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光雾红叶别样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0日07:39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南江县教育发展巡礼

  南江,一提起这个响亮的名字,大家就会想到奇峰绵延、红叶千里的光雾山;一提起南江的教育,自然就会想到一个曾经影响了一代人的名字、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首届“十佳少年”———成洁。十多年过去了,本报再次将镜头锁定巴山深处的巴中市南江县,去探索该县教育事业取得辉煌硕果的奥秘。

  “坎坷的路是有的,人生就要进击!”成洁这句“名言”正是南江教育发展历程的生动写照。南江地处偏远,底子薄,条件差,但在南江县委、县政府领导下,教育界负重自强、顽强拼搏,小学、初中、普高、职高教育齐头并进,仿佛一朵朵奇葩,绽放在光雾山麓、南江河畔。

  南江教育历史悠久。南江中学的前身“公山书院”始建于1745年(清乾隆10年)。新中国成立后,该县教育获得空前发展,在县委、县政府“科教兴县”战略旗帜指引下,“普九”被列入全县八大扶贫攻坚工程之一。截至2006年,全县各类学校发展到539所,在校学生总数近12万人,教职工达4459人,特级教师9人,高级教师235人。学校占地面积3555亩,校舍总面积56万平方米。1997年自查验收,全县74个乡(镇)全面达到“普九”要求,1999年通过省政府验收,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已于1995年经省地验收合格,全县非文盲率达至98.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南江县委、县政府领导把教育发展列为重中之重,县委书记青理东经常检查和调研教育工作.分管领导一年中有1/3的时间深入基层调研,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耕耘和收获是成正比的,如同光雾山令人心驰神往的漫山红叶,南江教育也是巴中的一道亮丽风景:该县高考上线突破万人,位居全市第一;南中15岁的高二学生许月华考取了中国科大少年班;在巴中市学校常规管理检查评比中,南江中学、长赤中学分获全市城镇中学,农村中学第一名;南江镇四小、南江中学、小河职中等先后跻身于省校风示范校行列,70多名教师受到市、省、国家级表彰……

  高飞的领头雁———南江中学

  “我校是省级重点中学,前身是公山书院,创建于1745年,是我县的第一所学堂。”昨日上午,在被誉为南江县教育“龙头”的南江中学新任校长康华(原南江县教育局副局长)的办公室,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面对优秀师生不断外流和资金运转困难等问题,该校不断提升软硬件设施,使该校成为了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校风示范学校、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和省群众体育活动先进集体、省“模范职工之家”、市级最佳文明单位、市教育管理改革先进单位和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学校共占地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环境优美,教学仪器完备,教学手段日趋现代化。现有76个教学班,学生5000多人,教职工326人,其中特级教师6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优秀教师9人。

  “自2002年以来,我校考上北大、清华的学子已超过5人。特别是今年,我校高考成绩更为喜人,本科上线612人(以前从未超过500人),其中重本上线105人,打破了重本上线人数从不超过2位数的历史纪录。”在该校荣誉室,康校长自豪地告诉记者,学校自创建以来,通过历届师生共同拼搏,成绩斐然,一直是南江县普高教育高飞的头雁,70多年来,该校为国家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各类人才。上世纪八十年代,该校女子足球队四次蝉联四川省冠军;上世纪九十年代,“十佳”少年成洁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接见,让学校闻名全国;亚洲铁饼冠军王丹也是该校的骄傲。此外,学校大力开展第二课堂,1988年10月,该校生物课外科技组“巴山水青杠生态调查”获国家级“优秀活动奖”。

  “我相信,来年的秋天我们会收获更多的果实。”分手时,康校长手坚定地说。

  人才输送大户———长赤中学

  “历经50年风雨路,经过几代人艰苦创业,位于南江县长赤镇的长赤中学已成为巴中市重点高中、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巴中名校、巴中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十强校、巴中市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同时也是人才输送大户咧!”昨日下午,南江县教育局副局长何宝璋对记者提起长赤中学,禁不住啧啧赞叹。

  据了解,近年来,该校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多渠道筹资1000多万元改善办学条件。目前,该校占地108亩,校舍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52个,在校学生4600余人,教职工170人。建起了藏书6万余册的图书室、标准的微机室和语音室、设备齐全的理化生实验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及校园网,学生公寓2幢、学生食堂一座。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出和谐的育人空间。近年来,该校孕育了大批优秀学子,初高中毕业生达30000余人,升入高等院校1700余人,成为留学生、博士生、院士、县级以上领导的达130人。2002年至2006年,连续5年成为巴中市升学大户,今年重本上线21人,本科上线188人,几年间共有20多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北师大等国家一流大学。今年该校考生熊升太摘得全县理科状元桂冠,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

