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城市群对中国财富积累功不可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0日14:21 法制早报

  联合国发布《中国城市发展问题观察》报告 有关专家解析其中问题原因

  日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开发布了《中国城市发展问题观察》报告,认为中国城市群发展的成就令人瞩目,但与发 达国家城市群相比较,还存在一些问题。

  报告认为,中国城市群对国家财富积累的贡献度低于发达国家城市群。专家认为“贡
献度”高与低取决于城市群的培 育和成长的历史。中国的城市群之间发展不均衡,但首位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并不低。

  专家承认目前中国的城市群还是处在一个比较初期的发展阶段,整体劳动生产率与外国相比要低,城乡之间差别较大 。

  专家认为城市的人口密度过大并不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相反由于城市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人口密度大反而对 城市的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见习记者王寿臣

  提起北京、上海、广州,毫无疑问这些都是中国的大城市,可如果提起北京和天津、唐山,上海和杭州、南京,广州 和深圳、珠海,这些城市组合在一起时,就有了一个新名词——城市群。而“城市群”的整体发展带来的是区域经济的繁荣。

  日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开发布了《中国城市发展问题观察》(以下简称《观察》)报告。报告认为:中国城市群 发展的成就令人瞩目,已形成辽中南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和珠江三角洲五大城市群。 但中国城市群与发达国家城市群相比较,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这些报告里提到的问题,有关专家却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问题1 对国家财富

  积累的贡献度低

  报告显示,美国三大城市群(大纽约区、五大湖区、大洛杉矶区)的GDP占全美国的份额为67%,日本三大城市 群(大东京区、阪神区、名古屋区)的GDP占全日本的份额为70%。而中国三大城市群(珠三角区、长三角区、京津环渤 海区)的GDP占全国的份额只有38%。报告认为,中国城市群对国家财富积累的贡献度低于发达国家城市群。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室主任魏后凯博士在接受《法制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并不认同这种说法:“这种说 法不妥贴。起码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第一要看用什么指标来衡量;第二可能与城市发展阶段有关系。”

  国外城市在发展初期,农业做出的牺牲比较多。后来,城市发展起来了又开始反哺农村,我国现在也开始进入了城市 反哺农村的阶段。魏后凯强调说,拿过去和现在比显然没有可比性,只有同一个阶段跟同一个阶段相比,才比较合理。

  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对城市的贡献实际上也等于对国家的贡献,因为,国家财富的积累很大一部分来自城市。” 魏后凯把城市对国家财富积累的贡献归结为“剪刀差”。过去通过采用价格的剪刀差,体制性的障碍以及政策性的歧视,农村 对城市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吴浙副教授认为: “贡献度”高与低取决于城市群的培育和成长的历史。“中国城市群的自由成 长,只有22年的历史(从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算起),比欧美的城市至少晚了200年,比日本东京至少晚了10 0年,比韩国汉城也晚了1/4世纪。从增量的角度来看,目前中国城市群对国家财富积累的贡献度是极高的,5大城市群的 人口仅占全国的20左右,但增量GDP却占到了全国的60%以上。”

  世界各国的城市群发育状况与它们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中的人口密度有很大的关系。它直接影响到组成城市群的各城 市之间的相互关系、首位城市的规模、城市群的总体规模。这里的“规模”是指城市群和首位城市的人口和经济规模。

  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东部沿海地区的区域人口密度一 般在300-400人/平方公里左右。吴浙认为作为第一梯队的城市群,像珠三角地区的首位城市广州和深圳发育速度都是 相当快的。

  然而,在山东半岛和辽中南地区的城市群,由于缺乏具有强大集聚能力的中心城市,所形成的城市群是非常松散的。 这些主要城市相互之间的距离都在50公里以上,比如大连与沈阳、青岛与济南的距离都在400公里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 也影响到了这些城市群的规模。

  问题2首位城市作用与贡献度偏低

  据《观察》报告统计,中国三大城市群的首位城市广州、上海、北京的GDP占全国的份额分别是1.8%、4.6 %、2.5%。而纽约、东京、伦敦、汉城的GDP分别占全国的24%、26%、22%和26%。中国城市群首位城市规 模偏小,集聚财富能力偏低。

  “中国城市群的首位城市(珠三角地区为广州、深圳双中心)无论是在全国的作用,还是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 地区的作用,与国外城市群的首位城市并不相上下。”吴浙还用数据作了进一步说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城市的国际 航班占全国的98%,上海、深圳的国际集装箱吞吐量占全国85%,上海和深圳的股票交易额占全国100%。

