旱情凸现四大特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9日04:31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湖北日报)(记者 甘勇 通讯员 孙又欣 实习生 李娜)江河断流,水库干涸,池塘见底,土地龟裂,稻叶打卷,农民心急如焚!

  6月夏旱发展,7月水旱交错,当前伏秋连旱迅速蔓延。如火骄阳下,我省广大干部群众挥汗如雨,正在与旱魔进行着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

  激烈的“拉锯战”

  对湖北人来说,干旱,与洪水一样可怕。5月底,荆门市和恩施州部分地区遭遇春末干旱,受旱面积55.4万亩。到了6月中旬,荆门、十堰、恩施等地受旱面积近400万亩。旱情较重的荆门市,有3110口塘堰干涸,73条河溪断流。一个星期之后,全省受旱面积翻番,达到831.5万亩。

  按以往经验,丰沛的梅雨能解除旱情。然而,6月22日我省入梅后,由于降雨分布不均,干旱面积不降反增,出现了罕见的梅雨夏旱。

  7月4日,全省旱情增至1215.5万亩,有67万人、41.9万头大牲畜饮水发生困难。

  直至7月10日,全省经历了一次“迟到”的梅雨后,旱情才有所缓解,受旱农田面积降至300多万亩。此后,台风“格美”、“桑美”相继造访,滋润了久渴的荆楚大地。全省旱灾面积一度降至200多万亩,且以“插花旱”为主。

  然而,旱魔再度反扑。8月15日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武汉、十堰、恩施等8市州受旱农田达464.8万亩,比上周增加227.4万亩,伏秋连旱的趋势日渐明显。

  旱情凸现四大特点

  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专家分析,今年旱情阶段性特征明显,突出表现在4个方面。

  一是受旱时间长。6月1日至8月18日,全省旱灾跨越夏秋两季,既有全省性的夏旱,又有鄂西南、鄂东北、鄂西北为主的局部伏秋连旱,时间长达79天。

  二是降雨总量少。今年以来,全省降雨少于历史同期均值2成以上,鄂西南、鄂东北大部少3成至4成。

  三是气温持续高。全省高温早于常年半个多月发生,6月中旬至7月初,省内大部气温在35℃以上,局部高达42℃,6月份蒸发量比降雨量多出100毫米至200毫米。目前,全省气温再次攀升35℃以上,土壤失墒很快,导致持续干旱。

  四是干旱危害重。今年全省高峰受旱农田面积达1215.5万亩,目前,局部地区伏秋连旱趋重,且发展迅速,受旱面积比上周统计数字翻了近一番。

  旱情走势不容乐观

  目前,伏秋连旱的农作物面积虽然只有464.8万亩,但抗旱形势不容乐观。

  从气象因素分析,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未来一段时间我省降雨趋势不明朗,仍将维持晴热高温天气,局部气温达到40℃以上。

  从江河水位分析,长江宜昌、荆江河段已出现1877年以来同期最低水位和最小流量,荆南四河的松滋、藕池两河已断流,汉江中下游水位也在降低,给沿江涵闸引水补水带来困难。

  从蓄水情况分析,截至8月15日,旱区已有84座水库干涸,全省库塘蓄水123.8亿立方米,比历史同期均值少4.5亿立方米。

  面对旱情,不能束手待毙,也不能靠天吃饭。

  水库、涵闸、泵站等水利设施是制服旱魔的法宝。各地采取涵闸引水、水库放水、泵站提水及人工增雨等调水措施,千方百计缓解旱情。目前,通过放、引、提,已累计提供抗旱用水45.8亿立方米,相当于46个东湖的水量,使1822.3万亩(次)农田喝上了“救命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