  为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发展,新到任的校长何廷龙提出了在守好“正业”的基础上搞好“副业”的治校思想,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学校组建了篮球队、乒乓球队、足球队、田径训练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开展作文赛、数学赛、英语联赛等学科竞赛,成绩喜人。据了解,截至目前,该校有61人在市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有103人在市以上刊物发表文章;该校的校运会、

  大型文艺晚会、朗诵、演讲、书画展等文体活动,深受学生和当地市民欢迎,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孕育了长赤浓郁的学风和地方民风。

  职教之花———南江职中

  “川上书房”,一个古色古香的名字,就是被誉为“职业教育的新星,培养人才的摇篮”的南江县职业中学。它的头上有着眩目的光环:“四川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巴中市重点职业中学”。

  从1990年建校以来,该校破茧化蝶,超常规发展。从当初区区30万元、学生300人,发展到如今的16000平方米校舍、1000万元资产、2300名学生,巴中市政协委员、校长何其容功不可没。1997年临危受命的他,探索出了“服务市场经济,就业升学并举”的职教办学思路,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育人理念,坚持“校以师为本,师以生为本”的师生观及“合法,合理,合情,和谐”的管理思路,为社会培养各类初中级技术人才4000多人,就业率达95%以上,众多毕业生成为长虹、富士康、中达电子等知名企业的“抢手货”,有300多人创办了经济实体,不少人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并涌现了吴长江、岳凡宋等大批优秀毕业生,另有2000多名学生升入高校,今年该校毕业生更是囊括了巴中市职教高考第一、第二名,学校也因此获得“巴中市职业中学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巴中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被评为“巴中市一级办学水平单位”。学校领导班子精诚团结,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公正廉洁,被南江县委表彰为“四好班子”。校长何其容先后评为“南江县十佳校长”、“南江县优秀校长”、“巴中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四川省百名优秀校长”。

  “研教结合,科技创新”是南江县职业中学的办学特色,教学、科研双管齐下,花开并蒂。10余年间取得了重大突破。学校有五项发明创新获国家专利,《教学科技生产一体化》获四川省人民政府首届教学成果奖,80多篇教师的教研论文获国家、省级奖,160余件学生作品获省市等级奖。近3年来,该校曾两次获省教育厅、省科协颁布的“优秀组织奖”。2005年被评为“四川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

  以人为本———小河职中的成功秘笈

  “职业中学应以培养适应升学竞争和就业竞争的两栖型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南江县小河职业中学校长、特级教师袁俊一这样对记者说,“只有积极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完善培养模式,着力建构服务体系,走市场化运作道路,山区职业教育才能在机遇与挑战面前获得稳步发展。”

  据了解,南江县小河职业中学(下称小河职中)于2004年12月发展成为省级重点职业中学,今年6月成为全省首批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先后被评定为“全国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先进示范基地”等,职教类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7年居巴中市第一,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5以上。小河职中的发展为何如此神速?

  “一是打造一流的职教团队。学校领导班子平均年龄38岁,校级干部均为本科学历,高级职称;二是师资队伍强,105名教职员工学历达标率为90%,均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其中高级教师18人,一级教师50人;三是抓好硬件及配套设施建设,学校占地70余亩,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教学设施、设备齐全,有多媒体教室两个,计算机200余台,60座电子阅览室一个;建有机械、电焊、电动缝纫等专业课教学所需的实验室12个和校外实习基地。”介绍学校的情况时,袁俊一如数家珍。

  据介绍,“以人为本,创新即发展”是小河职中的成功密笈。一直以来,该校以创建“省重”和“国重”为契机,精心铸造“四大品牌”:专业品牌、就业品牌、基地品牌、名师品牌;成功实施“三个对接”:与市场需求对接、与产业结构对接、与高校专业对接;努力做到“四个结合”:职业教育和培养专才、人才开发、劳务输出相结合,和经济建设、产业发展、科技推广相结合,与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转移安置、教学科研有机地结合,把三年学制和短期培训、定点培训、流动培训有机地结合,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构建面向省内外的人才信息网络,保障就业渠道畅通。

  面对骄人的成绩和众多荣誉,南江教育界并没有沉醉,没有沾沾自喜,他们正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登攀、奋进……文/图小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