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采用市场化手段为经济降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9日08:09 潇湘晨报

  易宪容:新一轮加息周期来临

  1993年至今

  居民一年期存款利率变动图制图宗岗

  央行18日下午宣布,自8月19日起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2004年10月29日起央行首次同时上调存贷款利率。而此前发布的最新经济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连创新高的投资和工业生产增幅在7月份均有所回调。在这样的背景下,央行宣布加息,是在用市场化手段继续为偏快的中国经济降温,巩固宏观调控的成果。

  遏制投资和信贷冲动

  根据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总体形势良好,但经济运行中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的加息行动,正是采取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等数量型工具收回过多流动性,从资金的供给方加大了调节力度,利用利率杠杆适当抑制投资和信贷需求的扩张。

  “存贷款基准利率代表全社会的资金成本,如果资金成本相对于投资回报率偏低,很容易助长投资和信贷的冲动。”此负责人表示,通过上调基准利率,可以加大投资行为的融资成本,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恰当衡量信贷风险,防止贷款盲目扩张;尤其是随着融资渠道日益多元化,提高资金成本还可以广泛地调节全社会投融资行为和预期,促使各类投资主体更加趋于理性。同时,他还指出,此次长期贷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贷款利率上调幅度,有利于抑制长期贷款需求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有利于优化商业银行存款结构,协调投资和消费的关系。

  数据回调为何仍加息?

  “7月份的经济运行数据虽有明显回调,但还是偏快。出现了调整的苗头,并不意味着没问题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需要政策的进一步巩固。加息就是一种巩固,而且是市场化手段。”经济学家王小广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推动中国经济升温的投资,在7月份的确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回调。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七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30.5%,而上半年的增幅是31.3%,投资在7月当月的增幅其实已经回落到26%至27%间。

  但是,这种回调可能是暂时的。王小广认为,当前各地投资冲动强烈,在中央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手段、甚至通报批评调控不力的地方政府之后,各地的投资冲动可能会得到暂时抑制,但潜在的欲望依然强烈。

  如果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根子上巩固调控成果,反弹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加息将会使企业投资的贷款成本增加,而投资成本的增加,将使企业的投资冲动受到遏制。

  “宏观调控,最关键的就是要让价格机制发挥作用,这样才能取得长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易宪容指出,如果不提高资金使用的价格(即利率),“风头”一过,投资还会快速反弹。

  专家:加息力度必须保持

  易宪容强调,只有持续加息才能带来希望的效果。“早就应当加息,现在的加息来得有点晚。”易宪容认为,过小的加息幅度或者加息不能形成周期,都将严重影响对于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如果是那样加等于没加!”

  易宪容称,将美国与中国的加息做一个简单的比较就会发现,我国的加息幅度仍然不够,因此,易宪容非常肯定地认为,新一轮加息周期的来临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对于加息的频率问题,易宪容称,加息的频率要看市场的反应如何,市场反应好,加息的频率可以短,市场反应不好,加息的频率应该快。“现在来看,市场反应太不好了,央行应该继续加息,至于下次什么时候加,加多少,还要看这次加息后的市场反应。”

  “宏观调控政策要坚持,一定要调整到位,不能轻易放松。”王小广说。他分析,即便采用加息的手段给投资过快降温,其效应发挥也需要一段时间,不可能立竿见影。必须把这个力度保持下去,只有这样才能牢牢遏制住投资的过快增长。

  据新华社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