  魏后凯认为《观察》报告中,中国城市群首位城市作用与贡献度偏低的说法是一个误区。“城市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不 同的模式,第一种是单中心的,比如说像纽约、伦敦和中国的武汉等大城市;第二是双中心的和多中心的,像京津唐。”他以 京津唐为例作了比较,北京跟天津的首位度差不了多少,能说他们贡献度低吗?再如武汉,“我认为那是大树底下不长草。武 汉那么大,而周边的城市却没有发展起来,这就大大凸现了武汉的首位城市作用。类似武汉这样发展尚不完善的城市群,中国 西部地区的有些城市群的首位城市的首位度也都比较高,像西安、成都、重庆等城市也是如此。“这与地域环境等有直接关系 ”。

  问题3仍处在经济

  粗放式增长阶段

  报告指出,目前中国的城市群还是处在一个比较初期的发展阶段。

  “这个判断基本上是正确的。”魏后凯称,据他考察的结果显示,最近这几年,城市群推进的速度比较快,如长江三 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市群,“主要是市场的力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现在很多地区都在打造新的城市群,比如沈阳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武汉1+8城市群(武汉、黄石、 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济南1+6城市群(济南、泰安、莱芜、滨州、聊城、德州、淄博)。“这 是一个好的态势”。魏后凯指出,这些城市群相比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应该属于第三梯队。这些城市群的发展层 次还比较低,离区域一体化的目标还相差很远。

  问题4 城市群的劳动生产率偏低

  依据世界劳工组织报告,2002年美国劳动生产率为60728美元,欧洲国家平均43034美元。《观察》报 告指出,2002年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劳动生产率为10600美元,长江三角洲为9500美元,京津环渤海地区为6 800美元。三大城市群劳动生产率平均为8900美元。中国城市群劳动生产率仍然较低。

  魏后凯说:“整个中国的劳动生产率跟外国比明显要低。但拿中国的城市群跟国外的城市群比差距要更小一些。”有 人说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很多农村像非洲。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跟发达国家城市比,根本看不出有多少差别。美国总统布 什到北京之后,也感觉北京跟纽约没有什么差别。“但中国的农村和中国的城市相比差距很大,中国的农村跟发达国家的农村 相比,差距更大。在欧洲国家,城乡之间差别很小。”

  中国城市群的劳动生产率是城市群以外地区3-5倍,国外一般为1.3-1.5倍。吴浙作了比较之后,认为劳动 生产率的这种差别已经影响到落后地区的人民生活了。“如果城市群地区和城市群以外地区在劳动生产率上的差别继续扩大, 各个地区之间的差距将会更加突出。”

  问题5 人口密度过大影响可持续性发展

  资料显示,北京和广州城区的人口密度分别为1.4万人/平方公里和1.3万人/平方公里,纽约、伦敦、巴黎和 香港的人口密度最多也只有8500人/平方公里。《观察》报告中认为,城市的人口密度过大必然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 挑战。

  吴浙拿中国几个大城市和东京、墨西哥两个世界特大城市作了比较,结果证明中国的城市人口密度并不比他们高。

  中国的区域人口密度较高,当然城市群的人口密度也会较高。但中国城市群1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人口数量仍然低于 东京。上海1万平方公里范围内人口数量只有东京的80%,广州、深圳、北京只有东京的1/2,并且低于汉城和墨西哥城 。而且,人口密度也反映了经济的集约化程度。如果按照欧美的城市群来规划中国的城市群人口(2500万人/4万平方公 里),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的人口都已经超过合理密度了。

  “我国城市群发展现状是各种内外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对于它们目前面临的问题需要客观 地分析。”吴浙不认为人口密度过大便会影响可持续性发展,“要进行综合论证。”就目前中国城市群发展现状来看,人口密 度大的城市群恰恰反映了该区域的繁荣,反之,那些人口稀少的区域和城市,多半是欠发达地区。

  “现在一些城市研究学者,经常拿东京作比较,认为我们的一些城市的潜力还没有发挥出来。”魏后凯对吴浙的观点 作了进一步补充和阐释,就北京、上海、天津而言,它们的人口密度固然很大,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也很强。资源和环境 承载能力不足,即使人口密度小对经济发展也起不到多少作用。

  北京四环以内集中了大量的产业,人口密度相当高,对北京的经济发展举足轻重。为什么?“因为有资源和环境承载 能力。”魏后凯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结论,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是衡量人口密度的标准,承载能力越大,人口密度就会相应增大 ,不仅不会影响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反而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