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赞“擦痰第一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0日09:00 无锡日报

  须淳

  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大连日报》女记者孙剑上街为随地吐痰人擦痰的消息传开,支持、怀疑、反对的电话从四面八方如潮涌来,但她仍坚持上街擦痰,以示对改掉不良习惯的由衷期盼。

  “不随地吐痰”,这是每个国人从上小学时就背过的一条守则。全国大中城市在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的过程中,大都把“不随地吐痰”列入其中。遗憾的是,城市中总有一些人随地吐痰无所顾忌,有的吐在草坪边,有的吐在大街上。孙剑从不鄙视吐痰人,对他们不宣传、不提醒、不阻止、不批评,而是以自身行动感化人。

  她说:“大连应成为中国第一个无痰城市”。从此,她获得了“中国擦痰第一人”的美名。

  据科学验证,一口痰里有上万个细菌。吐痰危害,老少皆知。但某些人并不因此而不随地吐痰,也有些人家里并无地毯也从不往上吐,到了外面却陋习难改。

  可见,单单凭借宣传教育,还很难禁止随地吐痰现象。像孙剑那样“你吐我擦”,易使人汗颜,更使缺公德者震撼心灵!所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道理就在于此。前几年《合肥晚报》一名临时工在街头吐痰被人举报,晚报总编自责教育不力,扣除当月津贴,责令当事人着黄马甲去违规所在地文明执勤一天,扣除当月奖金,再犯予以辞退,并在《合肥晚报》头版头条报道,诫免全体同仁文明自律,从此合肥痰迹大大减少。

  专家坦言:看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家庭的文明程度,要看它如何规范全体市民这些文明细节。孙剑在东京曾碰上“中国人太脏”的侮辱性“大钉子”,心里就发誓回国后上大街擦痰去,要为改变国人形象做点事。曾记得,2002年国庆黄金周,天安门广场留下60万块口香糖残渣,给人们留下不良印象。孙剑能够冲破世俗偏见,用“钉子”精神上街擦痰,这种精神和勇气值得称道。推广开来,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以随地吐痰为耻,人人自律,相互监督,文明新风必将深入人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